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爲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堪稱聖旨

爲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堪稱聖旨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7年12月30日,山東陽信一男子家中現兵符,疑似古代調兵虎符,該虎符爲青銅製作,爲左右兩半,虎身上刻有銘文。據瞭解,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爲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圖爲在山東陽信發現的虎符。虎符爲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它盛行於戰國、秦、漢時期。但歷史上也有很多沒有虎符而成功發兵的情況,尤其是西漢前期的藩國最爲猖獗,劉邦滅諸異姓王后制定的藩國須有漢朝虎符才能發兵的制度對藩王們的兵權限制作用甚小。

爲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堪稱聖旨

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採用銅製的虎形作爲中央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的調兵憑證,稱爲虎符。虎符的背面刻有銘文,分爲兩半,右半存於朝廷,左半發給統兵將帥或地方長官,並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藏有“西漢堂陽侯錯銀銅虎符”(漢錯銀銅虎符)一枚,長7.9釐米,2.5釐米,虎作伏狀,平頭,翹尾,左右頸肋間,各鐫篆書兩行,文字相同,曰“與堂陽侯爲虎符第一”。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多與其相關的故事。《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國發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爲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於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10萬軍隊救援趙國,但晉鄙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爲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較大的變化。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爲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爲尊。隋朝時改爲麟符。唐朝因爲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爲銅牌。

爲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堪稱聖旨 第2張

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實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區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長9.5釐米,符身上有銘文9行40字,錯金而成。銘文爲:“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國杜縣)。凡興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隊下火)之事,雖毋會符,行殹。”據此可知,當時用兵時,50人以上,必須出示會符。

秦代虎符銘文,銘於符左右兩側,兩側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讀。漢代虎符則不同,銘文刻於虎脊之上,騎於中縫,只有合符之後,方可通讀。1989年在陝西咸陽秦都區灃西鄉李家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漢代銅質虎符,虎符長5.8釐米,錯銀、篆書,脊文8字:“與齊郡太守爲虎符。”魏晉南北朝時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將虎符改爲魚符,宋代以後皆用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