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嗎?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趙括的故事。

紙上談兵一直是人們對於戰國時期趙國人趙括的第一印象,彷彿這個詞語就是這個名字這個人物的代名詞,不管是什麼時候,只要談到這個事情,那就是一個十足十的笑話。但是,我們爲什麼不去探究一下真實的歷史情況,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提出的?在這個詞誕生之前,那一段久遠的歷史,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嗎?

趙括因長平之戰而讓他變成紙上談兵的代名詞,但是翻看史料發現,在南宋之前的史書很少有罵趙括的,南宋後特別是明一代對趙括持貶低態度的特多,可能是宋以後統治者爲了壓制武將而特意製造這個狀況。但是分析長平之戰的經過過程,不難發現,趙括的性格雖然有缺陷,但他仍然不失爲戰國的名將之一。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軍和趙軍在長平對峙,當時趙括的父親趙奢已經去世,趙相藺相如也身患重病,趙孝成王派廉頗帶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秦軍屢次挑戰,廉頗置之不理。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聽信秦軍間諜散佈的謠言。秦國間諜說:“秦軍最忌諱、最害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做趙軍的將帥。”趙孝成王因此就讓趙括當將軍,以代替廉頗。藺相如說:“大王僅憑虛名而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粘死調絃柱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趙括只會讀他父親遺留的兵書罷了,並不懂得靈活應變。”趙孝成王不聽,還是命趙括爲主將。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有一次與他的父親趙奢談戰陣佈設之道,趙奢也難不倒他,但是也並不因此就認爲他懂兵法。趙括的母親詢問其中原因,趙奢說:“戰爭,是關係將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兒竟說得如此輕鬆容易。將來趙國不用括兒爲將則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趙國慘敗的,一定是他了。”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嗎? 第2張

等到趙括所率領的大軍就要起程時,他母親上書給趙孝成王說:“不可以讓趙括做將軍。”趙孝成王問:“爲什麼?”回答說:“當初我侍奉他父親,那時他是將軍,由他親自捧着飯食侍候吃喝的人數以十計,被他認作朋友的數以百計,大王和王族們賞賜的財物全都分給軍吏和僚屬,從接受軍令的當天起,就不再過問家事。現在趙括一下子做了將軍,就面向東接受朝見,軍吏沒有一個敢擡頭看他的,大王賞賜的金帛,都帶回家收藏起來,還天天訪查便宜合適的田地房產,可買的就買下來。大王你看他哪裏像他父親?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趙孝成王答道:“您把這事放下別管了,我已經決定了。”趙括的母親接着說:“您一定要派他領兵,日後一旦他不稱職,老身能不受株連嗎?”趙孝成王答應了她的請求。

當初換將,雖然說有秦國的離間計。但是趙王是問過樂毅的,樂毅推薦的也是趙括。說趙括少年就在軍中,有豐富的軍事經驗,而且他治軍嚴整。在閼與和父親趙奢大破秦軍名將胡陽,軍中都敬畏他,願意聽從他的調遣。而且長平之戰拖到後面趙國撐不下去(缺糧),趙王舉行御前會議,商議更換前線主帥廉頗,到場的趙國全體精英,一致同意,唯一表示反對是藺相只是認爲趙括也不能擔此重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二點:

第一、趙括,至少他的治軍素養是得到趙國上下一致認可的。

第二、在當時的那種條件下,趙括是趙國前線主帥的不二人選。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嗎? 第3張

因此說,把長平之戰失敗的罪責扣在他的頭上,確實有失公道,至少這些在後面一手謀劃的趙國君臣也要承擔責任。

而趙括的出擊也是沒有問題的——當時的趙國軍隊善攻,秦國善守。但是廉頗,卻是擅長守城之將,從後面邯鄲之戰可以看出,廉頗確實很會守城,硬是用十萬老弱殘兵抵擋秦軍四十萬精銳而且足足撐了三個月,直到合縱聯軍趕來增援。如果一開始趙國就用趙括爲將,長平之戰的結局絕不會這樣的。

而且秦國經過商鞅的變法,經濟實力比趙強大太多了。廉頗的堅守讓秦吃不消,而讓趙差點崩潰。如果秦軍佔有趙上黨,則完全控制了河東這個戰略重地。北上可取趙舊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向西越過太行山可直接威脅趙國的都城邯鄲,而且秦國佔據了韓國的上黨地區,趙的上黨地區也是守不住的,不出擊不行。

趙括到達前線後,史記中很多記載說他更換前線將領,更換戰地守則,但是卻沒有記載他除了做以上的工作以外還做另外一件事就是他曾多次親自勘查地形。戰國時期的一本魏國史書名叫《廣成子》,它僥倖逃過秦始皇焚書坑儒把歷史真相告訴後人,可見一個會親自去勘查地形的將軍他怎麼可能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呢?

而且趙括出長平迎戰戰神白起,兩個人使用的戰法是一樣的——都是迂迴敵後,切斷後路。只不過他運氣不好,白起成功了,他失敗了。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嗎? 第4張

趙括失敗的原因是因爲下雨丹河河道變寬而打道回營。這就是長平一戰最關鍵的地方了,而在長平被圍的46天裏(記住他出營時只帶了3天的口糧),糧斷援絕下卻每每帶頭衝鋒最前,殺傷秦軍一半以上的人數而自家軍隊不亂,這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所能做到的。如果趙括不死,而趙軍絕對不會投降。一個在糧斷援絕46天而讓軍隊不亂的將領,絕對不會是一個庸才。

如果趙括突圍出去,那麼失敗的那個絕對是白起,當然,運氣沒在他那邊,我一直不清楚,爲什麼40萬大軍竟然衝不動2萬5千秦軍防守的後防線,由於缺少史料,這個問題可能要有待後人去解決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