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揭祕:康熙的撤藩決議與吳三桂反清有什麼關係?

揭祕:康熙的撤藩決議與吳三桂反清有什麼關係?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康熙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封建專制統治時代,朝政的兩個根本問題就是政權的鞏固和國家的統一,作爲清代傑出的君王,康熙在成功地解決了宗室內的爭權奪利的問題後,三藩問題就成了親政不久的康熙所面臨的最重大、最迫切的國政大事了。

以吳三桂爲首的三藩,分別鎮守雲南、廣東,福建,其手握重兵,雄霸一方,在自己的轄地裏胡作非爲,長此以往,終究會養虎爲患。對此,康熙看得很清楚,因此,他一直在做撤藩的努力,但畢意三藩勢力雄厚,並不是一撤就能解決問題的,摘不好連江山也有可能賠進去。然面,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有準備,有眼光的人則善於把握機遇,這個機遇就是尚可喜上疏事件。

揭祕:康熙的撤藩決議與吳三桂反清有什麼關係?

康熙十二年二月,廣東藩王尚可喜因與其子尚之信關係惡化,其子在廣東藩內酗酒嗜殺,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而尚可喜當時已年屆古稀,無力管制,且一再受到尚之信排擠,於是便借年老之名上疏康熙,請歸老江東,由之信襲爵留鎮。這樣,既可以摒棄朝廷之嫌,又可避其子之害。同時,又提出帶兩佐領官兵作爲護隨,其餘藩下所屬人口共24000多人,一同隨他回遼東的條件。

康熙接讀尚可喜的奏疏,自然是滿心歡喜,這正好成爲其撤藩的突破口,於是立即批覆,除表彰尚可喜“自航海歸誠,效力累朝,鎮守粵東,宣勞歲久”的汗馬功勞外,特別讚揚他歸老遼東的奏疏,“情詞顯切,具見恭謹,能知大體,聯心深爲喜悅”等。同時,關於其提出的條件,康熙則認爲,既然撤藩就必須連根拔起,而不是將老的換爲小的,那樣就等於沒撤,只是通過朝廷重新任命了一下新的藩王而已。於是,康熙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討論此事時,明確表明此藩必撤。經過討論,結果出來了,就是同意尚可喜歸老遼東,但尚之信等全藩人馬亦須全部北撤,否則父子兩人一南一北,不便於家人團聚。也就是說,在表面尊重藩王意見的情況下,將藩鎮事實上撤掉了。

揭祕:康熙的撤藩決議與吳三桂反清有什麼關係? 第2張

看了這麼多,讀者或許會問,講了這麼多事情,究竟與康照撤藩之議有何關係?究竟與吳三桂反清有何關係呢?其實,這裏的確有莫大的關係。

正是由於康熙批准了尚可喜的奏疏;才使吳三桂、耿精忠兩位藩王不安起來,惶惶不可終日。他倆從來沒有像尚可喜那樣萌發過功成身退的想法,但是,如果自己不上疏,難道要讓朝廷逼令撤藩嗎?那時,自己不是更被動嗎?而且,朝延未必就批准他們奏疏,但是,朝廷要真批准了,那又該怎麼辦呢?這一系列問題折磨着兩位藩王。

在此兩難境地下,爲了爭取政治上的主動,耿精忠先上疏了,其奏:“臣襲爵二載,心戀帝闕,衹以海氛叵測,未敢遽議罷兵。近見平南王尚可喜乞歸一疏,已奉諭旨,伏念臣部下官兵,南征二十餘年,仰懇皇仁,撤回安插”。言辭間既委婉曲折地表達了疏靖撤藩非所自願的心情,又解釋了自己何以沒有及早引退的原由,用心可謂良苦。

耿精忠的這一步棋,令吳三桂更加被動,於是於同年七月三日,無可奈何地向康熙上了自請撤藩的奏疏:“臣駐鎮滇省,臣下官兵家口,於康熙元年遷移,至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遷完。雖家口到滇九歲,而臣身在巖疆,已十六年,念臣世受天恩,捐糜難保,惟期盡瘁藩籬,安敢遽請息啓。今聞平南王尚可喜有陳情之疏,已蒙恩鑑,準撤全藩,仰恃鴻慈,冒幹天聽,請撤安插。”與耿精忠之奏硫幾乎如出一轍。

揭祕:康熙的撤藩決議與吳三桂反清有什麼關係? 第3張

面對三份奏疏請撤安插,康熙自是喜不自禁,便命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關於吳、耿二藩的撤離問題。對此,清廷內部各執一詞,主撤者僅明珠、莫洛、米思翰等少數人,其他官員則認爲滇黔苗蠻雜處,不得稍懈防禦,如將吳三桂等撤離,必遭遣滿洲官兵戍守,兵丁往返與王之遷移,將使沿途地方民驛苦累,況且有可能引發吳三桂兵變。而康熙卻絲毫未動搖,他認爲吳三桂蓄謀已久,“今日撒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否則“今若不及早除之,使其養癰成患,何以善後?”他斷然否決衆議,明示“吳三桂請旨安插,所奏情詞懇切。著王率領所屬官兵家口,俱行搬移前來。其滿洲官兵不必遣發。如有用滿兵之處,該於起行時,另行奏請。”

康熙十二年八月初六日(公元1673年9月16日),康熙下令三藩並撤。吳三桂聞知這一信息,大失所望,沒想到自己弄假成真,不料康熙竟將計就計,於是在撤藩使臣來到後,便百般刁難,提出諸多苛刻條件,。對此,康熙都耐心地予以成全,使之“無以爲辭”。終於,無計可施的吳三桂於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傳檄四方,挑起了三藩之亂的戰火,即公開反清叛亂了。

雖然康認爲”今撤反,不撤亦反”,但究意吳三掛是否欲反清復明現在還是一個謎團,因而可以看出,無論出於何目的,反清也罷,自保也罷,康熙之撤藩決議,的確引發了吳三桂的反清之亂,這二者之間,不是因果之必導之源,也是直接的導火之線索一條,這是無可非議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