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公孫弘:大器晚成的70歲丞相

公孫弘:大器晚成的70歲丞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名要趁早,40歲以後沒成就這一生就完了?中國歷史上重來就不缺少大器晚成的歷史名人。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位老頭子:40歲開始讀書,60歲開始做官然後被罷免,70歲開始做丞相,最後死的時候還是丞相。公孫弘是做什麼的公孫弘,普通老百姓出生,家裏只有母親一個人,而且身體還不好,爲了照顧母親,公孫弘從小就沒上過學,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賺錢養家,養豬放羊,那都是常事。日子稍微好過點了,經人介紹做了個派出所長。

公孫弘:大器晚成的70歲丞相

網絡配圖

漢武帝時期,做人第一原則就是孝順,百善孝爲先麼,像公孫弘這樣,這麼早就懂得養家照顧母親的,社會地位都很高,人人敬重,所以如果哪裏缺少公務員需要人手的,大家都喜歡推薦公孫弘去,這麼孝順的孩子,辦事肯定差不了,就這麼當上了一個監獄的監獄長。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當官是很爽的,山高皇帝遠,只要你不犯什麼重大的錯誤,在自己管轄的一畝三分地就是土皇帝,想幹嘛幹嘛。但是我們的公孫弘同志就出事了,啥事呢?因爲公孫弘沒讀過書,不認識字,在監獄當差偶爾也要審理官司的,字都不認識,這不是搗亂麼。

就這麼,剛上任沒多久,犯事了,監獄長芝麻綠豆的小官也沒的當了,還要遭受同行的恥笑。這是中國人的天性,喜歡嘲笑比自己差的,嫉妒比自己強的,所以能在一起玩耍的,水平都差不多,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所成就,看看周圍認識的朋友就知道了。

但是公孫弘不甘心啊,被嘲笑不認識字、沒學問,公孫弘認爲這是人生最大的恥辱。他要改變大家對自己的態度,怎麼改變,讀書啊!於是公孫弘白天干活晚上看書,廢寢忘食啊。

自己讀書就好像閉門造車,讀不出什麼新意來,而且古代好書都貴的很,基本在貴族、有錢人手裏,公孫弘想繼續學習,沒辦法,只能拜師,這一年,公孫弘40歲。

40歲以後重新開始還來得及嗎

古人說四十不惑,意思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了。公孫弘到了四十歲,人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讀書,讀書改變命運,要改變自己不認識字、沒文化的命運。於是公孫弘就去找老師,學習文化,公孫弘拜師學習的是當時主流的知識《公羊春秋》,這是部專門闡釋《春秋》的書,從漢景帝開始,到漢武帝時期,那是非常流行,類似於現在的互聯網知識,你不學點互聯網思維,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公孫弘從零開始學習《公羊春秋》,學了近二十年,略有小成。這讓小編想起了,周星馳鹿鼎記裏的絕世武功動不動就要練個百八十年,像公孫弘這樣學了二十年的,和頂尖水平肯定還有點差距,但是怎麼看,二十年的公孫弘也算是一個高手,當代大儒了。

公孫弘:大器晚成的70歲丞相 第2張

網絡配圖

其實一個人要想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還需要一定的運氣,就是風口。項羽這麼厲害,要不是趕上秦末大起義,要當上西楚霸王估計也有點難度。公孫弘雖然60歲了,但就是趕上了漢武帝剛剛登基,非常需要人才,全國招聘。最主要的是,古代沒有退休的說法,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麼,年齡越大越吃香,就這麼公孫弘被推薦給了漢武帝。

我們講漢武帝的時候說過,漢武帝是喜歡儒家文化的,可以讓皇帝大權獨攬,爲所欲爲。公孫弘是大儒啊,所以漢武帝第一次見到公孫弘就很高興,當時正準備和匈奴打戰,所以直接派公孫弘出使匈奴,去摸摸情況。

這本來只是一次普通的出使,是漢武帝給這位新上任的老頭一次考驗,肚裏有多少能耐拿出來曬曬才知道。考覈期麼,公孫弘當然非常珍惜這次機會,準備在試用期內好好表現,出使匈奴回來以後,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報告交上去。

就是這篇報告,出事了。公孫弘當時60歲了,而漢武帝只有17歲,年齡相差那麼多,代溝很大,結果公孫弘關注的點和漢武帝的興趣完全不一樣,兩個人想不到一塊去。領導不滿意,覺得你出差了這麼久,就整了這麼破報告,漢武帝很不高興,第二天,公孫弘就被辭退,回家繼續讀書去了。

公孫弘爲什麼能做丞相

40歲開始讀書,好不容易熬到60歲,站到了風口上,進入京城,當官了,可是沒當兩天,被辭退,又變成平頭老百姓了。很沮喪吧,覺得人生再也沒有出頭機會了吧,怎麼辦呢,繼續看書。這個時候,抱怨、後悔、懊惱是沒有用的,你只有繼續學習,六十歲和二十歲最大的區別就是,看得開,懂得順勢而爲。

這一等,就是十年,公元前130年,也就是漢武帝登基的第十年,再一次發佈全國招聘信息。這一次,公孫弘又經當地父母官推薦給了漢武帝,古代沒有招聘沒有專門的獵頭,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要到隋朝纔會出現,所以當時做官要麼是世襲,要麼就是立功,或者有官員推薦,然後層層考覈。公孫弘畢竟是有真才實學的,所以這次又通過了考覈,來到了漢武帝的面前。這一次公孫弘學聰明瞭,凡事自己不下定論,而是將所有事情都描述清楚,然後根據每個事件,指出幾個解決方案,最後讓漢武帝拿主意。這是最聰明的做法,就算到了現在的職場,也同樣適用:你不是老闆,不需要你拿主意,你需要做的,就是儘量將老闆吩咐的事情調查清楚,再提出幾種可行的方案,然後再根據老闆的決定,將事情辦妥就可以了。不需要你太多的自作聰明,當然也不能什麼事都不做,只等老闆的吩咐。

公孫弘:大器晚成的70歲丞相 第3張

網絡配圖

正是憑藉這種做事方式,公孫弘一步步的升職加薪,四年後,公孫弘做上了文臣當中的最高職位,丞相。

按理說,漢武帝時期經過兩次的全國招聘會,朝廷裏面人才濟濟,丞相這種文臣的第一把交椅可能還輪不到公孫弘頭上,高手太多了,競爭激烈啊。那麼爲什麼,四年,公孫弘就成丞相了呢。

因爲在漢武帝時期,當丞相的風險係數太高了,整個漢武帝時期,出現了十三任丞相,三個自殺死的,還有三個被漢武帝賜死的。當上丞相,就意味着你一半的腦袋不是你自己了,所以其他人不敢做這個丞相。

公孫弘不在乎,他說他都已經70歲的人了,本來生命就不長了,如果能爲國家過皇帝做點事,而且又是位高權重的丞相,到70歲纔出人頭地,這樣的機會,怎麼可能放棄呢,就這樣公孫弘成了漢武帝時期最老的丞相。

做官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勢,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優勢,公孫弘的優勢就是懂得人心、懂得隱忍,會揣摩皇帝的心思,也會在與其他同事的競爭中退一步海闊天空,圓滑世故,所以公孫弘的官做的很順利。

公孫弘是怎麼死的

公孫弘是自然死亡,生病死的,死的時候是80歲,丞相做了4年。我們看公孫丞相的一生,覺得充滿了不可思議,60歲當官,70歲丞相,40歲纔開始讀書。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