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是如何告誡李恪的?李恪是否覬覦皇位?

李世民是如何告誡李恪的?李恪是否覬覦皇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李恪,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六黃昏,雪花如席,紛紛揚揚,長安城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御史臺轄屬一座小屋內,昏暗的油燈發出微弱的黃光,四面泥牆抹的滑不留手,就連壁虎都趴不住,一尺見方的窗口糊的密不透風。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神情憂鬱,萬千愁怨凝集眉心,揹着雙手來回踱步,腳步凌亂急促。

忽然間,門開了,御史中丞帶着風雪走了進來,後面跟着一個皁吏,手裏端着一個托盤,托盤裏放着三尺白綾。他來到中年人身邊,面無表情,說道,聲音也無喜怒之色,吳王,你大喜的時候到了,天恩浩蕩,賜你自縊。這位中年人正是李世民的次子,吳王李恪。李恪聽了,面如死灰,忽然間仰天長嘯,聲振屋瓦,大罵,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若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

正罵之間,皁吏已經熟練地在房樑上挽好白綾,並在白綾下放好凳子。李恪登上凳子,把脖子伸進白綾中,皁吏上去一腳,將凳子踹翻,李恪雙腳懸空亂舞,須臾,氣絕。

李世民是如何告誡李恪的?李恪是否覬覦皇位?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十月初冬,寒氣逼人,李恪出生於秦王府,其母楊妃爲隋煬帝楊廣之女。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李淵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爲帝,遙尊楊廣爲太上皇。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楊廣被宇文化及弒殺,五月,李淵即皇帝位,國號唐,建元武德。六月,立李建成爲皇太子,封李世民爲秦王,李元吉爲齊王。 七月,楊妃嫁入秦王府,成爲李世民一位妾室。

楊妃祖母隋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是獨孤信第七女,李世民祖母唐元貞皇后(追封)獨孤氏爲獨孤信第四女,因此楊妃和李世民是標準的表兄妹關係。表兄表妹組合是古代最流行也是最穩固的上層貴族聯姻方式。李世民娶了楊妃,可以看作李淵向關隴集團納的一份投名狀,意在向這幫人表明,我承續楊隋正統,不會動了大家奶酪,大家儘可放心。

李恪是李世民次子,長子李承乾出生於武德二年(619年)初春,僅比李恪大八個月。恪的本意爲謹慎。貞觀七年(633年),李恪14歲,授都督齊淄青莒萊密七州諸軍事、齊州刺史 。“度關山而眀月,逾隴首而吟簫。”臨行前,李世民跟房玄齡魏徵等人說,若論父子常情,肯定是想經常在一起。只可惜家事國事不是一回事。我把李恪早早放出去,就是爲了早定名分,絕其覬覦之心。我死之後,他們不會自相殘殺,“使其兄弟無危亡之患也”。

李恪善騎射,有文武才,李世民常說他“英果類我”。李世民當年冒險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建成元吉,這是他心頭永遠的痛。血的教訓就在眼前,他不想讓李恪李承乾重蹈自己覆轍。如果當年李淵聽了李世民建議,放他到洛陽,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倆就不會發生喋血玄武門的人倫慘劇,最多把大唐分裂成東唐西唐,就如宇文氏分成西魏北周一樣。

李世民還說,就像我供養我爸,也跟普通百姓不同。普通百姓無非臉色好點,吃的好點,便是孝子。我還得鎮撫四海,免去他的焦慮。孔子說,最大的孝順便是不讓父母憂慮,我就做到了這一點。魏徵趕緊順杆子爬上去拍馬屁,我聽說孝行有三:大孝尊重父母,其次不給父母臉色看,讓他們感受屈辱,其下能養活父母。今陛下立身揚名,富有天下,華夷安泰,此實大孝,怎麼能跟普通百姓給父母端碗粥烙個餅相提並論呢。

如果李世民一直是這個思路,那麼李恪後來很可能就不會被長孫無忌殺死,能活到武則天清洗李唐皇室的時候。不過到了那時候,李恪很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換言之,能夠壽終正寢。

李世民是如何告誡李恪的?李恪是否覬覦皇位? 第2張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李承乾十六歲得了痛風,腿疼的不能走路,性情大變,易躁易怒,李世民雖然表面上多次聲明不換太子,其實心裏另有打算。畢竟如果李承乾真的因爲身體原因不能打理朝政,大權便會旁落到權臣手中,這是李世民最爲擔憂的。楊隋兩朝之所以能靠篡位起家,皆因主弱臣強之故。

當然了,由於李恪是庶出,按照嫡長子繼承製,覬覦李承乾太子位蹦得最歡是李承乾親生兄弟李泰,李恪還暫時輪不上。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恪18歲,拜都督安隨溫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當年發生了一件事,便是李恪和乳母的孩子帶人出去打獵,踩壞了農民莊稼,被御史柳範彈劾。當時安州長史名叫權萬紀,正直剛毅,多次勸諫李恪不要遊獵,但是李恪不聽。李世民跟柳範說,權萬紀既然侍奉我兒,爲啥不能匡正他的錯誤,其罪當死。柳範說,房玄齡侍奉陛下,也不能勸諫您不要打獵,您爲啥能怪罪權萬紀呢。李世民龍顏大怒,拂衣而入。

就是說,李恪之所以喜歡遊獵,完全是在效仿李世民。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在效仿李世民,他就是李世民的“具體而微”者。當然了,李承乾李泰也在效仿李世民,只是李承乾得了痛風,不能效仿了,才讓李泰有了機會。

李世民對李恪的處置結果是“罷安州都督,削封戶三百。”其實打獵踩壞農民莊稼,多大點事,值得如此大動干戈。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的親王子弟多了去了,也沒見李世民管過。李世民之所以這麼做,意在敲打李恪,別看李承乾身體不好,但是你也不要癡心妄想,即使我要易儲,也輪不到你。

貞觀十二年(638年),李恪十九歲,被重新啓用爲安州都督。隨同任命書一起交到李恪手裏的,是李世民寫的一封親筆信。信中寫道,你是一州刺史,是國之藩籬,應該“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如此才能永保爵位。“外爲君臣之忠,內有父子之孝”。去年你離開長安城,抱着我的膝蓋戀戀不捨,何其情真意切。我本想送你一些貴重物件,又怕生出你的驕奢之心,因此只能送你這些話,“以爲庭訓”。

李恪這下消停了,啥啥都聽權萬紀的,終日除了處理公務,便是閉門讀書,深得李世民讚許。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恪24歲,李承乾造反事發,和李泰一起被李世民廢黜。李世民不得不再次考慮繼承人選,此時李恪進入李世民龍眼。

當時候選人有兩個,一是晉王李治,一是吳王李恪。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當然是立李治。但是李治只有14歲,而且性格柔懦,把江山交到他手中,李世民不放心。自己一旦撒手西去,主少臣疑,只能依靠外戚長孫無忌輔佐李治。但是長孫無忌能力有限,能不能鎮住其他驕兵悍將都是問題。長孫無忌既沒有李靖李勣的赫赫戰功,又沒有房玄齡杜如晦的煌煌文治,純靠妹妹是長孫皇后得到李世民深寵。長孫皇后對此心中一個門清,多次勸諫李世民不要重用長孫無忌,以免招來殺身之禍。

李世民立李治一個多月後,後悔了,想換掉李治,改立李恪。就問長孫無忌,雉奴(李治小名)仁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李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長孫無忌說,太子仁厚寬和,深得衆臣之心,是守文之主,而且舉棋不定就會輸棋,何況儲位。你這麼換來換去,玩呢。李世民說,你是不是覺得李恪不是你的親外甥,對他有成見?這個孩子跟我很像,以後也會保護你的家族周全,不會把你咋樣。

但是李世民也就這麼隨口一說,他不僅沒有換掉李治,而且還給李恪寫信,繼續敲打李恪: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當年漢武帝劉徹已經立了漢昭帝,但是燕王劉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爲人臣子,不可不戒!

你就是燕王劉旦,長孫無忌就是霍光,你要不聽話,長孫無忌就會幹掉你。

李世民是如何告誡李恪的?李恪是否覬覦皇位? 第3張

從李世民對李恪的態度中,其實已經埋下了李恪冤死的導火索。李世民對李恪並不信任,所以纔多次敲打他。李恪是微縮版的李世民,李世民靠發動兵變奪權,李恪未必不會有樣學樣。只要身邊有圖謀不軌之人輔佐,大事未必不可成。所以李世民晚年大殺功臣,削除了李治的一切威脅,就連李勣都差點被殺,幸虧李勣聰明,逃過一劫。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初春,乍暖還寒,房玄齡次子房遺愛妻子高陽公主狀告房玄齡長子房遺直企圖輕薄她,本來只是一件疑似耍流氓的小案子,隨便交給司法部門調查一下便可以了,沒想到李治卻讓長孫無忌親自徹查此案,長孫無忌一調查,發現房遺直和高陽公主竟然聯合薛萬徹李元景柴令武等人意圖謀反。

長孫無忌之所以將此案擴大,其實是爲了削除房玄齡的影響力。房玄齡執掌中樞垂二十年,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先後和杜如晦魏徵搭檔,杜如晦的兒子杜荷因參與李承乾謀反案被殺,魏徵死後被李世民發現跟侯君集勾結,也跟李承乾謀反案有關係,遂被推倒墓碑。本來想把女兒嫁給他兒子,結果婚事也黃了。所以搞掉房遺愛兄弟,便是向房玄齡的門生故吏們聲明,房玄齡的時代過去了。

房遺愛想免一死,長孫無忌說,只要你把李恪牽連其中,我就放你一馬。房遺愛信了,誣告李恪參與此案。結案後,李治專門把房遺愛找來,李治房遺愛高陽公主從小一起長大,玩得很好,三人無話不談。李治問,與卿親故,何恨欲反?房遺愛說,我罪有應得,死不足惜,只是吳王李恪跟這個案子一點關係沒有,我是想撿條命才誣陷他的。李治說,你現在才把實情告訴我,可惜太晚了。

但是李治還想爭取一下,哭着跟大臣們說,我的兄弟不多,李承乾李泰都廢了,只有吳王李恪還在。他雖然犯了國法,我希望能留他一命。兵部尚書崔敦禮說,當年周公誅殺管叔蔡叔,漢景帝誅殺七國諸侯,漢昭帝誅殺燕王劉旦,前事不遠,豈可屈法申恩。

李世民生前就說,李恪便是燕王劉旦。

李世民是如何告誡李恪的?李恪是否覬覦皇位? 第4張

因此長孫無忌敢對李恪下手,其中有沒有李世民臨終授意不得而知,但是李世民在確立李治爲太子後對李恪不放心,卻是實有其事。如果李世民立李恪爲太子,李恪便是“英果類我”的一代明君,如果李世民立李治爲太子,李恪便是意圖作亂的燕王劉旦。所以長孫無忌幹掉李恪,毫無疑問也 是在削除李治的隱患,可以看作李世民晚年大殺功臣的延續。

李恪被殺還有一個因素,便是他的母親楊妃。楊妃身爲隋煬帝女兒,“地親望高,中外所向”,能代表整個關隴集團。長孫無忌依靠關隴集團掌控朝政,如果李恪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局面並非不會發生。隋煬帝對關隴集團這幫人非常好,臨死都說,我哪怕負天下人,都沒有負你們,你們爲啥要殺我。因此李恪即使不死在房遺愛案中,也會死在其他案中,不死在長孫無忌手中,也會死在武后手中,總之,難得善終。

李恪臨終,想起李世民諄諄告誡,要他低調點,識相點,夾起尾巴做人,不要學燕王劉旦,不要驕狂跋扈,他聽了,沒想到還是難逃一死。

不知此身何所有,長恨生於帝王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