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朝時期的鐵帽子王與普通親王有何區別?共有多少個鐵帽子王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都知道清朝有鐵帽子王,但是真要說一說鐵帽子王有多鐵和其他親王有何區別,恐怕沒多少人能說得清,下面就來說一說清朝的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還有鐵帽子王有多鐵。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清朝的皇室爵位傳承製度註定了鐵帽子王數量不會多

清朝的爵位分爲皇室爵位、功臣爵位、蒙古王室爵位,皇室爵位共分十二等級,按照等級從高到低來說分別是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和不入八分鎮國公、奉恩輔國公和不入八分輔國公、一二三等鎮國將軍、一二三等輔國將軍、一二三等奉國將軍以及奉恩將軍。

通常情況下只有皇帝的兄弟和子侄纔會被封爲親王,但是清朝的皇室封爵與其他朝代表不同,其他朝代只要是皇帝的兄弟和子侄全都能封王,而且只要封了親王,那他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就都是王爺了,清朝皇室爵位卻是採用的世襲遞降承襲爵位制度。

所謂世襲遞降就是指清朝的皇室爵位每繼承一代人就要降一級爵位,比如親王死後他的兒子想繼承爵位,就只能降一級承襲郡王爵位,這也叫作世襲遞降。

鐵帽子王區別於普通親王就在於它不受世襲遞降制度的約束,也就是說鐵帽子王的鐵就在於不管傳多少代人都不需要世襲遞降的承襲爵位,祖祖輩輩永遠都是王爵,所以這也叫作世襲罔替。

功臣爵位分爲公、侯、伯、子、男五級每級三等共十五個等級爵位,蒙古王室的爵位和皇室的爵位差不多,不過蒙古王室爵位直到輔國公這一級,而且蒙古王室還有一個比親王爵位還高的汗爵。

功臣爵位和蒙古王室爵位基本都是世襲罔替的,只不過同級別的功臣爵位和蒙古王室爵位的待遇要比皇室爵位低很多。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2張

其實清朝的皇室成員想獲得爵位並不像明朝那麼容易,明朝的皇室子孫後代基本十歲以後就能享受到爵位待遇,但是明朝後來皇室成員越來越多,這些皇室成員不需要做任何貢獻,每年就可以從國家財政領取一大筆俸祿,這也意味着明朝的國家財政要負擔養活着很多寄生蟲,所以最終壓垮了明朝,而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因此給皇室成員獲得封爵設置了門檻,清朝皇室想獲取封爵只有四條路可走,既襲封、考封、恩封、功封。

襲封很好理解,就是父死子繼,父親去世後,兒子繼承爵位,但是襲封只有一個兒子能繼承爵位,通常都是由嫡長子或者嫡子承襲爵位,其他的兒子想獲得爵位就得走考封之路。

考封就是專門爲大多數皇室成員獲取封爵的路徑,考封也可以說是清朝皇室成員的科舉考試,也是清朝獨有的封爵制度。考封的考試主要分爲三項,分別是滿漢文字翻譯、騎馬射箭和步行射箭,皇室成員只有通過考覈後才能根據父親的封爵授予相對應的封爵。

考封的前提是得有一個好老爹,如果老爹的爵位越高,兒子去參加考封獲得的爵位也就越高。

假設老爹是親王,那麼嫡妻所生的其他嫡子可以承襲不入八分輔國公,但是想承襲這個爵位那就得去參加考試,而考試分數分爲優平劣三級,三項考試需要全部考到優才能承襲不入八分輔國公爵位,如果考的是兩個優一個平那就得降一級承襲爵位,如果考的是一優二平或二優一劣那就得降兩級承襲爵位,如果考的是一優一平一劣那就得降三級承襲爵位,如果考的是一優兩劣、兩平一劣、一平兩劣及全劣那就不用想襲爵了,繼續當閒散宗室吧。考封制度也激勵了皇室成員不能當國家的寄生蟲,需要努力才能獲得爵位。

恩封就是指皇帝喜歡你,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給你封爵。通常恩封的受封者都是皇帝的兄弟和子侄。

比如雍正的十三弟怡親王胤祥,由於胤祥在老爹康熙時期捲入一廢太子的事件中,胤祥在一廢太子後失去了老爹康熙的喜愛,因此終康熙一朝他都沒有獲得封爵。但是到了雍正繼位後,雍正十分喜愛和器重胤祥,直接冊封他爲怡親王,並且在胤祥去世後他的怡親王爵位還獲得世襲罔替的待遇,也就是成了鐵帽子王,胤祥就屬於典型的恩封親王。

功封就是指皇室宗親靠軍功獲封爵位,清朝皇室的功封爵位基本都是清初時期獲得,畢竟清初時期戰事比較多,戰場上好立功,這樣才能獲得功封爵位。

清朝對爵位的嚴格控制,也使得國家財政節省出很大一筆錢,一直到清朝滅亡時,將近一萬五千多人的皇室成員中僅有6.3%的人享有爵位待遇,而且這6.3%享有爵位待遇的皇室成員中又有75%的人只是享受低等級的爵位待遇,在控制皇室封爵這一點上清朝要比明朝好得多。

所以清朝制定的爵位傳承製度也註定了鐵帽子王不會多,在整個清朝歷史上也不過只有三十六位親王,其中包括了二十六位普通親王,十位鐵帽子親王,再加上清朝歷史上還有兩位鐵帽子郡王,因此清朝共計有十二位鐵帽子王。

清朝的十二家鐵帽子王都是誰?

清朝的十二位鐵帽子王分爲兩類,一類是清初時期靠軍功封的八位鐵帽子王,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的侄子鄭親王濟爾哈朗、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皇太極第五子莊親王碩塞、代善的長子克勤郡王嶽託、代善的孫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另一類則是清朝中後期靠恩封的四位鐵帽子王,分別是清聖祖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親王胤祥、清宣宗道光皇帝第六子恭親王奕訢、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親王奕譞、道光皇帝堂侄慶親王奕劻。

代善是努爾哈赤的嫡次子,他一度曾被努爾哈赤立爲繼承人,如果不是傳出與庶母也就是多爾袞和多鐸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有曖昧關係,努爾哈赤後來找藉口褫奪了代善的皇位繼承人身份,也許清朝的皇位就傳到代善這了。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3張

後來在努爾哈赤去世後,代善又聽從長子嶽託和三子薩哈璘(即勒克德渾之父)建議擁護皇太極繼位,後來皇太極去世後,又是代善鎮住多爾袞,使得多爾袞在無奈之下選擇擁護皇太極年幼的兒子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繼位,因此代善對皇太極和順治父子兩代人繼位都有擁立之功。

代善和其兒子們執掌兩紅旗,實力深厚,如果他們的家族想爭奪皇位其實是有很大成功概率,但是代善和他的兒子們放棄了爭位,改爲擁立皇太極一脈,再加上代善本人和長子嶽託還有孫子勒克德渾都對清朝開國和統一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因此代善祖孫三代能獲得三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爵位。

多爾袞和多鐸是努爾哈赤最小的兩個兒子,加上生母阿巴亥比較受努爾哈赤的喜愛,因此他們兄弟倆也深得努爾哈赤的寵愛,兄弟二人掌控了兩白旗。

在皇太極時期多爾袞更是受到皇太極的器重,一度成爲皇太極的左膀右臂,因此皇太極猝死後,多爾袞纔會有實力去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爭位。

後來多爾袞爲了平衡內部各方勢力,最終選擇放棄了自己繼位的想法,改爲擁立年幼的順治繼位,然後由他攝政把持權力,多爾袞此招也導致豪格沒能繼位。

多爾袞攝政之後就帶領清朝入關,並且和弟弟多鐸聯手在入關之後開啓了統一中國之路,因此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對清朝統一天下有極大的功勞。

不過由於多爾袞攝政專權也導致了年幼的順治一度淪爲傀儡皇帝,因此順治對多爾袞十分不滿,在多爾袞死後對他進行了清算,褫奪了他的睿親王爵位,並毀了他的墳墓。

直到乾隆時期,乾隆爲多爾袞平反,重新追諡他爲睿親王,修復了他的墳墓,並允許睿親王爵位世襲罔替成爲鐵帽子王。但是多爾袞生前沒有兒子,因此乾隆就過繼多鐸的後人給多爾袞爲嗣,並讓多鐸的後人世代承襲了睿親王爵位。

順治清算多爾袞的時候已經去世的多鐸也受到牽連,死後的封號都被順治從豫親王降級爲豫郡王,還是到了乾隆時期爲多爾袞平反,乾隆也恢復了多鐸家族的豫親王爵位,並允許多鐸的嫡系後人世襲罔替豫親王爵位。

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之子,雖然舒爾哈齊曾一度想背叛哥哥努爾哈赤,因此被囚禁至死,但是他的兒子阿敏和濟爾哈朗都得到了努爾哈赤的撫育,阿敏更是在努爾哈赤時期執掌鑲藍旗。

但是隨着皇太極繼位,阿敏受到皇太極的打壓,很快被褫奪了鑲藍旗旗主,由於濟爾哈朗自幼與皇太極一同長大,兩人關係十分親密要好,因此皇太極就讓濟爾哈朗接替了哥哥阿敏執掌鑲藍旗。

在皇太極猝死後,也是濟爾哈朗和代善的存在威懾住了多爾袞,最終迫使多爾袞改爲擁立順治繼位,並和濟爾哈朗同爲皇叔攝政王,本來濟爾哈朗攝政是用來制衡多爾袞的,但是很快在清朝入關後,多爾袞就把濟爾哈朗排擠到了邊緣地位。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4張

多爾袞去世後,由於濟爾哈朗一直沒有屈從於多爾袞,加上他對皇太極的忠誠以及對順治的擁立之功,因此順治對他非常器重和禮遇。再加上濟爾哈朗對清朝統一天下也立有大功,所以他的鄭親王爵位也得到了世襲罔替的待遇成爲鐵帽子王,濟爾哈朗也是十二家鐵帽子王中唯一不是努爾哈赤一脈帝王直系後裔的鐵帽子王。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很早就追隨皇太極征戰沙場,皇太極繼位之後更是把正藍旗交給他執掌,在皇太極猝死後,當時不少忠於皇太極的大臣都擁護身爲長子且有不少戰功的豪格繼位。

但是多爾袞與豪格爭位,最終使得豪格沒能繼位,反而是年幼的順治繼位,不過豪格並沒有怨言,在清朝入關之後,他依舊是率兵到前線戰鬥,爲清朝統一天下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過清朝統一之後,多爾袞卻開始對豪格進行了清算,豪格被多爾袞陷害入獄,不久在監獄中被折磨致死,豪格死後妻子也被多爾袞所霸佔。

順治清算多爾袞之後,就立刻爲大哥豪格平反,並追諡他爲肅親王,此後肅親王爵位就成爲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爵位。

碩塞是皇太極第五子,是清朝開國諸王中最爲文武雙全的人,他不僅能征善戰,跟隨多鐸攻滅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權,還擅長畫山水畫,他的畫作曾被後世賦予很高的評價。碩塞是順治的哥哥,還對清朝統一天下立有大功,因此他去世後爵位就獲得了世襲罔替的待遇,成爲鐵帽子王。

不過碩塞的兒子博果鐸沒有子嗣,因此後來康熙皇帝就把自己第十六子胤祿過繼給了博果鐸,所以莊親王一系最後實際上是由康熙的後人繼承。

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胤祥由於在康熙晚年諸子爭位中支持雍正,加上雍正繼位後他在政治上對雍正助力很大,幫助雍正推行新政和改革朝政做出了巨大貢獻。

因此雍正十分喜愛和信任胤祥,在他去世後特意下諭旨,告訴後世子孫,胤祥的怡親王爵位世襲罔替,任何人不得改變,所以胤祥也成了清朝的第九位鐵帽子王,也是清朝中後期第一位靠恩封獲得鐵帽子王的人。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5張

奕訢是道光皇帝第六子,他憑藉幫助嫂子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扳倒了咸豐皇帝留給同治皇帝的顧命八大臣,從而獲得慈禧信任,併成爲議政王,後來還負責興辦洋務運動,是晚清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因此後來奕訢的恭親王爵位獲得了慈禧的批准享受世襲罔替的待遇。

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其實他倒沒有多大能力,不過他娶了慈禧太后的親妹妹當妻子,後來同治皇帝無子去世,奕譞的兒子載湉被慈禧選中繼位成了光緒皇帝,奕譞也就等於成了皇帝的親爹,加上他還會討好溜鬚慈禧,因此光緒繼位後他的醇親王爵位也就獲得了世襲罔替的待遇。

奕劻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兒子永璘的孫子,最初慶親王爵位是嘉慶冊封給弟弟永璘的爵位,並不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待遇,到奕劻這的時候他已經世襲遞降到了貝勒爵位。

其實奕劻的能力十分平庸,像他這樣的人頂多守着爵位過完一輩子完事,不過誰讓他很會討好慈禧太后,依靠諂媚和討好慈禧太后,奕劻的爵位很快就恢復到了爺爺永璘的慶親王爵位。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6張

不僅恢復了慶親王爵位,奕劻還哄得慈禧給了他慶親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待遇,奕劻也成了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獲得世襲罔替待遇的鐵帽子王。

慈禧對奕劻極爲倚重,曾讓他執掌國家財政和人事任免大權,奕劻雖然很平庸,但是斂財的本事卻是十分一流,他眼看清朝無力迴天,於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帶着兒子瘋狂的賣官,當時去慶王府花錢買官的人很多,因此京城老百姓稱慶王府爲慶氏公司。

奕劻爲人也確實對得起民間給他家起的慶氏公司的外號,他很講商業信譽,拿了人家的錢就必須得把人家請託的事情辦好辦到位,如果辦不了,他事後會把錢原數奉還回去,不過以奕劻當時的權力地位,在清朝還真沒有啥他辦不了的事。

袁世凱就經常給奕劻送錢,因此奕劻也成了袁世凱在朝廷中最大的庇護者。後來光緒和慈禧先後去世,慈禧臨終時選定了奕譞的孫子溥儀繼位,並由溥儀生父繼承奕譞醇親王爵位的載灃攝政,載灃十分反感袁世凱,溥儀繼位後載灃就將袁世凱罷職,而袁世凱立刻就給奕劻送去了二百萬兩銀子,請其幫忙在朝廷中說好話,於是不久奕劻力排衆議,重新啓用了袁世凱。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7張

再之後就發生了袁世凱利用北洋軍和革命軍逼溥儀退位的事,而拿了袁世凱錢的奕劻又站出來替袁世凱說話,勸隆裕太后代替年幼的溥儀簽訂退位詔書,他也成了當時極少數贊成溥儀退位的皇族成員之一。

溥儀在長大後曾經回憶稱: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斷送在奕劻手裏。因此清朝這位最後獲封鐵帽子王的奕劻也成了葬送大清的功臣。

奕劻不僅善於斂財還非常有理財意識,他非常鐘意英國匯豐銀行給予儲戶的高額利息,因此奕劻將從清朝貪來的錢全部存到了匯豐銀行,在清朝滅亡後,據英國《泰晤士報》披露,奕劻在匯豐銀行的存款高達713萬英鎊。

這個金錢數字是個什麼概念呢?以當時的購買力來比喻吧,當時在英國買一幢帶花園的別墅也不過2000英鎊,以奕劻當時在匯豐銀行的存款,買下英國國王的白金漢宮估計都還富裕。

清朝歷史上有多少鐵帽子王 和普通親王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8張

奕劻不僅能貪還很能活,他一直活到1917年以79歲高齡去世,奕劻去世後溥儀十分惱怒他,給他選出了“謬、醜、幽、厲”四個惡諡,後來在溥儀的生父載灃勸說下,溥儀才勉強給奕劻上了一個“密”字的平諡,其含義爲追悔前過之意,可見溥儀對奕劻有多麼憎惡。

寫在最後

所以清朝共有十二家鐵帽子王,這十二家鐵帽子王中有八家都是爲清朝開國和統一天下立下大功而獲得世襲罔替待遇成爲鐵帽子王,另外四家則是靠恩封才獲得世襲罔替待遇成爲鐵帽子王。

不過最諷刺的就是清朝最後一位獲得世襲罔替待遇的鐵帽子王奕劻,別人是靠爲清朝開國和統一天下成爲鐵帽子王,他則是成爲鐵帽子王之後收了袁世凱的錢反而親手葬送了大清,成了勸溥儀退位締造共和的功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