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備曹丕早已爲帝,孫權爲何遲遲不稱帝?

劉備曹丕早已爲帝,孫權爲何遲遲不稱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曹丕早已爲帝,孫權爲何遲遲不稱帝?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朝政昏聵,天下豪傑四方並起,經過長久的爭鬥廝殺,最終魏、蜀、吳三國共分天下。其中魏國曹丕在公元220年代漢爲帝,在第二年蜀國劉備爲帝,而孫權從公元211年開始,一直以曹魏政權所封的吳王身份,繼續統領江東,直到8年後才爲帝,這個時候劉備已經死了6年,曹丕也死了3年。佔據江東富庶之地的孫吳政權,國險民附經略了三世,諸葛亮當年在隆中對之時,就爲劉備定好了,聯手孫權對抗曹操的的執政路線,劉備也是靠着與孫權結盟,才獲得了三分天下的資本。當年四處“抱大腿”的劉備,尚能在221年爲帝,那麼孫權爲何能耐住性子,在三國之中最後一個號稱帝王呢?

孫權不肯爲帝有複雜原因

對三國曆史有研究的網友,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會回答說,孫權是爲了協調與江東大族的關係,進一步穩固自己的根基後再爲帝,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於江東集團的“進化”。但這個說法似乎有待商酌,因爲當時孫權已經在江東稱王,他稱王與爲帝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況且當時曹丕與劉備早已爲帝,孫權就是效仿二者,也不會影響他與江東大族的關係,所以孫權稱王還是爲帝,其中的區別還有其他的重要原因。不過稱王只是做江東的主人,爲帝是要做天下共主,在當時也只算是名義上的皇帝。從事理上來說,孫權遲遲不爲帝,是與當時的外部形勢、孫權的個人能力、性格有着密切的關聯。

孫權偷襲荊州與蜀漢結仇

孫權遲遲不肯爲帝的第一個原因,是因爲吳國偷襲荊州後,擔憂蜀國的報復,而向曹魏稱臣,能緩解自身的軍事壓力。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從而與劉備結下了大仇。在孫權佔據荊州之後,好在曹操明白孫權心中的擔憂,封孫權爲驃騎大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孫權“順杆爬”向曹操稱臣。曹操的行爲,讓孫權佔據荊州在法統上獲得了承認,這雖然不是曹操的本意,他此舉是爲了讓孫權與劉備決裂,自己好收漁翁之利。劉備爲了報仇,在第二年七月,不惜舉全國精兵攻打吳國,八月份孫權向曹魏稱臣,此時曹操已死曹丕代漢爲帝,據《三國志》記載侍中劉曄,建議曹丕趁機進攻孫權,而曹丕並未採納,進而封孫權爲吳王繼續漁翁得利。

“抱腿”曹魏緩解軍事壓力

孫權向曹魏稱臣,魏國趁機向孫權討要一個人質,孫權當然不會應允,這也就給了魏國攻吳的口實。黃初三年六月,劉備在夷陵被陸遜擊敗,三個月後魏國攻吳,據《三國志》記載,孫權雖然打敗了劉備,但是吳國內部出現了山越問題,孫權對於魏國的進攻,採取先文後武的政策,他在四月份改元但卻不爲帝,說明了他的矛盾心理。他一方面想爲帝,但是害怕與曹魏交惡,在被蜀國抓住機會反攻,那麼吳國將危矣。因此他改元后留了一手,以備日後繼續與曹魏交往,他最怕的就是被魏與蜀夾攻。好在不久後劉備死去,諸葛亮掌握蜀國大權,緩和了與吳國的外交關係,直到建興元年諸葛亮遣使與吳國修好,孫權才與魏國正式斷交。

劉備曹丕早已爲帝,孫權爲何遲遲不稱帝?

吳國不想兩面受敵

第二個原因,孫權稱王等於承認了曹魏領導,而爲帝就意味着,要成爲魏國與蜀國的敵人。再來說一下稱王與爲帝的區別,稱王是地方的霸主,而爲帝是要做天下的共主。孫權因爲偷襲荊州與劉備決裂,這時孫權雖然佔據了荊州,但無法同時與魏國與蜀國同時抗衡,即使是魏國一國,實力也要比吳國強得多。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蜀國以成都爲政治中心,有天險易守難攻。而吳國與魏國之間,雖有長江之險,但漢水與淮河,都可以輸送兵力,吳國受到魏國的威脅要大得多。所以孫權雖然很想與蜀漢復交,最後也成功達成所願,但在吳國毀約偷襲荊州,又在夷陵大敗蜀軍 ,兩國之間結下了血海深仇。在這時孫權產生了一種對蜀國懼怕的心理,甚至成了孫權心頭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可見拿下荊州,孫權並不是高枕無憂了。

劉備曹丕早已爲帝,孫權爲何遲遲不稱帝? 第2張

不肯爲帝化解危險

孫權稱王就是表示,在他之上還有一個皇帝,在當時這個人,就是漢獻帝與後來的魏文帝曹丕。如果孫權當時也爲帝,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孫權就要宣傳自己的正統正當性,同時抹黑蜀國與魏國都是非法皇帝,只有自己纔是天命所歸。唯有這樣昭告天下,孫權才能獲得民衆與大族的支持,獲得合法的政治地位。如此一來也不可避免地與曹魏與蜀漢對立,到時候就是嫌自己命長了。但是孫權若不爲帝,就能避免這種危險,保持着曹丕所封的吳王頭銜,承認曹魏皇帝的合法地位,繼續開放與曹魏的外交通道,達到了消除中原戰爭的龐大壓力。既然與曹魏修好,那麼蜀國也因爲忌憚曹魏趁虛而入,不敢輕易復仇了。

孫權缺少統一天下的能力

第三個原因,是孫權本人能力不足。孫權雖爲一方雄主,人稱有

“勾踐之奇,英人之傑”

,但孫權並未迷失自我,反而對自己的實力有着清醒的認識。《三國志》記載,孫權的兄長孫策評價他說:

“爭衡天下,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職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在孫策看來孫權不具備爭奪天下的能力,只能保江東一隅而已。建安十八年,曹操攻打吳國之時,見孫權的舟船、軍容整肅,感嘆說:

“生子當如孫仲謀”

,可見曹操十分欣賞孫權的才能,也進一步承認了,孫權有敢於和自己對抗的雄心。儘管曹操十分看重孫權,但孫權本人卻缺少,《三國志》中所說,其兄孫策那樣的“志陵中夏”的宏圖野心,只是牢記着孫策以保江東的遺囑,所以孫權的一生,重心不在爭奪天下,而是在以保江東方面做努力。

劃江而治是孫權的理想

第四個原因,是因爲孫權的目標,只是劃江而治,做個偏安一隅的霸主。孫權沒有統一天下之志,這從他與魯肅的交談中就能看得出。《三國志》記載孫權與魯肅密議,在魯肅建議孫權圖謀天下之時,孫權回答得很小心:

“孤承父兄遺業,思有桓文之功”,

孫權要建立“桓文之功”,只不過是以齊桓公與晉文公爲榜樣,做一方霸主而已。孫權在偷襲佔據荊州南部四郡之後,對於外敵採取的是防禦政策,並沒有進一步擴大動盤的行動。而且孫權從來也沒有提出過,統一天下的口號,更沒有做出統一天下的計劃與行動。當初參加北伐,也是因爲蜀國的強烈要求,可見孫權的理想,與蜀國與魏國的皇帝比起來,真是差得太遠了。

孫權惟利是視能屈能伸

第五個原因,孫權本質上是個惟利是視的人,他爲了佔便宜,可以忍受許多辱沒。陳壽在《三國志》中,將孫權比作是越王勾踐,其中有一定的道理。衆所周知勾踐爲了復仇吳王,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不惜親自去侍奉夫差。再看孫權奪得荊州這塊“肥肉”之後,爲了陷入與蜀國、魏國兩面作戰的危險中,馬上抱住了魏國的“大腿”,屈膝向曹魏稱臣,這與當年勾踐屈膝事吳的行爲,有極大的相似性。清代文人王鳴盛對此事有過評價,他說:

“孫權稱於魏已久......隱忍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後發......惟利是視陰險狡詐”

,還說陳壽將孫權比作是勾踐,並不是虛妄之語。這證明了孫權爲了利益能屈能伸,爲了穩住“基本盤”,向死敵魏國稱臣,在孫權看來是划算的,所以他決定暫時不爲帝。

孫權爲帝的合適時機

史載黃龍元年孫權爲帝,他爲什麼要選在這個時間呢?這時的曹丕已經做了七年的皇帝,在黃初七年病故,明帝曹睿即位。曹睿是個性格沉穩潛思書籍的文人,他在即位之初,主要任務就是整頓內部統治集團,對於外部戰爭並不上心。此時蜀國在諸葛亮的領導下,也開始了第一次北伐戰爭,蜀漢與曹魏的矛盾更加激化,而且以蜀漢的實力來說,要北伐就不可能再與吳國爲敵了,相反蜀漢還需要吳國的大力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蜀漢自然不會再奪回荊州,變相承認了吳國,對於荊州南部四郡的合法統治性。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孫權,與曹魏交惡,這時候曹操、曹丕、劉備都已經死去了,面對魏國的小年輕皇帝,孫權不再畏懼。

蜀漢對孫權爲帝表示祝賀

黃龍二年諸葛亮已經北伐三次,與魏國交戰不斷。孫權終於忍不住,不再屈於魏、蜀之下,完成了從稱王到爲帝的過程。從內部來看,吳國內部的力量已經調整成功,孫權與大族們達成一致,自身政權進一步得到鞏固。在這種背景下,孫權在黃武八年昭告天下,宣佈漢朝氣數已盡,自己承上天旨意爲帝,並痛罵曹丕父子爲孽臣。但這個告示卻對蜀漢隻字未提,因爲他們必須得到蜀漢的承認,否則就有解體的風險。蜀漢這個自詡漢朝正統的政權,對於孫權爲帝的行爲,採取了現實主義態度,還派遣使者前去東吳祝賀。那麼蜀與吳誰是天下共主呢?雙方都明白這個問題不重要,都避而不談,因爲只有鞏固了雙方聯盟,才能與強魏長期周旋。

尾聲

綜上所述,孫權遲遲不爲帝,與外部形勢,與他個人的性格、理想有關。事實上他爲帝還是稱王,其實對於自己的地盤與人口,並沒有多少區別,所以孫權在爲帝這個問題上十分務實。在蜀漢北伐與曹魏進行激烈戰爭之時,蜀漢就不再可能對荊州有圖謀了,反而需要吳國的幫助。而且曹魏的新皇帝缺少政治經驗,孫權感到這時候爲帝,已經沒有危險,於是才堂而皇之地順應天命宣佈爲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