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曾國藩稱帝之謎:曾國藩手握重兵爲何不稱帝

曾國藩稱帝之謎:曾國藩手握重兵爲何不稱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曾國藩稱帝之謎:曾國藩手握重兵爲何不稱帝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曾國藩出生於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爲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爲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曾國藩一生奉行爲政以耐煩爲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爲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爲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稱帝之謎:曾國藩手握重兵爲何不稱帝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曾國藩在太平天國運動威脅清王朝統治時,通過組建湘軍,掌握地方大權,到1863年湘軍攻下南京後,曾國藩已經控制了整個統治集團,就軍事實力而言,他比清政府已經超出了很多,若曾國藩振臂一呼,從滿朝人的手中奪回統治權,應當說並不困難,但但他沒有這麼做。曾國藩爲何拒不稱帝?一般歸結爲三點原因:忠君報國思想、條件不成熟和爲了統一。

其一,曾國藩滿腦子的忠君報國思想,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鑑的影響。他起兵就是爲了保衛地主階級利益,保衛清朝,保衛明教。他的個人追求就是做箇中興名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其二,曾國藩即使想當皇帝,時勢也不允許他這麼做。當時清政府雖衰落,但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擁有一支強大的以騎兵爲主的軍隊。而且湘軍攻陷天京後,人心思歸,戰鬥力銳減。最關鍵的一條,湘軍起兵是以“保衛儒教”和“忠君保國”爲號召,一旦曾國藩稱帝,很可能湘軍要成爲衆矢之的。再說,也沒有所謂“友邦”的幫助,曾國藩稱帝未必能得到國際承認。  

曾國藩稱帝之謎:曾國藩手握重兵爲何不稱帝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三,曾國藩真稱帝的話,勢必會引起社會動盪,各地又要出現割據的局面,天下統一的局面就要被打破了。因而從客觀上說,曾國藩拒不稱帝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