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末士兵打不過八旗兵,原因究竟是什麼?

明末士兵打不過八旗兵,原因究竟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縱觀明末的軍隊,對外無法鎮壓努爾哈赤,以至於讓努爾哈赤一步步崛起,到了皇太極時期,不僅統一了關外,甚至降服了強大的李氏朝鮮和蒙古諸部;對內則是鎮壓不了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使其一步步發展壯大,威脅明朝統治,最後讓這個並不具備帝王之才的農民首領李自成崛起,消滅了明朝,令人唏噓。雖然明末也有戰鬥力強悍的軍隊,比如戚家軍,當時可是打退了日本軍隊。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從整體來看,明末的強軍只在少數,而且多數的精銳部隊也在連年的戰事中消耗殆盡,總的來說明末的軍隊戰鬥力非常羸弱,這和明初踏碎蒙古政權的軍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這樣戰鬥力羸弱的軍隊,投降清朝之後,戰鬥力大增,個個神勇無比,爲清朝打下江山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爲何同樣的軍隊,跟隨不同的政權戰鬥力都是天差地別呢?讓我們簡單剖析明末軍隊戰鬥力迅速下降的原因。

明末戰鬥力羸弱的原因是錯綜複雜,並不是單一的,可以說是多方面原因彙集起來而形成的結果。可導致明末軍隊戰鬥力羸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到了明朝末期,因爲國家財政虧空,軍隊的軍餉經常性拖欠,沒有了基本的物質保障,就算最忠誠的士兵也不會爲國家拼命。士兵沒有鬥志,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兵敗如山倒。在明末與清軍交戰的過程中,投降和兵變都是經常性的事情,更有甚者瞭解到清軍的豐厚待遇,直接不戰而降。

當時明末的國庫空虛,也曾想過解決軍餉的問題,並且重新訓練軍隊鎮壓關外的清軍,對內鎮壓以李自成爲首的農民起義軍。於是便向百姓徵收臭名昭著的“明末三餉”,結果沒有解決軍餉的問題,反而激化農民不滿,百姓紛紛揭竿起義,壯大了李自成的農民部隊,形成了惡性循環,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這也是爲什麼明朝亡於起義軍領袖李自成之手了。

明末士兵打不過八旗兵,原因究竟是什麼?

而清軍在入關之後,對於軍隊軍餉方面,根本不會像明末那般經常性拖欠,士兵有了基本的物質保障,自然也是軍心穩定,軍隊團結,戰鬥力上升。所以說軍餉的長期拖欠是明末軍隊戰鬥力下降的直接原因,經常拖欠軍餉,自然無法控制軍隊,軍隊的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

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重文輕武似乎成了後代的傳統,明朝也是如此。統治者堅持奉行着”重文輕武“的傳統,武將並沒有太大權力,決策權和統帥權都掌握在文官手中。而且兵權關係着一個國家的存亡,武將作爲皇帝長期不放心的存在,皇帝自然經常性的派遣監軍太監去地方指揮軍隊。

統治者只關心皇權的穩定,根本不會考慮太監對軍隊指揮方面能力的欠缺。像崇禎帝就喜歡經常性的派遣監軍去指揮各地軍隊,甚至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之際,崇禎帝號召天下勤王,結果只來了唐通率領的八千餘人,崇禎帝在感動之餘,還不忘給唐通派遣了監軍太監杜之秩,命他們一起去鎮守居庸關。表面上是派遣監軍太監,實際上還是不相信唐通這個武將,派太監監視唐通,掌握最高指揮權,控制軍隊。

在這樣的指揮方式下,軍隊的作戰能力自然銳減。先不說太監對軍隊指揮方面能力的缺失,而且太監進入軍隊,自然引起將領的不滿,導致軍隊往往會出現內部爭鬥不停,自相殘殺的情況。唐通和李自成軍隊交戰之時,太監杜之秩貪生怕死,直接開關投降;還有明末名將盧象升在抵禦清軍之時,直接被太監高起潛和大臣合夥坑殺。沒有着優秀將領的指揮和訓練,軍隊戰鬥力根本無法提升。

清軍就完全不同,因爲八旗軍隊過少的原因,統治者非常重視武將。爲了保持八旗兵的總體作戰能力,統治者選擇以降軍打前陣,八旗兵在後面壓陣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八旗兵總是能以最小的損失來取得最大的勝利,總體來保持軍隊的作戰能力。而且降軍打頭陣,肯定不敢望風而逃,只要逃跑,一定會被後面的八旗軍隊擊殺,只有拼命,也許還能生還。在多年的戰爭中,清軍的戰鬥力自然不容小覷。

明朝人心不穩,內鬥嚴重也是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的一大原因。明朝的軍隊,戰鬥力雖然不強,但內鬥可謂是登峯造極。比如當時隆武政權和魯王監國政權內鬥,當時崇禎帝自縊後,唐王在鄭芝龍的支持下,登基爲帝,年號隆武。在國家危難之際,有這樣一位心懷大志的領導者對於國家是有利的。此時隆武朝廷還佔據着半壁江山,而且清軍推行的“剃髮政策”引起百姓強烈不滿,大批鄉紳揭竿起義,從事“反清復明”的運動。

這對於明末的局勢本是一片大好,誰知東南鄉紳在清軍當前之際,爲了一己私利又開始私鬥,台州魯王順勢而爲,出任監國,相當於在混亂的局勢下又出現了一國二主的現象。後果可想而知,這無非是加劇了各地私鬥,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在明末時期,這樣的私鬥屢次發生。還有經典的邵武政權和永曆政權的兵戎相見。就連內部都不團結,爲了私利、爲了稱王,內鬥不斷,軍隊分崩離析,戰鬥力必然無法指望。

所以在清軍南下之時,明末軍隊基本上沒有抵抗,比如南陽的弘光政權,清軍南下,在江北的四鎮除了黃得功誓死抗爭之外,其他將領基本沒有抵抗就望風而降了。到了隆武政權時期,就連唐王的依附者鄭芝龍也投降了清朝。也就只有是從大西軍中出身的李定國,在永曆年間帶領軍隊奮勇抵抗清軍南下,對清軍統一的進程形成了巨大阻力,可終究還是寡不敵衆,以身殉國。

明末的人心不齊,內鬥嚴重是軍隊戰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籠絡人心方面,明末與清朝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明末真的需要向清朝借鑑。清朝尤其善於籠絡人心,在皇太極時期,特封明朝的降將孔有得、尚可喜、耿仲明爲三順王,入關以後爲了表彰吳三桂的功勞,更是封他爲平西王。像明末將領孫可望,本來擁有軍隊可以幫助永曆政權抵禦清軍,想讓永曆政權給他一個“秦王”的名號。可在風雨飄搖中的永曆政權居然不予封號,根本不考慮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只是一味地遵循祖制。結果經過一番波折之後孫可望還是成了秦王,只是跟永曆政權有了隔閡。

到了清朝就大不相同,在失利後僅有幾百人的孫可望降清後,依然被封以“義王”的名號。可以說在籠絡人心方面,明末真的相差甚遠,清朝如此會籠絡人心,不管是投降的將領和士兵,還是本國的八旗軍隊,自然對政權信服,戰鬥力自然高漲。而明末本就內鬥嚴重,還遵循守舊,不懂得籠絡人心,將領和士兵不肯賣力,戰鬥力自然得不到保障。

除了國家財政、重文輕武已經人心的問題,明末軍隊戰鬥力下降還要追溯到制度方面,與軍隊戰鬥力聯繫最爲緊密的就是自朱元璋建國以來採取的“世兵世職”的職務世襲制。這種職位世襲制貫穿明朝始末。在初期,這種以血親關係維繫的軍隊,可以在戰場上激發強大的戰鬥力,可謂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戰場上齊心協力,共同抗戰。朝廷以世職來分配軍功,既減少了朝廷的獎勵支出,又會讓後世承擔支付責任,用較少的軍費培打造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是前期“打江山”的情況。

然而,優秀軍人的子孫不一定是優秀軍人,幾代人過後,有人根本不適合從軍。可“世兵世職”相當於如今的“鐵飯碗”,祖上爲朝廷拼死拼活立下的軍功,朝廷不能無故免除,否則就破壞了原本的軍功體制。長期下來,出現了一些不能勝任軍官之人的人,長期、世代擔任着軍官職務,甚至一些軍戶天命之年還在當兵,身體機能各方面明顯減弱,可朝廷也不能開除。這是典型的“大鍋飯”,年輕時當兵,老了也不能革除,一旦破壞了世兵世職的軍功體制,那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像明代中後期,能打仗的部隊以募兵居多,比如“戚家軍”,就是爲了應對戰事而重新招募的,將領都是能者擔任,士兵也是驍勇善戰,當時戰鬥力較強。但是在組建之後又被納入“世兵世職”的弊病體制之中,幾代下來,戰鬥力明顯下降,最終都是老弱病殘者居多。到了明末,能打仗的越來越少,大多數都是衝着朝廷的軍餉來參軍的。所以,在這樣的世襲體制下,徹底帶垮了明末軍隊。

部隊直屬於武將管轄,一定程度上存在私兵體制,這是封建軍隊的本質特徵,歷朝歷代都沒能解決。明朝爲了政治穩定,防止軍閥滋生,就形成了武將擁有部隊,但要受文臣節制的根本體制。在太祖、成祖之時,他們都屬於“馬上皇帝”,直接掌握軍隊,足以對抗任何威脅,當然不存在問題。可在這之後,後世皇帝不擅軍事,如果手下武將能力太強,就會成爲皇權的威脅。爲了在朝廷中形成一種制衡關係,就派遣沒有部隊的文臣領軍,憑藉朝廷的權威來行使指揮和決策權。這種體制雖然有利於維繫朝廷統治,卻是以犧牲部隊戰鬥力爲代價。

明末士兵打不過八旗兵,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2張

從各朝各代的史書中不難發現,衡量一個文官的功績並不是以練兵爲標準的,練兵的好壞都不會作爲文官統帥死後的評價標準,只有在邊鎮修工程的纔是好文官。練兵就是文人士大夫的短板,但也是官僚的無恥之處。

第一、對於文官來說,爲百姓做基礎建設,功勞是顯而易見的,修建的任何都是都是實實在在的證明,是經得起考驗的。

第二、基礎建設,特別是邊陲之地的基建,完全可以打着鞏固邊防的名義邀功,這是既可以被表彰,又能從中得利的好項目;

第三、要想提高戰鬥力,首要的就是練兵,可是練兵耗時耗力,還會得罪地方的鄉紳和武將,是費力不太好的事情。可是如果搞地方基礎設施,朝廷會定時撥款,地方會提供勞動力,既可以拉動內需,還能促進投資,並且整頓軍備,讓文官取得政績,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領兵的文官更加熱衷於基礎建設,把有限的資金全部投放到建設中,至於士兵軍餉、戰鬥力的問題,文官從來都是置之不理。所以,在明朝末期,各大邊陣,遊牧民族入侵頻繁,爲了抵禦侵擾,頻繁地進行基建,國家財政即使虧空,但面對威脅還是要不停的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工程當中,於是更沒有多餘的支出去養活軍隊,導致了軍隊戰鬥力越發的虛弱。

在這種畸形的行政模式之下,文官都是“重物而輕人”的態度,寧願去修建毫無用處的城牆堡壘,也不願給士兵多發一絲軍餉,與其提高軍隊戰鬥力,還不如堅固的城堡和城池能帶來安全感,這是明末文官普遍的看法。但這些人沒想到的是,任何堅固的城堡和城池都是需要士兵去堅守的,如果士兵的溫飽都不能保證,哪會有士兵願意爲朝廷拋頭顱,灑熱血。

比如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卻以基建不強爲藉口,同時整頓內部吏治。可當然吳澤太難攻打契丹,第一次八萬唐軍進攻,失敗,武則天馬上準備第二次戰役,接連三次,都以失敗告終。可是唐朝國力就是雄厚,最後聯合突厥,讓契丹主動認輸。說實話,如果文官少修城池和堡壘,把朝廷的撥款全部用在軍隊建設上,哪怕每次都打敗仗,哪怕全軍覆沒,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將滿清的軍隊拖垮。因爲滿清作爲少數民族,人數上雖然不比上明朝,而且軍隊是越打越強,敗仗多了,自然會出現強軍。

明朝末期,內政徹底混亂,根本無法整治,倒不如放手一搏。只不過文官將領依然堅持基礎建設,寧願打敗仗,也不會放棄基建。這種利益和官僚制度的捆綁讓文官根本不願意致力於軍隊建設。所以,這種文官體制纔是明末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的深層原因。

總的來說,明末軍隊戰鬥力下降,其實是王朝末期的正常現象。各種弊病顯露,也沒有能力超羣的統治者或大臣來治理弊病,挽救局面。不過,如果真的想提升軍隊戰鬥力,首當其衝的就是改變這種畸形的文官體制,所謂“術業有專攻”,以文官治武將,本就是一個錯誤,在統治看來是維護了統治,實則是加速了明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