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古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都有哪些稱呼?

歷史上古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都有哪些稱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古代如何稱呼父親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的稱呼,和人倫綱常有着密切的聯繫。人之所以會區別其他牲畜動物,就是因爲我們懂得不同的行爲規範,定下長幼尊卑。不同身份的人應遵循不同輩分,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古時私塾老師,總是會用《三字經》作爲啓蒙教材。《三字經》告訴每個孩子們,要遵守基本的人倫概念。

歷史上古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都有哪些稱呼?

清朝文人樑章鉅,在其著作《稱謂錄》中,詳細歸納了古人對父親的稱呼,其中足有81種。礙於本文篇幅所限,就挑幾種對父親常見的稱謂,供大家共同品鑑。

甲骨文裏,“父”就用來指父輩男性。上古周朝時期,“父”就是對父親最正式的標準稱呼。這一稱呼延續至今,並衍生出“家父”、“老父”、“阿父”等不同的稱呼。

《易·序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前段時間,由劉濤、周渝民主演的宋代古裝劇《大宋宮詞》,就鬧出了這麼一個笑話。該劇有段臺詞是這麼說的:“父皇(宋太宗)自幼喜歡三弟。”

按照臺詞字面意思,宋太宗趙匡胤幼年時就有了三個兒子,這是第一個錯誤。其次,宋代皇子一般稱呼皇帝父親爲“爹爹”,而不是“父皇”。

所以說,“父”的使用範圍雖然廣泛,但也會根據不同朝代的文化環境,以及各地方的不同民俗,從而產生細微的改變。

除了“父”之外,戰國末年,古人就開始用“爹”來稱呼父親。

張揖《廣雅》:爹,父也。

程大昌《演繁露》:後世呼父不爲“父”,而轉其音“爺”,又曰“爹”。

《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傷。

也就是說,至少在兩漢與三國時期,就有人稱父親爲“爹”。“爹”的這個稱呼,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還用來代指奴婢稱呼主人,小妾稱呼丈夫。

潘金蓮沒口子叫道:“好爹爹,你饒了奴罷!”

雖然網上有人認爲,這裏的“爹”指的不是父親,而是對有才德的男子美稱。不過,這麼多古文典籍都明確記載,古人確實曾用“爹”來稱呼父親。這應該是比網上流傳的那些說法,更具有說服力。

歷史上古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都有哪些稱呼? 第2張

再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下,從什麼時候開始,古人稱呼父親爲“爸爸”?

三國末年與魏晉南北朝時期,古人已經用“爸”代指父親。宋朝時期,陸游、黃庭堅都曾用“爸”一詞,表示對自己父親的稱謂。

古時的“爸”,與今天的“爸”,雖然在讀音上接近,寫法卻始終沒有統一。(宛磊:大概在“國語運動之後”,也就是近現代,“爸”字才爲更多的人所接受。古人多用“八八”、“巴巴”,稱呼父親)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上海還設立“88父親節”,並希望把每年的8月8日定爲父親節。原因就在於,“八八連綴形同父子”。

近現代,許多文人大家提倡白話文運動,纔將“八八”改爲爸爸。(申報:八八連綴,形同父字。……音又與“爸爸”二字近似。)

在四川、雲貴等地的方言中,“爸”還可指叔父、母親、祖母。

隋唐時期,統治者們還用“爺”來稱呼自己的父親。《木蘭辭》中,花木蘭便稱呼父親爲“阿爺”。(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水滸傳》裏,李逵稱自己早已過世的父親爲“爺爺”。書聖王羲之的作品中,就經常能見到“耶”、“阿耶告知”等字。這裏的“耶”,指的就是爸爸,“阿耶告知”就是通知爸爸的意思。

不少古文裏,經常會出現突兀的“耶”字,除表達特定語氣之外,還有古人稱呼父親的意思。

以上幾種,是古代人常用稱呼父親的詞,還有“翁”、“考”、“君”、“伯”,都是古人對父親的稱呼。

綜合來說,從上古周朝開始,“父”便用來代指父親。直到戰國末年和兩漢時期,“爺”、“爸”、“爹”等詞,也成爲父親的特殊稱謂。

當然,除了以上幾種正規的稱呼,還有少數民族和不同地區的口語稱呼。

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部族順勢南下,建立政權。此時,南北文化逐漸包容,對父親的稱謂上,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區別。

南朝大文學家顏延之,就稱呼自己的父親爲“君家阿公”。“阿公”即爲在鄉下種田的父親。

歷史上古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都有哪些稱呼? 第3張

《南史·顏延之傳》:“(顏延之)嘗與何偃同從上南郊,偃於路中遙呼延之曰:'顏公!’延之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爲公?’偃羞而退。”

元朝時期,女真族又稱呼父親爲“阿媽”(阿瑪)。電視劇《還珠格格》裏,五阿哥永琪就經常稱呼父親乾隆皇帝爲“阿瑪”。“阿瑪”一詞,就是女真人對父親的口語稱呼。

《元曲選·缺名·貨郎旦·三》:“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麼!”

宋代,不少北方地區的人們,還稱呼父親爲“老子”。

直到今天,華東、華中少部分地區,還用“老子”稱呼自己的父親。文學典籍中,“老子”一詞有大佬風範,屬於父親的俗語稱呼。從“老子”這個詞還衍生出“老漢”、“老兒”。

電視劇《白鹿原》裏,鹿子霖就用一個字“大”,稱呼他的父親鹿泰恆,這是屬於帶有濃重地方特色的稱呼。

此外,唐玄宗李隆基還用“四哥”一詞,稱呼自己的父親唐睿宗李旦。這也證明,至少唐朝中期,“哥”也泛指自己的父親。

《舊唐書·王琚傳》:“玄宗曰:'四哥仁孝。

不過,唐玄宗之所以稱呼父親唐睿宗爲“四哥”,主要還是因爲發音不同。“哥”一詞在突厥語中,發着“咔ka”的音。

歷史上古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親?都有哪些稱呼? 第4張

唐朝多民族融合混居,唐玄宗身兼百家之長。他說的“四哥”,或許從突厥語來看,應該就是指“父親”的意思。亦或者是對自己父親唐睿宗排行老四的通俗稱呼。

到了明朝,各個地區又涌現出許多不同對父親的稱謂。川渝地區稱呼父親爲“老漢”,雲南的白族人用“阿堤”稱呼父親。

沂蒙山區,叫爸爸爲“爺”,爺爺同樣也是“爺”。區別是,稱呼爸爸的“爺”發二聲,親爺爺則是一聲。

滬蘇錫一帶,都稱父親“爺”,發音類似於“牙”,廣東客家喊父親爲“伯伯”或者叫“叔叔”。廣東人從明朝時起,便稱呼父親爲“老豆”。

還有丈夫對妻子父親的稱呼(泰山),妻子對丈夫父親的稱呼(公公),對自己死去的父親的稱呼(先父、先君)。

總之,古人對父親的稱謂多達數十種。不管如何變化,父親永遠是這個家的頂樑柱,儘可能地爲孩子們擋風遮雨,不計回報地給我們投入無私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