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太史慈是什麼樣的?一生爲何不被重用

歷史上真實的太史慈是什麼樣的?一生爲何不被重用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君視我如衆人,我視君如寇仇。

太史慈在三國裏的戲份似乎並不是特別多,《三國演義》也基本還原了太史慈的生平,不過把他死的時間拖後了兩年。然而,真實歷史上的太史慈,卻享有很高的評價:

孫策:太史子義,青州名士,以信義爲先,終不欺策;太史子義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其心有士謨,志經道義,貴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

洪邁: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爭,一時豪傑志義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後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爲可稱。

陳壽: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

羅貫中: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諮。

歷史上真實的太史慈是什麼樣的?一生爲何不被重用

然而,讀完《三國志·太史慈傳》卻讓人有一種悲情的感覺,如此一個忠孝信義,智勇兼備,意氣慷慨之士,卻沒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五易其主卻始終得不到重用,最終鬱鬱而終。

盡職責,爲郡守劫奏章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自少已十分好學,後擔任本郡奏曹史。當時本郡與本州之間有嫌隙糾紛,同時向朝廷寫奏章,按照慣例誰的奏章先到,朝廷一般就採納誰的意見。當時州里的奏章已先發去,郡守恐怕落後不利,於是求取可爲使者的人。

太史慈時年二十一歲,被選爲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達洛陽,利用計謀破壞了州里的奏章,並找機會把郡裏的奏章遞了上去。後來朝廷採納了郡裏的意見,太史慈由是知名於世(由是知名),但他亦成爲州里所仇視的人物,爲免受到無妄之災,乃避居於遼東避禍。

這裏有一個關節需要搞清楚。太史慈欺騙了州里送奏章的官吏,然後把自己郡裏的奏章遞了上去,爲何就“由是知名”了呢?這是由於東漢的社會風氣所致,兩漢去先秦不遠,人們崇尚的是“重義輕利”、“一諾千金”。

太史慈身爲奏曹史,接受了郡守的使命,爲了完成使命不惜得罪州里的權貴們,這是當時人們所推崇的。可惜的是,雖然太史慈爲了郡守得罪了州官,這個太守卻連個名字都沒有在歷史上留下,所以志向高遠的太史慈只好另謀出路。

報恩情,爲孔融求救於劉備

“三歲讓梨”的大名士孔融當時擔任青州北海國相,聽說了太史慈這件事,驚奇於他的壯舉。於是數次遣人動問太史慈的母親,並奉送贈禮作爲致意。適逢孔融爲對付黃巾軍,出屯於都昌,卻被黃巾軍將領管亥所圍困。

太史慈從遼東返家,母親對他說:“雖然你和孔北海未嘗相見,但自從你出行後,北海對我贍恤殷勤,比起故人舊親,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如今爲賊所圍困,你應該赴身相助。”於是太史慈留家三日後,便獨自徑往都昌而行。當時賊圍尚未太密,於是太史慈乘夜伺隙,衝入重圍見孔融,建議孔融有自己帶兵出城討賊。

孔融不聽其言,只一心等待外援。但外救未至,而賊圍日逼。孔融乃欲告急於平原相劉備,可惜城中無人願出重圍,太史慈便自求請試一行。孔融便道:“現今賊圍甚密,衆人皆說難以突圍,你雖有壯志,但這始終是太艱難的事罷?”太史慈表達了對孔融照料母親的感激之情,以及母親讓自己報答孔融的意思,孔融才答應。

歷史上真實的太史慈是什麼樣的?一生爲何不被重用 第2張

太史慈連續三日出城練習射術,等到圍城軍隊麻痹大意後突然衝出重圍,黃巾軍追擊,太史慈回顧取弓箭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因此無人敢去追趕。太史慈抵達平原後向劉備求救,劉備派遣精兵三千人隨太史慈返都昌,賊衆聞知援兵已至,都忙解圍散走。

孔融得濟無事,更加重視太史慈,說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事情過後,太史慈還啓其母,其母也說:“我很慶幸你得以報答孔北海啊!”雖然孔融把太史慈視作自己的“小友”,然而孔融寫文章可以,亂世中卻不能創立事業,於是兩人分離。

投劉繇,卻因出身不得重用

公元195年,太史慈南下投奔同鄉劉繇,希望能夠建功立業。劉繇是漢室宗親,當時擔任揚州刺史。有人勸劉繇可以任用太史慈爲大將,以拒孫策,劉繇卻說:“我若用子義,許子將必會笑我不識用人。”

許子將就是大名士許劭,當時在劉繇手下做謀士,或許在劉繇、許劭這種士族名門眼裏,太史慈不過是一個寒門出身的武人,儘管通過“劫奏章”、“救孔融”兩件事,太史慈已聲名遠播,但劉繇他們仍然不會重用太史慈。因此,劉繇只是讓太史慈做了一個斥候。

有一次,太史慈獨與一騎小卒在神亭遇上孫策。當時孫策共有十三從騎,皆是黃蓋、韓當、宋謙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懼上前相鬥,正與孫策對戰。孫策刺向太史慈的座下馬而攬得太史慈系的頸後手戟,與此同時,太史慈亦搶得孫策的頭盔。直至兩家軍隊並至神亭,二人才罷戰解散。這就是演義裏“太史慈酣戰小霸王”的橋段了。

遇孫策,大業未濟空餘恨

公元196年,劉繇被孫策擊敗奔豫章。太史慈則遁走於蕪湖,逃入山中,而稱丹楊太守。同時,孫策已經平定宣城以東一帶,惟涇縣以西有六縣尚未平服。太史慈即進駐涇縣,屯兵立府,爲山越所附。後孫策親自攻討涇縣,終於囚執太史慈。

孫策見慈,即爲其解縛,握著其手說:“尚記得神亭一戰嗎?如果卿當時將我生獲,你會怎樣處置我?”太史慈說:“不可知也。”孫策大笑,說道:“今後之路,我當與卿共闖。”即拜太史慈爲門下督,還吳後授以兵權,拜折衝中郎將。後來劉繇喪於豫章,其部下士衆萬餘人無人可附,孫策便命太史慈前往安撫兵衆。

左右皆說:“太史慈必北去而不還了。”孫策卻深具信心地說:“子義他捨棄了我,還可以投奔誰呢?”更替其餞行送別至昌門,臨行把著太史慈的手腕問:“何時能夠回來?”太史慈答道:“不過六十日。”果然如期而返。

歷史上真實的太史慈是什麼樣的?一生爲何不被重用 第3張

太史慈遇上了孫策,可謂終於遇到了知己。當時有劉表從子劉磐,十分驍勇,數度作寇於艾、西安諸縣。孫策於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縣,並以太史慈爲建昌都尉,兼治海昏,並督諸將共拒劉磐,劉磐自此絕跡不復爲寇。可惜的是,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太史慈又失去了依靠。

不得志,鬱郁終於孫權治下

曹操聞其威名,向太史慈寄了一封書信,小箱子封着,打開後發現沒有寫任何內容,而是放了少量當歸。太史慈本是北方青州東萊人,曹操的寓意是太史慈應當回到北方向其投誠。太史慈忠義無雙,當然不會離開孫策回北方投靠曹操。孫策死後孫權統事,以太史慈能剋制劉磐,遂委以南方諸大事

孫策當時讓太史慈對抗劉磐,算得上是重用,然而此後孫權一直讓太史慈在那防備劉磐,明顯就是不用他了。不過也難怪孫權,太史慈是和孫策稱兄道弟的,聲名遠播本來幾成一方諸侯。孫權自認是沒法駕馭太史慈的,所以讓他在建昌都尉一呆就是六年的時間。

鬱郁不得志下,太史慈於建安十一年(206年)卒,享年四十一歲。太史慈臨亡之時,嘆息道:“大丈夫生於世上,應當帶著三尺長劍,以升於天子階堂。如今所志未從,奈何卻要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