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括是千年背鍋俠?趙括其實不算是“紙上談兵”

趙括是千年背鍋俠?趙括其實不算是“紙上談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趙括的一生是經歷過人生百態,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那麼趙括的軍事實力到底怎麼樣呢?請聽我詳細道來。

戰國時期,諸侯列國之間烽火連天、圖謀天下。自商鞅變法以來,西垂秦國日益強大,並逐漸東出函谷、虎視羣雄。相較而言,曾經強盛的楚、齊兩國在爭霸過程中接連受挫,國力大爲衰退,唯有北方趙國經過胡服騎射改革後,軍事力量大增,成爲唯一能與強秦匹敵的國家。然而,長平之戰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

趙括是千年背鍋俠?趙括其實不算是“紙上談兵”

在許多人的印象當中,講述長平之戰的經過就不能不提及紙上談兵的典故。所謂紙上談兵,是後世文人依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趙奢對兒子趙括的評價引申出來的,用以表述趙括空於虛談、有名無實的形象。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很多人認爲,長平之戰前期,老將廉頗駐守防線、龜縮不出,秦人不能奈何,所以秦相范雎以反間計使趙孝成王啓用無實戰能力的年輕將領趙括取代廉頗,最終招致趙軍全軍覆沒。所以,人們常常將責任歸結到趙括身上,並冠以誇誇其談、徒有虛名的帽子。然而,根據史書對趙括家人的記載,他當時應該已經三四十歲(未有確切出生日期)了,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父親趙奢麾下任參謀,實戰經驗豐富,甚至趙國當時的幾場著名戰爭,比如齊趙麥丘之戰、秦趙闕與之戰中,趙括均曾參加。也就是說,趙括絕對不是什麼戰場小白,他對陣秦軍的作戰經驗其實要比廉頗更爲豐富。

既然趙括的軍事才能沒有問題,那麼爲何趙軍在他接任廉頗以後反而失敗了呢?這就需要從當時的戰場形勢和國家環境說起了。作爲趙國少壯派將領的佼佼者,趙括雖然有過對陣秦軍的經驗,但他所接手的趙軍卻沒有給他充分發揮的空間。從當時的大背景來看,趙國不論派誰指揮長平之戰,都將陷於失敗的境地,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從國家底蘊層面,趙國在與秦國的比拼中就已經輸掉了。

最開始,戰爭其實和趙國並沒有直接關係。從戰國中後期開始,秦國就一直覬覦韓國手中的戰略要衝上黨,爲此秦軍在白起的統帥下和韓國連續打了三年仗。三年間,秦軍連番攻克,奪取城池十餘座,斬首五萬有餘,併成功攻下了連接韓國本土與上黨的交通樞紐——野王,將其變成了孤懸在外的一塊飛地。至此,韓王感到大勢已去,故而就同意了把上黨郡的全部17座城池割讓給秦國。然而,因爲秦韓兩國連年戰爭,出於對秦人的敵視,上黨郡守馮亭來了一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派遣使者前往趙國求援、並祈求趙國接受上黨去了。

秦韓上黨之戰時,當時的趙國國君趙孝成王剛剛即位還不到四年,他在接到馮亭信件以後就頗爲心動。然而趙王的叔叔趙豹卻表示堅決反對,趙豹認爲秦國既然能爲上黨和韓國打了整整三年、代價巨大,又豈會容忍被趙國平白摘了桃子。在趙豹看來,當時秦國實力強於趙國,秦人必定不肯善罷甘休,如此則秦趙兩國勢必爆發全面戰爭,趙國一旦戰敗將不堪設想。然而,趙國朝臣中支持接納上黨郡的意見還是佔據了上風,因爲當時秦國之所以想要拿下上黨,其目的之一就是爲了完成對趙國的戰略壓迫。既然秦國攻伐上黨本就包藏禍心,那麼現在趙國能夠搶佔先手,又何樂而不爲呢。

最終主張接納上黨郡的意見在趙廷佔了上風,可問題在於當時秦趙兩國的經濟實力、社會動員能力以及軍需後勤能力領域,趙國都遠不如秦國。趙孝成王缺乏一個清醒的認知,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在未做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做出了決策。果不其然,秦王惱羞成怒,很快就殺向了上黨,此時趙軍已經從韓國手中接管了上黨郡的全部十七座城池。不過,趙王在選將方面同樣存在問題,當時廉頗資歷雖老、且戰功卓著,然而在與秦軍交戰的經驗上遠不如趙括。最終上黨郡的城池,廉頗一座也未能守住,只能撤兵長平,卻又被趙軍圍困其中,這也是長平之戰名稱的由來。

退守長平之後,廉頗曾率領趙軍築起了兩道防線,結果很快第一道就被秦軍攻破了,只能帶着殘兵蜷縮於最後一道防線當中堅守不出。所謂堅守不出就是消極避戰,這是因爲趙軍當時的確不是秦軍的對手。此時的秦軍統帥名爲王齕,雖然是一位猛將,但在秦國名氣不算頂尖。史書中關於此人的着墨不多,據記載他的爵位是左庶長,這在秦國屬於中等偏上,但顯然比不上白起、王翦等人。可就是這樣一位史書中着墨不多的秦將,卻從上黨開始就將廉頗打的滿地找呀,可見廉頗的確不善於和秦軍陣戰。

事已至此,秦人已經佔據了上黨全境,感受到秦國銳士厲害的趙王也連忙派遣使者向秦國求和。可是,正如前文提及的那樣,秦國當時的君主秦昭襄王並不願意輕易和談,因爲他攻取上黨的目的就是爲了更好地完成對趙國的戰略擠壓。既然此時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圍困於長平,對於秦昭襄王而言自然不能放過,畢竟當時趙國是山東六國中唯一還能主動和秦國開戰的國家。四十萬軍隊不僅是士兵,同時更是趙國最精銳的青壯年勞動力,這在當今世界或許微不足道,但在人口稀少的先秦時期卻是一個國家最爲寶貴的資源。所以,如若能將這四十萬大軍全殲了,趙國將會遭受重創,秦國定鼎天下的局面將會得到徹底鞏固。

趙括是千年背鍋俠?趙括其實不算是“紙上談兵” 第2張

相較於目光長遠、格局宏大的秦昭襄王,趙孝成王的表現就顯得差強人意許多。前者在業已獲得勝利的情況下依舊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戰略目標,而後者面對尚未到手的誘惑時就已經迷糊起來了。故此,秦人拒絕撤軍和議和,此時的長平因此陷於一個死局當中。此時的廉頗損兵折將不說,最後還向趙王提出了堅守不戰、以拖待變的策略。或許在廉頗的設想中,如果趙軍能夠將秦軍拖在長平,則與秦人有仇的韓魏、楚國就有可能被趙國鼓動背刺秦國。可是趙國的底蘊遠不如秦,當廉頗拖了整整兩年之後,秦國尚且還能吃得消,趙國的府庫卻早已見底。長此以往,不僅前線的趙軍將會面臨缺糧的窘境,就連後方民衆也快沒吃的了。

不過,對於秦國而言,龜縮不出的廉頗固然不能對自己造成太大損傷,但也無法完成全殲趙軍的戰略計劃。因此,秦相范雎獻策秦王,派人到趙國散播言論,藉以影響趙王換趙括爲帥。此時,趙王纔想起來後方還有一位擁有與秦人對戰經驗的趙括,並將其換上前線去了。然而,這個時候的前線趙軍由於連吃敗仗,士氣極度低落,所能依託的也就剩下一條防線,並且後勤也已被秦軍截斷了。如此境地之下,不論是誰做統帥,都難以改變趙軍失敗的命運。或許正是看穿了這一點,趙母纔會在趙王面前極力貶低自己的兒子,後來攔不住了又要求趙王許諾一旦戰敗追責,只可追究趙括一人,不能殃及家人。

當秦人獲悉趙括統兵之後,暗中也跟着換上了名將白起。顯然,在秦國看來,趙括是一位需要認真對待的將領。可是此時趙國丟給趙括的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除了主動出擊賭一把,他已經別無選擇。最終,即便趙括使出渾身解數,在面臨白起爲其構築的戰場磨盤面前,也是於事無補了。據史料記載,當時趙軍被秦軍圍困在一條河谷之中長達46天之久,最後趙括帶着剩餘趙軍朝着秦軍戰陣勇猛衝鋒,戰死沙場。所以,如果從軍人的氣節和操守來講,趙括沒有能夠被人指摘的地方。更何況在與趙括的對戰中,秦軍同樣損失慘重,能夠率領一支殘軍重創強秦,可見趙括的軍事素養其實並不差。然而長平之戰以後,不論是決策拍板者趙孝成王還是前期統帥廉頗都沒有承擔起任何責任,反而將戰敗的罪責推到趙括一人身上。

從長平之戰的爆發背景,以及趙括的個人事蹟,我們可以發現他是一位具有一定軍事素養的人才。然而由於秦趙兩國實力過於懸殊,加之趙括接手趙軍之時前線形勢已經十分糜爛,趙括在無力迴天之下只能放手一搏,最終戰死沙場。所以,他絕非後世文人刻畫出的那副紙上談兵的形象,反而具備了幾分生不逢時的悲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