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纔是最應該繼位的嗎?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纔是最應該繼位的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很多人認爲他是最應該繼位的,這是爲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並不是說李恪有多厲害,更多的是衆人對李治的否定,李唐的繁榮強盛令人嚮往,中間被武則天插了一槓子,總有點美味大餐上掉了蒼蠅的感覺,造成這種局面的李治,怎麼會讓世人喜歡得起來呢?

“英果類我”的李恪,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

李恪的才能如何,我們更多的還是從別人的評價中知曉的,

比如《舊唐書》中評價:“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

唐太宗曾說:“吳王恪英果類我。”唐朝大臣哥舒峘也曾說:“吳王恪光翊化摳,燮和大猷。”

歷代的評價都很高,那麼具體能力如何呢?李恪相比於唐太宗的其他兒子,尤其是魏王李泰,他最大的優勢是曾多年出鎮地方,而且政績還非常不錯,受到了唐太宗的誇讚和認可。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纔是最應該繼位的嗎?

李恪從貞觀七年,開始赴任地方,任都督齊淄青莒萊密七州諸軍事、齊州刺史,在職一年,此後又歷任益州大都督、潭州都督,都沒有赴任,貞觀十一年,李恪被拜爲都督安隨溫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這段時期李恪在地方還是一副紈絝公子的做派。

赴任安州沒多久,同年末就被人彈劾了,因爲遊獵過度、損壞莊稼,被御史柳範彈劾,原本唐太宗還想袒護一下自己的兒子,認爲是吳王府的長史權萬紀的失職,結果被柳範的一番犯顏直諫,唐太宗只能壓着火氣,將李恪罷免處理。

沒多久,唐太宗就再度將李恪任命爲安州都督,經過上次的事件之後,李恪和唐太宗都吸取了教訓,李恪臨出發前,李世民給他寫了封《誡子書》,勉勵李恪要不忘父子之道,學習漢朝河間王劉德、東平王劉蒼的美德,剋制慾望,抵制誘惑,勤於政事,成就忠君、孝順的美名。

或許是太宗的這封書信起了作用,或者是李恪接受了之前的教訓,這次赴任安州之後,李恪尊重敬畏權萬紀,善於採納他的剛直諫言,既成就了自己的賢名,又成就了權萬紀的政績,此後李恪出任宋州,不僅將本州治理的很好,還大力舉薦了賢才史萇出仕。

在太宗的諸子之中,李恪相比於齊名的魏王李泰,有治理地方的政績,相比於同樣出鎮地方的齊王李祐,李恪心懷忠孝,不曾心懷怨恨、有謀逆的心思,而且又善於納諫,非常有唐太宗的風格,這纔是李恪在太宗諸子之中,經常被人提起,令人惋惜的原因。

李恪被誣陷而死,悲情的人物,總是容易讓人懷念

貞觀十七年,齊王李佑謀反牽出了太子李承乾的謀逆事件,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廢,在長孫無忌的力爭之下,唐太宗改立晉王李治爲太子。

不久又因爲李治懦弱,李世民想改立李恪爲太子,長孫無忌極力反對,太宗認爲長孫無忌因爲李治是他的外甥,所以他才反對,長孫無忌辯駁說,李治仁慈厚道,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太子之位確定後,就不能隨意更改。

李世民於是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但是也因此長孫無忌非常記恨李恪,唐高宗李治繼位後,起初李恪受到了優待,被授開府儀同三司,官拜司空,後又加授太子太師,但是有長孫無忌這條豺狼惦記,李恪怎麼能安然無恙呢。

終於在高宗永徽四年,房遺愛、高陽公主夫婦與薛萬徹、柴令武等人密謀政變,打算廢除高宗李治,打算立荊王李元景爲皇帝,事情敗露後,一干人等被抓捕,長孫無忌負責審理此案,房遺愛根據長孫無忌的授意,攀咬李恪參與謀反,不久李恪在宮禁之中被殺。

對於李恪來說這真的是無妄之災啊,李治也非常清楚三哥李恪是被誣陷被殺的,但是當時長孫無忌把持朝政,他也沒什麼話語權,後來長孫無忌獲罪被罷免後,高宗立即爲李恪平反,追封李恪爲鬱林郡王,併爲其立廟祭祀。

當然李恪被殺,李治也是有責任的,因此李治在位時期,李恪的地位並沒有完全恢復,直到神龍政變之後,中宗復辟,李唐王朝恢復,李恪的地位才得以完全恢復,他的幾個兒子也得以赦免,被加封爲王爵,李恪人生的悲劇,加深了人們對他的懷念。

唐高宗李治的懦弱無能,纔是人們懷念英武果敢的李恪的根本原因

在很長一段時間,歷史對唐高宗李治的評價都不高,近年來,隨着自媒體的發展,很多喜歡創造話題的大咖,開始熱炒李治是歷史上最被低估的帝王,因爲唐朝的疆域在李治時期達到最大。

李治真的這麼厲害嗎?其實這是很多人對歷史的誤區,疆域最大,國力就一定鼎盛嗎,那爲何只是“永徽之治”而不是永徽盛世呢?永徽之治的政績,其實也未必是李治的功勞,他的一生比秦昭襄王還要幸運,前面有舅舅扶持,後面有老婆掌握國政。

對於李唐王朝來說,李治在位時期,有兩大罪過,讓世人對他的評價大打折扣,第一是縱容長孫無忌和武則天,殘害兄弟和李氏宗親,經過二人的聯手,唐朝初年的宗室,基本是掃蕩一空了。

其實李治能夠被立爲太子,唐太宗的考慮是認爲李治仁厚,能夠善待兄弟,所以沒有立比他年長的嫡子李泰爲太子,將其幽禁,但是李世民萬萬沒有想到,就是在這個仁慈的兒子手中,不僅自己的兒子被殘殺殆盡,李氏皇族也被殺得七七八八了。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纔是最應該繼位的嗎? 第2張

李世民去世時,其在世的兒子還有三子吳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七子蔣王李惲、八子越王李貞、九子高宗李治、十子紀王李慎、十三子趙王李福、十四子曹王李明。

其中趙王李福在高宗咸亨元年去世,獲得善終之外,其餘無一倖免,吳王李恪、蜀王李愔兄弟被長孫無忌殺死,蔣王李惲因遭到箕州錄事參軍張君徹誣告謀反,自殺於家中。

越王李貞、紀王李慎因反抗武則天,李貞全家被殺,李慎死於流放途中,曹王李明因與李賢關係密切,在武則天的授意,被黔州都督謝佑逼死。

因越王李貞反抗武則天一事,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等大批李氏皇族的人都有參與,兵敗之後,李氏皇族被武則天基本血洗一空,李世民如果知道他選了這麼一個好兒子,恐怕連長孫一家都要滅了門吧。

李治的第二大罪過,就非常顯而易見了,縱容武則天執掌朝政,形成尾大不掉的局勢,李治自己也無法撼動武則天在朝中的地位,先後有兩個親兒子看不慣武則天把持朝政,紛紛被逼死,最終武則天篡奪李唐政權,建立武周。

如果不是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一干李氏人員,不甘心被武氏奪去權勢,發動神龍政變,恐怕李唐的江山,要在李治手上斷送了,與隋朝的二世而亡,好不了多少吧。

正是因爲李治的不堪,才讓世人懷念李恪的賢能,最後,人們懷念李恪,還有另一個對隋朝楊氏的眷戀吧,雖然隋朝短命,但是楊堅、楊廣兩代帝王創造的輝煌也足夠的耀眼,如果你能由楊氏的外孫來傳承江山,在情感上,也更加的有認同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