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皇帝爲什麼把兒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們爲什麼不在一個旗內

皇帝爲什麼把兒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們爲什麼不在一個旗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知道清代八旗和皇子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清代皇帝的兒子都在八旗之中,他們爲什麼不在同一個旗內?皇帝爲什麼要這樣安排?皇帝這麼做有什麼原因存在?

清代皇帝的兒子在八旗裏分旗不同是有原因的,並不是這些皇子們想去哪去哪,也不是皇帝說了去哪就去哪,而且,不把他們放在一起,恰恰是皇帝的本意。

皇帝爲什麼把兒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們爲什麼不在一個旗內

八旗制度

首先我們來知道一下八旗制度,這個制度有些繁瑣,畢竟是歷經了一個人的一生搞出來的,又歷經了清代幾百年的演變,所以看起來比較麻煩一些。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明萬曆二十九年,也就是1601年的時候成立的,目的其實和我們平民老百姓的人口人口編制制度,但是努爾哈赤身份不一般,就換了個名。

起初建立時只有四旗,分別是黃、白、紅、藍四種旗。

而後在1614年的時候,由於努爾哈赤征戰成功,不少敵人都選擇了投降過來,但是投降人家有條件啊,畢竟人家之前就是皇宮貴族,投降過來不能讓人家做自己的子民吃粗茶淡飯,就又設立了四個旗,分別是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種旗。

這樣一來就有了八旗子弟的八旗,用於管理滿族人、蒙古人和漢人。

其中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三旗由皇帝統領,稱爲上三旗,剩下的五個旗被稱爲是下五旗,而守護皇室成員的侍衛一般也都從這三個旗中選擇,因爲都是自家兄弟,讓皇室成員比較放心。

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都爲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別統領。

需要注意的是,在順治帝之前,上三旗中沒有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爲在順治帝之初,多爾袞將自己統領的正白旗納入了上三旗,而把正藍旗給換了下來,多爾袞去世之後,順治帝就把正白旗納入了上三旗,此後清代就形成了定製,正白旗的領導人就是皇帝。

綜合一下八旗的顏色。

上三旗: 正黃旗:純黃色。 鑲黃旗:黃色鑲嵌紅邊。 正白旗:純白色。

下五旗: 正紅旗:純紅色。 鑲紅旗:紅色鑲嵌白邊。 鑲白旗:白色鑲嵌紅邊。

正藍旗:純藍色。 鑲藍旗:藍色鑲嵌紅色。

皇帝爲什麼把兒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們爲什麼不在一個旗內 第2張

皇子們那麼分配呢?

前面我們說了,八旗制度其實就是個人口制度,因爲皇室成員雖然高貴,但是他們也是一直不斷的在生孩子的,孩子生多了,人多了,就得多加管理了,而八旗就是爲了這個而生的,其次就是投降過來的那些人,這個事是努爾哈赤自己的事了,和後面的皇帝沒什麼關係了。

把一定數量的人集合起來,這些人名叫“牛錄”,多個牛錄組成了“甲喇”,而多個甲喇組成了“固山”,而這個固山就是我們說的旗了。

皇帝一旦有了兒子肯定得封個官噹噹,這個官還不能小了,而皇室家族的人都得入旗,既然是皇室家族,入旗也得有個職稱,所以在旗內有佐領和參領的職位,哪裏有空缺,就讓皇子們入哪個旗。

這些皇子一旦入了旗,那麼他以後的後代就一直都是這個旗的人了,不能更改,所以這也造成了皇帝的兒子雖然是一個爹生的,但是卻不在同一個旗內的主要原因。

有一點需要着重注意,那就是在我們常識中“上”和“下”,那就必定是上好而下不好,拿八旗來說,分爲上三旗和下五旗,許多人第一眼就覺得上三旗比下五旗要尊貴,一來是因爲人家是“上”,二來是上三旗是由皇帝統領。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上三旗之中都是皇帝一家人,和沒有分個一官半職的皇子和公主等人,上三旗有皇族後裔,但是地位其實不高,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祖先曾經是滿洲入關之前的皇族,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地位低下皇帝都懶得給他們分爵位的皇室,所以他們都得留在上三旗,而封了爵位的才能去下五旗,所以上三旗不一定好,下五旗不一定差。

皇帝爲什麼把兒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們爲什麼不在一個旗內 第3張

那麼皇帝爲什麼不把兒子們分到同一個旗裏呢?

普天之下,皇帝是老大,他若是想要修改八旗制度也是輕而易舉的事,那麼他爲什麼不爲了便捷管理把兒子們分配在一起呢?

其實不把他們分在一起纔是皇帝最根本的意思。

在古代的帝王之家,哪個朝代的帝王不是三宮六院,孩子更是生了一堆一堆的,當帝王駕崩之後,這些下面的皇子本是同根生卻是都想要對方的命,這樣事情早已經成爲了常事。

八旗本身就是皇帝分出來的八種勢力,若是把兒子們都分到一塊,那其中一個旗還不翻了天了,把他們分散開來,使他們接觸的人不同,也是對於皇子們和八旗的一種權力制衡的做法。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