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指的是哪三位藩王

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指的是哪三位藩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藩之亂是怎麼回事

三藩之亂是清朝內部的一次大內亂,同時也是聖君康熙大顯身手的一次戰爭。那麼三藩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指的是哪三位藩王

三藩之亂的地圖

三藩之亂,從本質來說,就是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在滿族剛剛入關的時候,實力並不強大。尤其是政治實力。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對於一個泱泱大國,並沒有什麼統治經驗。尤其是漢人的統治方式,滿人必須適應和學習,這樣才能在這個古老的帝國生存。基於這一點,滿清的最高統治者,就不得不拿出部分權力,與漢人中的地主階級分享。三藩就是漢人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因此在攻打天下的時候,滿清貴族願意和他們共同分享權力。

但是等到天下平定的時候,權力的相等性卻導致了一個很重要的矛盾。就是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由於事先除了在名份上有高低之分外,權力的相等性使得中央王朝倍感威脅,不得不時時注意這些“漢人功臣”的動向。

除了這一點,民族矛盾也是三藩之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滿族和漢族之間,由於兩者交融時間並不是很長,再加上滿人在入侵之時,製造了大量駭人聽聞的屠殺。使得南方的漢人對滿人的憎惡情緒很大。滿漢不平等的現狀,也使得民族矛盾日益突出。

三藩之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吳三桂的野心擴大,想與清王朝平分天下,而康熙的一紙撤藩詔書,拉開了這一場大戰的序幕。

對於三藩之亂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史學界也有很多種分析,但是終歸一點,三藩之亂,是滿族入主中原以後最大的一次內戰。

三藩之亂八旗軍戰鬥力

三藩之亂八旗軍戰鬥力,已經沒有像清軍入關時那樣強悍了。三藩之亂,清軍的主要兵員,以漢人爲主。

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指的是哪三位藩王 第2張

三藩之亂中的清軍

三藩之亂髮生在1673年,而清軍入關在1644年,清軍結束明朝戰爭大概花了20年左右的時間。因此等到三藩之亂爆發之時,八旗軍已經近十年沒有戰鬥力。這一點不是最致命的,沒有戰鬥,但是起碼還有戰鬥經驗。最致命的是安逸,清軍入關以後,改變了原有馬上民族的生活習性,不再爲生存而奮鬥。安逸享受的生活將八旗軍的心性給腐化了。原本的馬上民族,逐漸變成射箭虛發、馳馬最底的可笑現象。

在三藩之亂初期,清軍東征西討,兵力卻捉襟見肘。當年入關時以一敵十的戰鬥力。現在已經蕩然無存了,清政府損失了大片的土地。不僅士兵戰力全無,連八旗軍的主帥也毫無謀略。被漢軍統帥打得七零八落,清政府的統治也陷入了危機。

此時八旗軍的戰鬥力已經不再是清軍的利器,馬背上的民族,被農耕文明的安逸所改變。八旗軍,這支曾經緊靠不到十萬兵力的軍隊,打敗了擁有百萬大軍的明朝軍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然而不到20年時間裏,八旗軍已經不是漢軍的對手了。無奈之下,康熙皇帝重用漢軍,將漢將提拔到一個新的高度。王輔臣等一系列漢將成爲清軍前線的主力。最終清軍評定了三藩之亂。

通過三藩之亂八旗軍的戰鬥力分析,可以推出一個結論,腐敗必定失敗。

三藩之亂吳三桂有多少兵馬

“三藩之亂吳三桂有多少兵馬”這個問題一直受到史學界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充足的證據來證明。人云亦云,以下就是我對“三藩之亂吳三桂有多少兵馬”這個問題的看法。

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指的是哪三位藩王 第3張

電視劇《康熙王朝》關於三藩之亂的劇情

從官方的數據上來說,吳三桂當時有5萬多兵馬。其中包括了五十三佐領,除了這一點,清政府爲了安撫吳三桂,又將吳三桂的部將王輔臣提拔爲陝西提督,李本深爲貴州提督,四川總兵吳之茂也是吳三桂的手下。除此以外,王儲、王屏藩、馬寶等十幾個人被提爲雲南總兵,吳三桂的勢力大大增強。

根據當時的騎兵和綠營兵的編制,吳三桂有綠營兵四鎮十營6按。根據規定藩屬五丁出一甲,甲200設一佐領。吳三桂十營,每個營有官兵1200人,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團。“鎮”包括步兵和守兵,每一個鎮有人數2400人,一共是9600人。再加上其他部隊,吳三桂在冊的正規軍就已經達到了32200人。再加上三藩之亂前吳三桂招兵買馬,快速擴充軍事實力。在三藩之亂的前期,吳三桂的兵馬將朝廷的正規軍打的丟盔棄甲。這說明吳三桂的實力很強。僅靠這些部隊是支持不了多久的。如果再加上五丁出一甲的方式計算,吳三桂的甲兵也有大約兩萬人左右。總體來說,吳三桂如沒有大約7到8萬的兵力,是絕對不敢向清王朝宣戰的。

但是無論吳三桂的兵馬再多,處於國運上升期的清王朝,依然能被歷史所眷顧,成爲最終的勝利者。

三藩之亂持續的時間

三藩之亂是清朝入主中原以後,發生的第一次漢人官僚階層的大規模叛亂。那麼三藩之亂持續了多長時間呢?

清朝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指的是哪三位藩王 第4張

三藩之亂的形勢圖

三藩之亂,從康熙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吳三桂舉兵反叛,到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日吳三桂之子吳世藩自殺,清軍攻下昆明止,歷時八年時間。這八年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三藩之亂這八年,主要分成以下這三個時間點。

第一個時間點是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到康熙十五年四月,也就是三藩之亂的防禦階段。在這個時間段裏,吳三桂的兵馬勢如破竹,因爲康熙準備並不充分,再加上八旗軍戰鬥力直線下降。因此清軍在前線一敗塗地,丟失了很多戰略要地。

第二個時間段是康熙十五年五月開始到康熙十七年七月,這個時間段是吳三桂和康熙帝的相持階段。由於王輔臣的投降,清軍轉危爲安,再加上耿精忠和尚可喜先後投降,清軍開始佔據優勢。

第三個時間點就是八年叛亂的最後一個進攻階段。這個時間段是從康熙十七年八月到康熙二十年十月,此時的康熙帝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吳三桂的頹勢也越來越明顯。最終吳三桂在戰爭中病死,他的兒子吳世藩也城破自殺,清軍攻下了昆明。

“三藩之亂持續了多少時間“這個問題在史學界並無爭論。但是三藩之亂損失了多少卻無從考證,在平定三藩之亂的這八年時間裏,清朝的百姓又遭受一次戰火的摧殘,雖然最終滿清政府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百姓的日子依然過得很艱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