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三桂如果老實接受撤藩會是什麼結局?真相是什麼

吳三桂如果老實接受撤藩會是什麼結局?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如果老實接受撤藩會是什麼結局,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最真實的歷史人物,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吳三桂,遼東廣寧前屯衛中後所(今遼寧綏中)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

吳三桂在崇禎末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康熙元年,晉封爲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但到了康熙皇帝的時候,清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基本都安定了,國家逐漸走向正軌。這個時候,在雲貴擁兵自重的吳三桂和耿精忠、尚可喜這三個藩王就是國家的不穩定因素了,對清政府統治威脅最大的也就是這三個藩王,康熙皇帝認爲“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

吳三桂如果老實接受撤藩會是什麼結局?真相是什麼

1673年,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康熙皇帝,請求歸老遼東,康熙皇帝遂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而後,又對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吳三桂也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是試探康熙皇帝的態度。

結果康熙皇帝出人意料地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就連撤藩時間都爲他們制定好了。

這還得了,吳三桂可是用自己的名節與鮮血拼來的權力地位啊,就這樣被人康熙皇帝剝奪,就連想效仿明朝沐家永鎮雲南的美夢也將要破碎,心灰意冷的吳三桂不甘心決定賭一把,“我命由我不由天”,1673年11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開始起兵造反。

但吳三桂不知道的是,自己這一決定讓自己成爲了康熙皇帝在練級道路上的墊腳石。

八年之後,也就是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被徹底平息,吳家的顯赫與榮華富貴都灰飛煙滅。

吳三桂如果老實接受撤藩會是什麼結局?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如果當初吳三桂接受康熙皇帝撤藩的旨意,會不會是一個必死的局面?康熙會向他舉起屠刀嗎?

其實吳三桂的擔心是多餘的,他本可以做個只有地位而沒有權勢的安樂王爺,順利撤藩後的康熙皇帝並不會殺他,爲什麼呢?

一、縱觀康熙皇帝的一生,在歷朝皇帝中屬於是比較寬仁的,和秦始皇漢武帝朱元璋朱棣雍正這些動輒株連九族,殺頭凌遲的皇帝相比,康熙帝有本質不同。康熙一朝,官員致死率並不高,康熙晚年在他的遺詔中寫道“朕平生未嘗妄殺一人”,他是有資格這麼說的。

二、很多人說吳三桂不會善終,是因爲他是個位高權重的平西王,康熙皇帝不放心漢人,終會“狡兔死走狗烹”,其實,撤藩後,吳三桂家族那時候只有地位而沒有權勢,對清政府的統治不會構成任何威脅。而且,王位是可以一代代降級的,康熙皇帝完全有能力將吳家影響力降到最低。

吳三桂如果老實接受撤藩會是什麼結局?真相是什麼 第3張

三、撤藩後,康熙皇帝也不會對吳三桂這個滿清的漢人功臣罷官奪爵,抄家殺頭,這無疑是在打清政府的臉,不是讓天下的漢人寒心嗎?吳三桂的結局越好,漢人就會越安心,滿清的統治也就越穩定。康熙一生雄才偉略,怎麼可能這點都想不到?

可憐明末邊將吳三桂,本一庸才,憑藉一時的妥協與運氣位極人臣,但縱觀吳三桂一生每一步都是臭棋,毫無戰略眼光可言,每次的大動作都是被動的,從不會利用自己的優勢主動去做點什麼,創造機會。

吳三桂用愚蠢換來的煊赫一時的人生,也因爲愚蠢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