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趙括雖然會紙上談兵,但是跟此人相比,簡直就是強多了

趙括雖然會紙上談兵,但是跟此人相比,簡直就是強多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然而很多時候虎父往往生犬子,只不過有些“犬子”破壞性不強,只不過是平常人而已,所以沒能在史書上留下他們的“英勇事蹟”,但是也有一些能力極差、破壞力極強的“犬子”在歷史上留名,讓他們的“虎父”蒙羞,明朝李景隆就是後者的典型代表。

李景隆,是明朝開國六公爵之一、開國名將李文忠之子,李文忠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曾隨徐達、常遇春北伐,在常遇春病逝之後率領一支大家單獨北伐,俘獲元順帝之孫及后妃,宋、元兩朝玉璽等寶物。洪武初年,被封爲曹國公,位列開國六公爵之一,公爵是明朝初年異姓受封的最高級別爵位。

趙括雖然會紙上談兵,但是跟此人相比,簡直就是強多了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他的兒子李景隆襲曹國公爵位。李景隆年輕的時候喜歡讀兵書,又是朱元璋的親戚(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所以朱元璋對其另眼相看,比較器重李景隆,朱元璋多次安排李景隆在軍隊中練兵或者到各地歷練。

朱元璋去世之後,李景隆成了建文帝的心腹,爲建文帝的削藩東征西討,當然也就是帶着軍隊去抓一些不敢反抗的藩王。

最後,燕王朱棣成了建文帝削藩路上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建文元年,朱棣從北京起兵,以清君側爲藉口發動政變。

趙括雖然會紙上談兵,但是跟此人相比,簡直就是強多了 第2張

起初,建文帝委派朱元璋時期僅存的大將耿炳文率軍平叛,但是由於南軍(建文帝軍)不經戰事已久,根本不是常年征戰的北軍(燕王朱棣軍)的對手,初次接戰,耿炳文戰敗,率兵退守真定,防守原是耿炳文的強項(正因此,他才被朱元璋留下),依靠耿炳文的經驗,完全可以用防守拖垮叛變的北軍,畢竟北軍是造反,名不正言不順,時間久了,他們自然會潰散。

但是建文帝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將初戰失敗的耿炳文替換掉,換上了“熟讀兵書”的李景隆,得知南軍統帥換成了李景隆,朱棣十分高興,因爲他十分了解李景隆,知道他不過是紙上談兵、誇誇其談之輩,並沒有實戰經驗。

於是,朱棣放心的將北平城交給兒子朱高熾鎮守,自己去遼東拉寧王入夥。來到北京城下的李景隆自信滿滿,開始攻城。但是北平城在朱高熾和姚廣孝的佈置之下防守嚴密,李景隆幾次攻城都被擊退。

最令人憤慨的是,攻城並不是沒有機會,南軍的都督瞿能曾經攻破張掖門,眼看北平城就要失守,李景隆居然幹了一件令人不齒的事情,他下令收兵,因爲他怕瞿能搶了他的功勞,這是什麼樣的思路?瞿能破城,最後功勞還不是得算到你這個領導的頭上嗎?

趙括雖然會紙上談兵,但是跟此人相比,簡直就是強多了 第3張

然而,“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上天給了你機會,你沒有抓住,那就等着受懲罰吧。報應來得很快,朱高熾趁着北方寒冷的天氣,在北京城上澆上水,一夜之間北京城變成了一座冰城,滑不溜秋,攻城的南軍苦不堪言。

憑藉着這座冰城,朱高熾等到朱棣帶着援軍趕回了北平城。結果不言而喻,師老城下的南軍在朱棣帶來的生力軍和北平城守軍的內外夾擊之下大敗而歸。

此後,李景隆又在多次作戰中有着極其拙劣的表演,將南軍的兵力慢慢耗空,南軍的抵抗越來越無力。

如果僅僅是打敗仗那也就算了,這只是能力問題,但是事實證明,李景隆不僅僅是能力有問題,而且人品也有問題。

建文四年,與南軍作戰已有四年的朱棣決定直取南京城,果然這一計策奏效了,很快北軍渡過長江,打到了南京城下。南京城作爲明朝的都城,城高牆厚,建文帝的軍隊應該是可以憑城堅守的,等到各地的勤王部隊趕到即可解南京之圍。

趙括雖然會紙上談兵,但是跟此人相比,簡直就是強多了 第4張

然而,最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被攻破,這一次也不例外。當時李景隆和谷王負責防守南京城的金川門(不知道爲何建文帝如此器重李景隆,打了那麼多敗仗,居然還讓他負責這麼重要的任務),當北軍到了金川門時,恬不知恥的李景隆下令開門投降,南京城就這樣輕鬆的被“攻破”了,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登基當了皇帝。

趙括雖然會紙上談兵,但是跟此人相比,簡直就是強多了 第5張

李景隆,作爲開國名將李文忠的兒子,只知道死讀兵書,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實戰經驗,最終導致南軍在靖難之役中潰敗,而且大節有虧,主動投降朱棣,辜負了建文帝對他的器重,不得不說是李景隆的實力與人品都落了下乘,趙括雖然是“紙上談兵”的鼻祖,但是他至少沒有主動投降,所以如果趙括地下有知恐怕也不齒與李景隆爲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