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晚清陳季同:擁有法國妻子英國情人的晚清牛人

晚清陳季同:擁有法國妻子英國情人的晚清牛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季同是晚清人傑,其婚姻與感情生活頗爲傳奇,他的法國妻子曾爲他的英國情人而醋海興波,差點決鬥。

“他身着漂亮的紫色長袍,高貴地坐在椅子上。他有一副飽滿的面容,年輕而快活,面帶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齒。他身體健壯,聲音低沉有力又清晰明快。這是一次風趣幽默的精彩演講,出自一個男人和高貴種族之口,非常法國化,但更有中國味。在微笑和客氣的外表下,我感到他內心的輕蔑,他自知高我們一等,把法國公衆視作小孩,……聽衆情緒熱烈,喝下全部迷魂湯,瘋狂鼓掌。”這段話選自享譽世界的法國大作家羅曼·羅蘭1889年2月18日寫的日記,日記中的這位中國人就是陳季同,正應邀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作演講。羅曼·羅蘭當時是高師學生,參加了這次演講會,爲我們留下了這段難得的記錄。

在19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歐洲,陳季同是最有影響的中國人之一。在清末文人中,沒有人比陳季同在西方更出名。他用法文寫的書在法國多次再版(有的再版十餘次),被譯成英、德、意、西、丹麥等多種文字,在歐洲產生樂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頻繁出入歐洲外交界和文化界的沙龍,應邀作各種講演,與德、法上層社會多所交遊。陳季同在歐洲的出色表現,寫下了晚清中西文化關係史的重要一頁。他還是1891年4月法國《畫刊》雜誌封面人物,此雜誌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據《福建通志·列傳·陳季同傳》記載,“西人梯航之來中國者,莫不交口稱季同”。

晚清陳季同:擁有法國妻子英國情人的晚清牛人

陳季同(1852-1907),字敬如,號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人。1867年考入洋務派官員左宗棠、沈葆楨創辦的福州船政學堂“前學堂”學習“造船專業”。前學堂又名法文學堂,教師多爲法國人。他學習用功,資質亦佳,所以“歷經甄別,皆冠其曹”。1875年年初,船政第一屆學生畢業。陳季同與魏瀚、劉步蟾、林泰曾等人,以"在學堂多年,西學最優",被船政局錄用。同年3月,隨法人日意格赴歐洲採購機器,遊歷英、法、德、奧四國,一年後回國。

1877年3月30日,福建船政局選派35名學生,從福州啓程赴歐洲學習,這是清政府首次派遣赴歐留學生。在這些青年中,有後來大名鼎鼎的嚴復、馬建忠、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薩鎮冰等人。而陳季同在這次赴歐時的身份,已提升爲文案,遠較這批留學生高出許多。到法國後,陳季同進入法國政治學堂及法律學堂,學習公法律例。

1878年,陳季同充當清政府駐英法公使郭嵩燾的法文翻譯。郭嵩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駐外國的外交官,他對年輕的陳季同評價甚高,認爲陳“再經歷練官場,中外貫通,可勝大任矣”。而陳季同果然沒有讓郭嵩燾失望,幾年後,他在外交界就嶄露頭角了。當時的《北華捷報》有文章形容:“在他之前,中國使館形同虛設,僅僅充當一個拖着長辮、身穿藍袍、頭皮光光的大人物的住宅。從外交角度坦率地說,因爲有了這個年輕翻譯的活動,中國纔開始在歐洲嶄露頭角。”

陳季同的外交官生涯最初一帆風順。他天性活潑開朗,興趣廣泛,且待人熱情,善於結交,因而很受歐洲上層社會的歡迎,還與其中一些人建立了友誼。

德意志皇帝弗雷德里希三世對這個年輕的中國外交官頗爲青睞,曾經邀請陳季同一同騎馬散步。二人在馬上討論過社會科學、政治、經濟以及文學問題。弗雷德里希三世當時傾向自由主義思想,陳季同與他的討論可以不受束縛地進行,二人自由交換對各種問題的意見。陳季同廣博的知識,一個東方人的獨特看法,加上流利的法語,贏得了弗雷德里希三世的尊重。

德國首相俾斯麥也是陳季同的朋友,陳季同在中法戰爭期間曾爭取到這位“鐵血宰相”的暗中支持。

在與陳季同交往的歐洲政界人物中,法國政治家、曾任衆議院議長和總理的甘必大對他影響較大。這位第三共和國的締造者對年輕的中國外交官相當賞識,經常邀請陳季同出席他的政治沙龍。他很願意傾聽陳對政治、哲學及文學發表見解。陳季同在甘必大的沙龍中,獲得了不少關於民主、共和的知識,這對他歸國後的一系列維新活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利用自己在歐洲政界廣泛的社會關係,陳季同在中俄伊犁問題和中法戰爭的交涉中,都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

在法國留學時,陳季同與一位美麗的法國少女賴媽豁結婚,一同回到中國。新婚不久,他竟然又喜歡上了一個英國籍的歌女。法國妻子賴媽豁得知後怒不可遏醋意大發,多方察訪,終於打聽到了這個英國歌女住在上海虹口租界。於是在一天清晨,賴媽豁順手從抽屜裏拿出丈夫的手槍放在風衣裏,一路走到那個英國歌女的住所。當時,英國歌女正在梳妝,而陳季同正躺在情人的沙發上讀報。只見賴媽豁怒氣衝衝地闖進來,表明身份後就掏出手槍要求決鬥。英國歌女應自知理虧而默然不語,任賴媽豁責罵。而陳季同看到這一觸即發的場景,非但沒有調停的意思,反而哈哈大笑覺得有趣,其放蕩不羈的人格魅力可見一斑。後經親友調停,這場風波終於停息了。在之後的婚姻生活中,雅士風流的陳季同雖常有出軌之事,卻與法國的結髮妻子賴媽豁恩愛至老,彼此不離不棄。

陳季同在歐洲的外交活動的結局很令人遺憾。1891年,由於私債糾紛,陳季同被清政府撤職,黯然回國。雖然次年他又被開復原職,但他從此再也沒有踏上歐洲一步。

作爲一名外交官,陳季同雖然黯然離歐,但是作爲一個作家,他的著作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長久地留在了歐洲。陳季同通曉法文、英文、德文和拉丁文,特別是法文造詣在晚清中國可謂獨步一時,於西方文化也有較深入的瞭解,同時又有深厚的國學修養。在陳季同之前,歐洲還沒有出版過中國人用西文寫的書,陳季同是第一個出版西文著作並獲轟動影響的中國人。陳季同一生用法文寫作了八部作品,分別是《中國人自畫像》、《中國人的戲劇》、《中國故事集》、《中國的娛樂》、《黃衫客傳奇》、《巴黎人》、《吾國》、《英勇的愛》。除了最後一種外,其他著作都在巴黎初版。1884年7月,《中國人自畫像》在巴黎出版,時值中法戰爭,法國公衆對於中國因缺乏瞭解而充滿敵意。此書將一個文化悠久、風景如畫、飄溢着清茶芬芳的東方古國直接展現給法國讀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們對現實中國的偏見。書出版後引起轟動,年內再版五次,兩年內已印至第11版。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因此授予陳季同“一級國民教育勳章”,表彰他所做出的文化貢獻。陳季同的《黃衫客傳奇》是目前所知第一部中國人以西文創作的中篇小說,遠早於林語堂的同類作品。

1897年,陳季同與其弟陳壽彭在上海合辦的《求是報》。他從創刊號起,一直擔任“翻譯主筆”,譯介西學,連載其所翻譯的法典,宣傳維新思想,頗具影響。先後刊登過《法蘭西民主國立國律》(又作《拿布侖立國律》)、《拿布侖齊家律》、《法蘭西報館律》等12篇。據《福建通志·列傳·陳季同傳》記載,陳季同“精熟於法國政治並拿破崙律,雖其國之律師學士號稱老宿者莫能難。”

陳壽彭(字逸如)在胞兄陳季同的引導下,成爲了晚清出色的翻譯家,有多種西學論著,其妻薛紹徽亦爲晚清罕見的著名女翻譯家。

陳季同翻譯出版了雨果的小說《九三年》及劇本《呂伯蘭》、《歐那尼》、《銀瓶怨》,莫里哀的《夫人學堂》及左拉的《南丹與奈依夫人》等著名作品,成爲近代中國“譯介法國文學的一位卓有成就的先驅者”,是我國研究法國文學的第一人。

晚清文學名著《孽海花》的作者曾樸稱陳季同是他學習“法國文學的導師”,說自己譯介外國文學的活動,乃至“發文學狂”的主因,“大半還是被陳季同先生的幾句話挑激起來”。英國大漢學家翟理思等人,就稱讚他法國語文知識極爲廣博,說他談起法國當時的各文學流派及其優劣得失來能如數家珍。

1898年,陳季同支持創辦了近代中國第一所女學堂--上海中國女學堂,其妻法國人賴媽豁爲學堂的洋提調,起草了“中西合璧”的日課章程,夫婦倆均對現代教育做出了貢獻。

20世紀初,陳季同還曾在南京主持翻譯局。有記載說他“每當譯書時,目視西書,手揮漢文,頃刻數紙。”,中西學功底深厚的他,翻譯出手如此之快,堪稱譯界奇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