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讓秦國變得強大起來 卻在秦國死於車裂之刑

商鞅讓秦國變得強大起來 卻在秦國死於車裂之刑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全段時間熱播電視劇《羋月傳》中,第一集就上演了秦惠王車裂商鞅的人間慘劇,作爲成功讓大秦帝國異軍突起、稱雄四方的“變法”第一人,商鞅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實在讓人唏噓不已。但是仔細審視他的性格不難發現,商鞅被誅殺的結局其實是歷史的必然,太過於耿直的個性,就是他死於非命的源頭。

商鞅的耿直貫穿於他生命的始終。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爲左庶長,實行變法。但是,這項澤被後世的變法,卻遭到了很多頑固勢力的反對。據《史記·商鞅列傳》記載,變法剛開始不久,大臣甘龍當着秦孝公的面指責商鞅,他說:“我聽說聖人不改民俗而施教,有智慧的人從不會改變法度去治國,只有這樣才能讓官吏習慣,才能保百姓平安。”

甘龍是朝中老臣,權傾朝野、呼風喚雨,換做常人,就算是反對他,也要客套一番。但是耿直的商鞅卻直截了當地對甘龍說:“你所說的話,完全是凡夫俗子的言論!我聽說智慧的人制定法律,愚蠢的人才受制於法律;賢能的人更改禮教,無能的人卻拘泥於舊禮。”一番言論,讓甘龍弄了個面紅耳赤,下不了臺。

商鞅讓秦國變得強大起來 卻在秦國死於車裂之刑

在當時的秦國,從上到下,很少有人願意主動變法的,大家都安於現狀,好在秦孝公是個英明的君王,他想要國力更強大,人民更安居,所以他力挺商鞅變法。在秦國,變法觸動的是貴族的利益,他們對錦衣玉食早就習以爲常,讓他們和老百姓一起奮鬥過苦日子,他們肯定一千個不願意。大臣杜摯也公開反對變法,他指着商鞅的臉說:“對於國家來說,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輕易更換器具,沒有上百倍的利益,就不能輕言改變法度;效法古代沒有過失,遵循舊禮纔沒有邪惡。”

對於這種固步自封的觀點,商鞅的耿直性格再次體現,他不留情面地反駁杜摯:“治理國家不只是一條道路可走,只要新政策是有利於國家的,那麼有什麼必要效法那些過時的政策呢?你翻開歷史看看,商湯、周武大膽革新、更改禮制,於是他們締造了王業,而夏桀、商紂卻因循守舊,不知變通,他們就成了亡國奴。”幾句話說得杜摯啞口無言。耿直的人往往無畏,爲了保證新法的絕對公平公正,商鞅不但敢頂撞當朝大臣,就連秦孝公的兒子——太子,他也敢得罪。《戰國策》記載,商鞅變法初期,太子觸犯了律法。由於太子是王位的繼承人,不能對他施加刑罰,很多人勸商鞅,算了吧,和太子作對,將來肯定沒有好下場,但是商鞅卻不爲所動,他對太子的師傅施加了嚴厲的懲罰。這件事,也爲他日後被太子車裂埋下了伏筆。

按理說,商鞅是從鄰國逃亡到秦國的,即便天縱奇才,爲人處世的時候,也要學的玲瓏一點,但這個商鞅就是如此的直,像一根帶刺的木棍,直得“不通情理”,耿直得近乎有“潔癖”。後世學者,談及商鞅,常會發出這樣的喟嘆:如果當初商鞅能夠圓滑一點,對待新法的普及不那麼較真,對待觸犯律條的貴族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他何至於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然而,歷史不能重演,但可以推斷出的是,以商鞅如此耿直的個性,是斷不會因個人的危險而對變法委曲求全的,如果他那麼做了,那他就不是那個名垂千古的商鞅。而沒有商鞅變法做支撐的秦國,想統一六國、雄霸天下恐怕也只能是鏡花水月了吧。我們有理由相信,歷史會銘記那些爲推動社會進步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以及他身上閃耀不息的人格光芒。

商鞅讓秦國變得強大起來 卻在秦國死於車裂之刑 第2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