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發生的背景,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發生的背景,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即1978年-1990年的柬越戰爭。

1978年,越南經過長時間的策劃和準備,對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政權發動了全面進攻,1979年1月7日佔領了柬埔寨的首都--金邊。爾後,越南人民軍沿各交通幹線繼續向西,對西北和北部地區發起進攻,於1月中旬基本侵佔了柬埔寨各主要城鎮、沿海島嶼和交通幹線。面對越軍大舉進攻,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武裝由城鎮轉移到鄉村和山區,開展游擊戰爭。直到1990年8月越南政府宣佈從柬埔寨全面撤軍,這場歷時11年零8個月的戰爭才宣告結束。

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發生的背景,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即越柬戰爭。於1978年12月25日爆發。西方一般將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爭也算作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

說到越南和柬埔寨之間的戰爭,很多時候一直都有些雲遮霧罩,常常是各說各話。加上因爲紅色高棉曾經的殘暴統治,至今柬埔寨人還很感謝"越南志願軍",更讓越來越多的人把矛頭指向了當年的民柬政權。實際上,這場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兩國間的領土糾紛。

柬埔寨在歷史上曾建立過高棉帝國,國土遠比今日爲大。除現在的柬埔寨全境外,還包括了泰國東部、老撾南部和越南南部一帶。暹羅崛起後,不斷入侵柬埔寨,奪去了其西部和北部的大片領土。

從17世紀到18世紀,越南逐步吞併了下柬埔寨的全部領土,包括湄公河三角洲及現在的胡志市在內的大片地區。

19世紀法國侵入印度支那,先後佔領了越南南部地區及柬埔寨東南部地區,將其稱爲交趾支那,後來成爲了法屬印度支那的一部分。在法國殖民期間,曾將位於交趾支那的大片柬埔寨領土劃入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後來又被併入了越南,這就種下了日後柬越領土糾紛的種子。

1954年,法國在奠邊府戰敗,被迫簽訂了《日內瓦協議》。在撤離印度支那之前,法國主持確定了柬埔寨與越南間的陸地邊界。對這條邊界,越柬兩國都原則上承認。因爲邊界線劃分不精確,雙方有一些爭議,但總的爭議領土面積不超過100平方公里。雙方的矛盾焦點集中到了一個叫富國島的島嶼上,這個島的大部分位於海上分界線的北邊,應屬於柬埔寨。但在行政上,富國島卻歸越南管轄,只是其領海水域較小,規定領海線爲3海里。柬方認爲富國島應歸屬爲柬埔寨領土,越方對富國島的3海里領海線不滿,想將其擴大。

在西哈努克治國時期,採取了不結盟政策,於1967年同北越建立了外交關係。在中國的爭取和花費重金之下,西哈努克同意北越使用柬埔寨境內的部分領土,作爲"胡志明小道"的一部分,爲越南的抗美救國戰爭服務。在敏感的領土問題上,西哈努克希望北越能尊重現有的邊界。同樣,北越爲了爭取西哈努克支持其抗美救國戰爭,也發表了聲明,"承認並保證尊重柬埔寨現在邊界的領土完整"。因爲戰爭需要,北越當時不能得罪柬埔寨,被迫做了虛以委蛇的表示。而柬埔寨人則認爲,他們的這一訴求已經得到了越南人的同意。

1975年,越南完成了全國統一,而紅色高棉也奪取了柬埔寨政權。這時,越南雖然同意了從戰爭時期使用的柬埔寨領土上撤軍,但卻行動緩慢,依然長期佔據柬埔寨的部分領土和交通線。越南一再向民柬政權提出要建立兩國的"特殊關係",組建"聯合部隊",柬方多次拒絕,這極大地惡化了兩黨兩國關係。

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發生的背景,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結果是什麼 第2張

1975年5月4日,紅色高棉軍隊炮轟了富國島,並企圖登陸,但沒有成功。一週後,紅色高棉軍隊又攻佔了海上分界線越南一側的土珠島。隨後越軍進行了反擊,奪回了土珠島。

事後,民柬首領波爾布特承認他的軍隊對地理無知,打過了界,並且承認越南對富國島和土珠島擁有主權。越軍不罷休,幾天後就進攻並佔領了海上分界線柬埔寨一側的威島。柬方一再和越方交涉,一直拖了兩個月,越軍撤出威島。此後,越柬雙方圍繞邊界問題進行了多次談判和磋商。然而越方此時已不承認當年所作的聲明,拒絕從其佔據的柬埔寨領土上撤軍,民柬領導人大失所望。波爾布特是何等脾氣!他憤然命令中止了與越南的談判,聲稱不能容忍越軍在佔領柬埔寨領土的情況下進行談判。在如此對立的氣氛下,習慣以武力解決問題的雙方就只有開打了。

1977年初,民柬政權就派出軍隊前往越軍佔據的柬埔寨領土上巡邏,以顯示自己的軍事存在。越軍當然不幹,很快開槍,雙方頻頻發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2月,民柬方面聲明粉碎了一次越南煽動的未遂政變。4月,柬軍向越南安江省部分地區發起進攻,打進越南境內10公里遠。

越軍很快進行了反擊,並反攻到了柬埔寨境內。隨後柬方再次提出談判,建議雙方首先脫離軍事接觸,越方不同意。8月,越軍出動1個師攻入柬埔寨境內,最遠打入了15公里。柬軍頑強抵抗,一度將越軍趕出境外。9月,越軍再次打進柬埔寨境內,雙方持續激戰。9月底,柬軍也從多處向越南境內發起進攻,深入越南領土達10多公里。12月25日,民柬政權宣佈對越南進行全面戰爭。12月31日,民柬領導人又宣佈中止同越南的外交關係,要求越軍無條件撤出柬埔寨領土,並就邊界問題進行談判。越軍5個師兵力對柬埔寨東北部地區的猛烈進攻。雙方10多萬軍隊在越柬邊境進行了反覆激戰,傷亡都很大。

1978年1月12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要求越柬兩國停火,越南剋制自己的行動,以談判解決兩國間的問題,同時表示進一步支持民主柬埔寨。2月5日,越南向柬埔寨提出了三點建議,要求兩國軍隊立即在邊界地區停止一切軍事敵對行動,並舉行談判。但柬方拒絕了越方的建議,理由首先是越南在對從長期佔領的柬埔寨領土上撤軍的問題毫無表示,其次是越方仍然拒絕西哈努克提出的邊界調整方案。至此,越南也橫下了一條心,爲徹底推翻民柬政權做起了準備。越南電臺開始公開號召推翻民柬政權,同時越軍在越柬邊界不斷加強力量,並且在高棉人中招募游擊隊員,以及煽動策反民柬幹部和士兵叛逃到越南。

波爾布特這下眼睛也紅了,通過電臺號召實現一個柬埔寨人消滅30個越南人的計劃。當越軍從攻入的柬埔寨東北部邊界地區後撤時,柬軍就開始大規模捕殺柬埔寨東部大區的越南人和受越南影響較深的高棉人。

5月中旬,柬方又向越方提出了四條邊界談判建議,核心內容是要越南停止企圖顛覆民柬政權的一切活動,並明確宣佈放棄所謂的"一個國家、一個黨、一個人民"計劃(即印支聯邦計劃),不要再扯什麼和柬埔寨的"特殊關係"。對於越南來說,這四點建議無異於廢話,根本不予理睬。

1978年7月,越共的四屆四中全會上明確了直接的敵人和直接的作戰對象是北京和柬埔寨,要把"迅速奪取西南邊界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勝利"作爲"貫徹始終的重要任務"。在此前後,越軍又連續向柬埔寨境內發動了大規模攻勢,佔領了部分柬埔寨領土。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出動了18個步兵師的"志願軍",在600輛坦克、裝甲車和幾百門大炮的支援下,兵分八路向柬埔寨發起全線進攻。僅僅打了兩週時間,越軍就擊潰了柬軍10多個師,基本佔領了柬埔寨的重要城鎮和主要交通線。

1979年1月7日,越軍攻入柬埔寨首都金邊,扶植起了韓桑林政權。波爾布特等民柬領導人被迫率領殘部退入西北部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的山區開展游擊戰。

1989年9月越南從柬埔寨撤軍。

1991年10月23日,柬衝突四方在巴黎簽署《巴黎和平協定》。柬將實現民族和解,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大眩紅色高棉拒絕與聯合國合作,抵制大選,錯過了合法迴歸柬政壇的歷史性機遇。

1996年8月紅色高棉二號人物英薩利率領兩個師投降政府軍,到1997年5月,紅色高棉已喪失了近80%的作戰部隊,大勢已去。

隨後,紅色高棉內訌波爾布特被部下抓獲,隨後被公審判處終身監禁。1998年波爾布特死於心臟病。

1990年8月,越南政府宣佈撤軍,第三次印支戰爭結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