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文化名家 >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所書院,一座古城就有了靈氣風雅;有一所千年文化積澱的書院,一座古城就有了文脈和靈魂。

古城,是商丘古城,城市歷史2400年。宋代它名叫應天,明清時它叫歸德。

書院,是應天書院,“宋代四大書院”之一,歷史上鼎鼎大名,當下社會中色彩模糊略顯暗淡。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說到應天書院,古城人會馬上說起范仲淹。

一個人和一個書院?抑或一個人的書院?一個人的生命如此短暫,可替代書院千年時光?

曾有部電影《21克》,21克,說的是一個人靈魂分量。

天平上,什麼樣輕如羽翼的21克靈魂,能稱量起另一端千年書院的滄桑分量?

曾覺個人力量渺小,“獨木難成林,滴水不成河”,讀到史書中的范仲淹,才感到一個人力量有時十分強大,強大到能夠塑造一所書院一座城,能開一代風氣,能改變一代人的命運。

范仲淹青年時代來書院求學,此地留存了他苦澀甜蜜交織的青春記憶。范仲淹二次到應天書院時,已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望有見識,有他,是書院的福氣。而他又極想作爲。於是,河南的讀書人有福了,一代讀書人有福了。

得了大便宜的,不僅僅是一個書院,是一座城。

得了大便宜的,不僅僅是豫地百姓,是一個大宋。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第2張

◎應天書院原址已沉入水下

2016年8月21日,晨。赴商丘古城拜謁一座千年書院。

商丘古城南湖邊,是一處幽靜地。三面環水處,一座紅牆院落靜靜佇立,這是復建的應天書院。

未進院落,先過水上一道白石小橋——狀元橋。

過橋,進朱漆大門。迎面,坐北朝南是崇聖殿,供奉孔子及弟子像。五開間建築,頗壯觀。兩側配殿,是范仲淹事蹟展覽館。

崇聖殿後,是略小的一座單體建築——應天書院大講堂。爲仿宋式建築。

“應天書院大講堂開設國學講壇,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王立羣等人都曾來講學。講堂建設,對於完善書院講學、供祭、藏書三大功能,有重要作用。”商丘市睢陽區宣傳部副部長曹珂銘道。

復建的書院,其實仍未建完。

“應天書院修復工程當初被列爲河南省和商丘市重點工程,佔地面積52畝,委託河南大學古建築研究院設計,整個書院佈局由南向北依次爲影壁、牌樓、大門及東西側門、前講堂及東西側門、明倫堂及東西配房、藏書樓及東西側門、教官宅、崇聖殿、東西偏房、魁星樓及東西廊房。”這是相關資料的記載。

未建完的應天書院,復建地址,也並非應天書院原址。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第3張

  爲何未原址復建呢?

“據明代嘉靖年間《歸德府志》,應天書院舊址在‘州冶東北七十步’,‘南門外西’,‘半爲城壕,半爲民田’。”中國范仲淹研究會理事、文化學者孫綱說道。

孫綱帶着我抵達原址所在地,來到古城南門外南湖邊,站在彩漆長廊下,孫綱道:“原址一半就在眼前的水底,一半就在長廊所在地。”

原址所在地,離復建地址,直線距離500米。

水下書院原址,讓人惆悵。弔詭的世事,留下這無地面遺存只餘零星文字記載的歷史真空,這是不得不接受的現狀,與無法原址復建的書院,是共生的存在。

站在南湖邊,閉上眼睛,想象應天書院曾有過的場景,它的山長居室、師生齋舍、授業講堂、藏書樓閣、聖廟專祠,都去了哪裏?

它的風雲歲月、花開花落,它的琅琅書聲的起起落落,它的青青子衿的翩然來去,都去了哪裏?

復建書院環境很美,但少了歷史的凝重,內容還顯單薄。無論如何,應天書院大講堂,還是讓古今有了文化的交融,讓觀者與建築有互動。

復建書院中,范仲淹史蹟挖掘紮實。范仲淹到底和它有多深牽繫與淵源呢?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第4張

  ◎范仲淹是個“模範生”

應天書院前身叫南都學舍,五代時商丘虞城籍學者楊愨創辦。

南都學舍培養出名儒戚同文。楊愨去世後,戚同文執教,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

公元960年北宋立國,急於用人,當年2月就開科考試,學舍考中進士多人。

“楊愨、戚同文早年聚徒講學,開啓了宋州(商丘古稱)興教重學風氣,爲北宋培養人才,爲應天書院誕生奠定了基礎。《宋史》雲:‘北宋興學,始於商丘’。”孫綱道。

宋真宗即位後,宋州升爲應天府。應天府民曹誠(曾爲南都學舍學生),“以金300萬”,在府城中戚同文私學舊舍建屋150間。邀請戚同文之孫戚順賓主持書院,聲名遠播。

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曹誠將所建學舍和書籍捐獻,真宗皇帝嘉許,御賜書院匾額“應天府書院”。書院錦上添花,成爲北宋初期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應天府書院掛牌兩年,1011年,23歲的范仲淹來了。

范仲淹是蘇州人,年幼喪父,母親帶着他改嫁到朱姓人家,繼父迫他學商賈技藝,但他只喜讀書。

23歲時,范仲淹與繼父家族脫離關係,來到應天府書院,斷絕家庭供給,開始五年苦讀歲月。

他“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繼,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苦讀,成爲范仲淹青春記憶中的主旋律。

古城也給了他甜蜜美好時光。“宋州楚丘李氏家族相中了他,他娶了前參知政事李昌齡侄女爲妻。他的孩子多生長於此,人稱‘睢陽少年’。他的‘封地’也封在這裏。至今虞城縣利民鎮還有‘范文正公祠’遺址等。”孫綱道。

苦讀五年後,他中了進士,光明仕途打開,可以施展經天緯地之志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第5張

  ◎范仲淹成了“範校長”

1026年(北宋天聖四年),范仲淹母喪,他丁憂回到應天府。

地方長官是晏殊,聘請他爲書院主持。范仲淹,其時已屆“不惑”。

書院優秀畢業生成了“範校長”。範校長率先明確了匡扶“道統”的書院教育宗旨,確立培養“以天下爲己任”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推動宋初學術、書院學風轉向“經世致用”,明確了學術、大師在書院中的位置。

范仲淹嚴格,“他常宿學中,讀書寢室皆立時刻。夜課諸生……見有先寢者詰之。”“不能對,罰之。”他愛惜學生,“嘗推其俸以食四方遊士。諸子至,易衣而出。”

講師稽穎有外甥張方平,聰慧,家貧,范仲淹悉心栽培成才。張方平後來與王安石前後任宰相。“三蘇”是張方平發現舉薦的。蘇軾敬重張方平,更爲未見過范仲淹遺憾(範過世時蘇軾才十五歲),他表示“願做范文正公最後一個學生,列於其門下”。

山東泰山有學生孫復,兩次來書院乞討。范仲淹各贈一千緡,並賜《春秋》。得知他有老母患病,安排他在書院半工半讀,月薪可養家。

十年後,孫覆成爲講解《春秋》的大師,入皇宮爲仁宗講學。范仲淹見了感嘆道:貧困是一種可怕的災難,倘若孫復一生乞討到老,這傑出的人才豈不湮沒沉淪!

他對寒門子弟極爲愛惜,充滿“共情”。這當然和他自己身世有關。

範校長上任第二年,學生王堯臣、趙槩考中狀元和探花。後來兩人出將入相。

“其後,宋人以文學有聲於場屋者,多其所教也”。北宋在政治、文學上有成就者,如富弼、張方平、孫復、石介、李覯、張載、文彥博等先後受教於他。

范仲淹以“睢陽學案”獨樹一幟,上承儒道墨法,下啓程朱理學,倡導了北宋文化復興,影響深遠。

一邊當校長,一邊忙創作,他寫《南京書院題名記》,與《岳陽樓記》並稱,成爲他一生“最早”和“最晚”的兩篇記文,思想高邁,意境深遠。

文中多“金句”,如“九河我吞、百穀我尊;浮雲我決,良玉我切”。

還有“博涉百家九流之說,有憂天下之心”之語。之後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篇記,可算肇始。

當校長忙創作,范仲淹還寫出宏文萬言《上執政書》,被《宋史》贊爲“與諸葛亮《隆中對》同等價值的歷史文獻”,堪稱“宋版”《隆中對》。

應天府書院,也是範校長的福地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第6張

 ◎書院的“後范仲淹時代”

范仲淹三年丁憂期滿後離開,但他一直關注這所學校。

1035年(北宋景祐二年),應天書院改爲南京府學,正式編入官學系列。官府又撥給學田十頃,充作經費。民辦學校,成了有編制的“事業單位”了。

南京府學是名校,《宋史》中記載,從這裏走出去而後留有傳記的名人達38人。

1043年(北宋慶曆三年),“以南京府學爲國子監”。

這次升級,規格大大提高。它與東京汴京、西京洛陽的國子監,並列爲北宋最高學府,成了全國僅有的三所“國”字牌學府。

東京、西京國子監,招生門檻是“三公子孫”,南京國子監(應天書院),降爲“七品以上官員子孫和庶人俊秀”,開闢了國子監招收平民百姓子弟開端。

從孔子“有教無類”,發展到戚同文的“天下同文”,發展到范仲淹“以天下爲己任”,再到“招收庶人俊秀”,巨大的教育進步,爲“華夏民族文化造極於北宋”打下堅實基礎。

這一切,得益於古城,得益於應天書院,得益於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與應天書院沉澱千年的故事 第7張

北宋覆亡,書院毀於兵火。

元初建歸德府學和文廟,規模大減。明中後期的1531年(明嘉靖十年),巡按御史蔡靉將王侑建的社學改爲“應天書院”。

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歸德知府鄭三俊,繼承范仲淹的治學興學精神,建成范文正公講院,像范仲淹一樣親自執書講學。官至戶部尚書的侯恂、南京國子監祭酒侯恪、戶部侍郎兼兵部侍郎葉廷桂、大學士宋權等,都是他的學生。

1651年(清順治八年),清政府重新恢復范文正公講院,侯方域撰寫《重修書院碑記》。

1905年,清政府廢科舉、興學校,范文正公講院變成“歸德府中學堂”,“書院”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清代,鄭三俊等人,多次興復范文正公講院。范仲淹,某種程度上已化身爲他們認識周遭世界的參照物。

當下古城的人,每個人內心保留一小塊應天書院(范仲淹)的碎片,都是好的。應天書院和范仲淹,已是不可分的整體,成爲歷史的永恆記憶。

古城的人,熙來攘往於狹窄的老街,經行於水下的和岸邊的應天書院,生生不息。這,就是此刻發生的歷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