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王安石是什麼樣的?真的一無是處嗎

歷史上的王安石是什麼樣的?真的一無是處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胸懷天下的王安石爲何蒙塵一千多年,被污衊得一無是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少讀《宋史.王安石》本傳,看到“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於自用”,不禁搖頭,王安石又是禰衡、楊修之輩,恃才放蕩,剛愎自用。這種人最終聰明會被聰明誤,沒有好下場,當時便爲王安石下了決斷。

在王安石執政過程中,變法出問題了,看到“正大光明”的司馬光“援朋友責善之義,三詒書反覆勸之,安石不樂”覺得王安石這人真不識好歹,果然是自以爲是之輩,人家好心勸他他倒不樂意了,反倒是司馬光這朋友真好。

歷史上的王安石是什麼樣的?真的一無是處嗎

又看到新政中保甲法之類的導致“斂賦愈重”甚至有民截指自殘以抗保甲,感到王安石不過一理論上的憤青,亂用新法,導致國家紊亂,體制不行,羣臣公憤,百姓動盪,由此很討厭他。再之後看到某些野史中寫王安石三個月不洗臉,詈罵老婦人之類的,我甚至相信王安石真的會這麼幹!

這人,爲了實現自己的目的,不惜得罪當時的一衆正人君子,不惜以百姓的苦痛爲代價,你看他不愛和平,要搞什麼戰備,搞戰備結果又要增加百姓徭役,這不是很壞的人麼?

後來讀《兩宋文集》時,讀到王安石爲紀念歐陽修寫的《祭歐陽文忠公文》,其中悲慟之情,溢於文辭之外,感覺比蘇軾的悼文真情實感得多。林雲銘評價說:“(這篇文章)而一氣渾然,漸近自然,又駕大蘇而上之矣。”吳德旋評價:古來博洽而不爲積書所累者,莫如王介甫。

然後又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北宋風氣,刑不上大夫,雖然開國皇帝和另一個的獨夫都直接或間接殺過士大夫,但畢竟對文人還是很尊重的。這就造成了所謂的言論自由局面,那些士大夫們彷彿人生的意義就是互懟,稱得上現在鍵盤俠的祖宗。

於是發生了烏臺詩案。當時王安石完全可以對曾經反對過他的蘇東坡落井下石, 但當時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書神宗皇帝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者乎?”

宋神宗很憐惜蘇軾之才,本不願對詩案進行深究。當多方的營救之聲不時傳來時,他不能不爲之動心,特別是極爲器重的王安石的話,他更無不聽之理。於是他最後下決心了結此案:貶蘇軾去黃州擔任團練副使,實際上是把他當作政治犯發配到地方上去,同時還要接受當地官吏的監督。

歷史上的王安石是什麼樣的?真的一無是處嗎 第2張

事實上,王安石的心胸可以在失意時容納政敵。

到這時,我已經有點懷疑王安石是不是那個無情無義一心只管做自己的事哪怕碾死一堆老百姓也不理不睬的人?如果是,貪污榜上他無名,奸臣榜上他無名,害人榜上他無名,他又不可能造反,而且位居宋朝的宰相,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一直變法圖的是啥?他的抱負是什麼?

其實在王安石之前,有一個人已經解答過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王安石與范仲淹心懷的是天下!他們關心天下蒼生,關心天下正氣。

可惜跟他同代那批所謂的正人君子,心懷的是利益。

顏習齋《宋史評》:荊公廉潔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所行法如農田、保甲、保馬、僱役、方田、水利、更戍、置弓箭手於兩河,皆屬良法,後多踵行……範祖禹、黃庭堅修《神宗實錄》,務詆荊公,陸佃曰:此謗書矣;繼而蔡卞重行刊定,元祐黨起,又行盡改,然則宋史尚可信邪?

可以爲證。到此我才知道《宋史》的荒謬。

歷史上的王安石是什麼樣的?真的一無是處嗎 第3張

事實上,王安石的變法很多成功了,不管是軍事上、經濟上還是農業上,雖然也有不成功的,比如青苗法。但最最搞笑的是,韓琦把王安石的七條功績作爲罪狀彈劾,因此才使得王安石的很多功績得以流傳下來,不被那些正人君子們銷燬篡改。

其中包括:擡高麗朝貢,取吐蕃之地建熙河,築河北城池,置都作院頒弓矢新式大作戰車等。

然而,胸懷天下的王安石,得罪當時的權貴利益太多,那些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詆譭一個王安石又有何稀奇?在那個地主階級纔有發言權的年代裏。

王安石是真正爲民爲國的好官!可惜這好官卻被污衊得一無是處,到近來,才漸漸有聲音承認他的貢獻。實在很難想象,在他的後半生裏,面對流言蜚語,他空懷滿腔志氣,活得有多痛苦。

王安石已經蒙塵了一千多年了,這不禁讓我想到,權力纔是政治的本色,詆譭是文人的志氣,中華幾千年來非奸臣誤國,乃是書生誤國。奸臣誤一朝,書生愚萬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