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廷玉身爲三朝老臣 張廷玉最後爲什麼會被抄家

張廷玉身爲三朝老臣 張廷玉最後爲什麼會被抄家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乾隆和張廷玉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張廷玉身爲三朝老臣又忠心於朝廷,乾隆最後爲什麼將他抄家了?

相信很多朋友們一定都看過經典影視劇《雍正王朝》,在這部劇中最有分量的大臣就是張廷玉了,他在劇中是康熙皇帝臨終託付的股肱之臣,又是雍正執行新政的有力保障,同時他始終保持着一個清醒的頭腦,既正直又忠心,是羣臣的楷模。

而張廷玉在清代的歷史中的確是大爲出彩,他是康雍乾的三朝元老,又是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我們熟知的《明史》也是他主持編纂的,還有中國封建社會最完備的行政法典《大清會典》同樣出自他手。

這三朝老臣張廷玉曆經了大清的最鼎盛時期“康雍乾盛世”,其中康熙奠定基礎,雍正大刀闊斧進行革新,乾隆坐享其成。

當然,締造盛世的最重要環節是雍正在位這十三年,而張廷玉也是雍正最爲倚重的大臣之一,在雍正朝期間,張廷玉位極人臣,達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巔峯,雍正臨終還被任命爲顧命大臣之一,並且下遺詔讓張廷玉將來配享太廟。

張廷玉身爲三朝老臣 張廷玉最後爲什麼會被抄家

放眼雍正時期,前期活躍在朝堂上的最重要人物就是怡親王胤祥(十三爺),而他的左膀右臂就是張廷玉,可以說張廷玉是非常忠於雍正的,也得到了雍正的信任,配享太廟雖然吃的是冷肉,可是榮譽卻是萬世流芳,這是飽讀聖賢書的士子們一生的追求,當然,張廷玉做到了。

可就是因爲配享太廟這件事,讓張廷玉晚節不保,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這還得從乾隆送給張廷玉的一首詩說起:

造膝陳情乞一辭,動予矜惻動予悲先皇遺詔惟欽此,去國餘思或過之。可例青田(劉伯溫)原侑廟,漫愁鄭國(鄭國公魏徵)竟摧碑。吾非堯舜誰臯契(gao qi 堯舜時期的名臣),汗簡評論且聽伊—乾隆

乾隆爲什麼要寫詩給張廷玉?

乾隆十四年,張廷玉已經七十六歲了,這在古代已經是超級高壽了,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張廷玉滿嘴已經沒有一顆牙了,而且走路要是沒有人攙扶是根本無法出行的,爲大清奮鬥了大半生的老張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正好,乾隆在一次君臣閒聊中問候起他的身體狀況,藉着這個機會,張廷玉提出了告老還鄉。

張廷玉想的很簡單,趁着自己還活着,咋也得衣錦還鄉,只有這樣纔對得起祖宗。當然,張廷玉想退位讓賢並不是他說了算的,還得乾隆點頭才行,而乾隆這個皇帝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假性情”(一點也不隨他爹雍正,雍正是條敢愛敢恨的硬漢),而“假性情”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半推半就”,他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當張廷玉提出退休,乾隆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轉頭下了一道諭旨,諭旨的內容是你張廷玉是我大清的忠臣,爲我大清效勞了大半輩子,你說要走,我真是捨不得,可是不讓你走,於情我這皇帝又太不體諒你了,可是讓你走就是我簡單的說一個“去”而已,只是這個“去”字我卻難以說出口,到底是去是留?我想還是張廷玉你自己拿主意吧!

張廷玉身爲三朝老臣 張廷玉最後爲什麼會被抄家 第2張

乾隆這套說辭,就是典型的體制內“老油條”啊,這話說的道理沒毛病,使自己的處境永遠是進退有度,而選擇權則拋給了對方,按照乾隆的想法,張廷玉接到諭旨之後,應該表明自己的忠心,寫上幾千字表達誓死追隨乾隆的面子話,然後乾隆則再下一道諭旨,先表彰張廷玉的忠心,繼而成全君臣之美,這樣的話就非常完美了。(就是當biao子立牌坊)

惋惜張廷玉並沒有按照乾隆的邏輯往下走(畢竟老張都快八十了,腦子也轉不過來了),當他接到諭旨後,馬上就上奏謝恩了,乾隆就有點不太高興了,但是他還是很剋制,畢竟老張是自己爹臨終前特意關照的老臣,於是乾隆還是大加恩賜給了張廷玉很多的禮品,讓他有排面的回老家。

但張廷玉此時辦了一件錯事,他覺得既然退休這事已經批准了,順便再問問先皇說的配享太廟的事能不能一起批了,這樣回老家可就牛大了。其實,作爲皇帝而言,說過的話都是一言九鼎的,雍正既然說了,乾隆肯定是要照辦的,不過,張廷玉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也不是沒有緣由,當年“曾靜案”雍正已經給了答案說永不翻案,可是到了乾隆這還是推翻了,他也許害怕乾隆不認賬,於是就親自到宮中找乾隆哀求此事,乾隆雖然有點混,但是還是會讓他配享太廟的,畢竟張廷玉不同於別人,可是張廷玉此舉就惹惱了乾隆,按照正常邏輯,乾隆肯定會認爲張廷玉不信任自己,但是爲了成就君臣之美,乾隆還是破例同意了,並寫了個字據,也就是開篇那首詩。

在此我將詩的內容簡單的解釋一下:

你拖着年邁的身軀到我這裏跪地訴說,希望我能給你一個說法,看着你的樣子我真的動了惻隱之心,再說你這事是有先皇的遺詔在前,我作爲兒子又怎麼能不遵循父皇的話呢?你馬上就要走了,我允許你像劉伯溫一樣既可安享晚年又可以配享太廟,你是不是害怕得到魏徵那樣的結局,唐太宗親自爲他立碑又親自毀掉?我不是堯舜一樣的君主,不瞭解能不能配得上臯契那樣的臣子,而你我君臣之間的事情,我想我們不要去評價,就留給後人評說吧。

千不該萬不該,張廷玉犯了低級的政治錯誤:

其實,乾隆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有點生氣了,但是張廷玉的請求還是應允了。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就讓乾隆從心裏開始厭煩他了,張廷玉看到這首詩之後,很開心,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配享太廟,後面那幾句根本就沒好好看,第二天該謝恩的時候,老張自己沒來,而是派了兒子在宮門叩頭,這下就把乾隆給徹底激怒了。

乾隆心想,你提出的要求,我全都滿足了,你的事情解決了,就把我忘了,連見我一面都不願意,看來跟我還是感情不深啊,於是便命軍機處的大臣寫旨問詢情況。

當時在軍機處值班的兩位大臣有一位叫汪由敦(後來也得了善終)是張廷玉的學生,他直到老師這次犯了錯,想讓老師有所準備,就派了個家丁把信息傳遞到了張府。

張廷玉接到信息之後,嚇的不行了,第二天在乾隆的諭旨還沒發出來的情況下,就提前去謝罪了,這絕對是一個低級錯誤,錯就錯在皇帝的諭旨還沒發呢,你張廷玉就提前瞭解信息了,這絕對是有人提前泄露祕密啊,而這背後的邏輯就是張廷玉也有朋黨,於是就把張廷玉大罵一頓,隨後又將此事昭告天下,不過,乾隆還是沒有嚴懲張廷玉,畢竟老張還是有面的,乾隆此舉的目的不在張廷玉,其實是爲了打擊朋黨之風,最終這事也是不了了之了,畢竟乾隆此時還是比較開明的。

回家前丟了配享太廟,還因親家被抄家:

乾隆十五年春天的時候,皇長子去世,而老張做過他的老師,按照禮制這葬禮他必須要參加,老張參加了初祭之後,由於歸鄉心切,沒有全程參加喪期就撤退了,這件事讓乾隆大爲惱火,乾隆就更加認定張廷玉對自己並不忠心,所以一氣之下就將其配享太廟的恩典給廢除了。

老張快八十了讓乾隆個小夥子給玩的身心疲憊,爲了“榮歸故里”這四個字他奮鬥了一生,可是到家之後,爲了避嫌,地方官員沒有一個敢出來迎接的,只有他的家人將其帶進了老宅,真的是非常淒涼啊。

張廷玉身爲三朝老臣 張廷玉最後爲什麼會被抄家 第3張

可是,人要倒黴喝涼水都塞牙,這個時候他的親家四川學政朱荃犯事了,古代非常講究“孝道”,尤其是做官更是如此,如果家中有重孝是可以不上班的,而朱荃當時母親去世,他爲了去掙科舉考試中的“好處費”,竟然向朝廷瞞報此事,結果被御史給舉報了,這種行爲在古人看來是大逆不道的,道理也很簡單,自己的爹媽都不孝敬,你能指望他孝忠國家嗎?於是乾隆再度發怒,就質問張廷玉爲什麼舉薦這種敗類做官,還同他做了親家,於是下旨收回對張廷玉的所有恩賜,還專門從大內派了人去親自監督執行。

於是這收繳恩賜就變成了抄家,乾隆收繳是假,查查張廷玉有沒有記自己的黑賬是真,可是掘地三尺也沒有發現什麼,但是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乾隆還是大加痛斥了張廷玉,可憐的張廷玉快八十了讓皇帝給玩弄了。

尾語:

經過幾次折騰,張廷玉身心疲憊,惶惶不可終日,他每日在家茶不思飯不想,話也不多說一句,沒幾年就過世了,惋惜了這一代名臣,到了晚年是如此的淒涼啊,真的應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啊。

張廷玉身爲三朝老臣 張廷玉最後爲什麼會被抄家 第4張

其實,乾隆打擊張廷玉的根本原因並非在於張廷玉,而是爲了打擊朋黨,鞏固皇權,因爲張廷玉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又歷經三朝,朝廷裏難免有他的門生故吏,而通過打擊張廷玉,張的門生們也就自然而然的樹倒猢猻散了。

當張廷玉過世之後,乾隆也不瞭解抽了哪根筋,他非常的悲痛,宣佈寬恕老張的一切過錯,依然讓他配享太廟,該賞的賞,該封的封,還給他諡號文和。生前被打壓,死後得封賞。張廷玉泉下有知該作何感想?真是伴君如伴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