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八旗制度下清朝教育發展的怎麼樣?詳解清朝教育發展

八旗制度下清朝教育發展的怎麼樣?詳解清朝教育發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八旗制度下清朝教育發展的怎麼樣?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爾哈赤曾親自選派“準託伊、博布黑、薩哈連、烏巴泰、雅星阿、科貝、扎海、渾岱等八人爲八旗之師傅”,要求他們“精心教習爾等門下及所收之弟子”,是爲清代八旗子弟讀書受教的開始。

天聰四年(1630年)貝勒阿敏棄守關內四城並屠殺城中百姓。天命五年,後金軍圍困大淩河,明軍“人相食”而抵死不降。鮮明的對比使皇太極注意到文明禮儀對“忠君親上”的輔助作用,並明確要求“凡子弟十五歲以下,八歲以上者,具令讀書”,違者將以溺愛的名義對家長進行處罰,甚至開除公職。正是這道“上諭”,開啓了八旗子弟“全民義務教育”的序幕。在確立制度的同時,朝廷爲鼓勵好學之風,還對肯讀書的子弟予以頒賜布匹、免於徭役等物質獎勵,女真(滿洲)社會好學、樂學之風由此漸興。

順治元年(1644年),進關伊始的清廷率先爲從龍入關的八旗子弟在京師設立了書院,並派遣國子監二廳六堂教官爲教習,同時選拔16名滿洲教習、8名蒙古教習,分別在各旗書院居住,以便於“朝夕教誨”,成爲清代八旗官學的又一次紀元。

八旗制度下清朝教育發展的怎麼樣?詳解清朝教育發展

但八旗官學並不等於八旗教育體系的全部,清代針對宗室成員設有宗學、覺羅學,針對內務府三旗子弟及八旗子弟中的優秀人才設有景山官學和鹹安宮官學,在遠離京師的八旗駐防地,均仿照京師設置官學。

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先後爲內府子弟專門開設了景山官學和鹹安宮官學,生額分別爲382名和90名,不但配給更爲優秀的師資力量,還對畢業生“包分配”,通過考覈分派差事。景山官學的學制和課程設置均類似於八旗官學,鹹安宮官學的入學年齡則爲15-20歲,更類似於是初等教育之後的進修學校。雍正朝後期,考慮到鹹安宮官學的特殊地位,特旨給予八旗每旗10個入學名額,並要求不論出身、只選才俊,入選的學生作爲未來的國家幹部進行專門培養,曾經權傾一時的和珅,當年便是以正紅旗生員的身份考入鹹安宮官學的。

乾隆三年(1738年),經管理國子監大臣孫嘉淦的奏請,將學生入學的前三年定爲“基礎學年”,學生集中學習基礎知識,側重於對經書的講解、考試,三年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配至漢文、滿文或蒙古館等進行專業培養。

官學的作息時間隨季節的變化分爲夏季時令和冬季時令,夏季時令自端午起,每日卯時(5:00)上學,未時(13:00)放學;冬季時令自中秋起,每日辰時(7:00)上學,申時(15:00)放學。

景山官學

八旗制度下清朝教育發展的怎麼樣?詳解清朝教育發展 第2張

景山官學是清代旗學之一種。康熙二十五年(1686)設立。位於北京景山附近。初建時,有滿、漢官學各三所,隸內務府。設滿、漢教習及稽察官。選侍衛帝室的三旗(鑲黃、正黃、正白)幼童入學,學額三百六十名。乾隆四十四年(1779)添補回童四名。嘉慶年間定額,鑲黃、正黃各一百二十四名,正白旗一百四十名,回童四名。學習滿書、漢書。學成選充筆帖式、庫使、庫守。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併爲學堂。參見“景山官學教習”。

鹹安宮官學

鹹安宮官學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爲教育清內務府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學中之優秀者而開設。原址在壽康宮後長庚門內,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建鹹安宮爲壽安宮,鹹安宮官學移至西華門內舊尚衣監,二十五年(1760年)復移於器皿庫之西,共有房27楹,東向。同治年間曾借官學學舍開館修書,現建築無存。

鹹安宮官學是指清朝時期滿洲官宦子弟學習的場所,是專門培養國家重要幹部的學校。教書的先生大部分都是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