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朝打匈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慘勝的意義是什麼

漢朝打匈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慘勝的意義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漢武帝用極大代價慘勝匈奴,到底有啥意義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中國古代歷史上,邊疆異族的威脅幾乎從未徹底消弭過,他們覬覦中原大地的肥沃和富饒,總是盤算着來分一杯羹。所以,歷代帝王們都要付出相當大的精力來治理邊事,不是出征就是維穩。

其中,匈奴族對中原帶來的威脅和傷痛尤爲突出,漢朝時,匈奴可以說是最讓朝廷頭痛的問題之一了。

雙方的拉鋸長達數十載,休養生息之後,漢朝終於可以放開手腳迎戰匈奴。然而他們雖然被趕走,漢朝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樣的慘勝到底有何意義呢?

01匈奴:漢人的強勁對手

匈奴能夠成爲漢朝的心腹大患,並不是短時間內作用的結果,而是經年累月的衝突和對峙。在一次又一次的摩擦和衝突中,他們的戰鬥力也在成長,慢慢地就成了中原大軍的強勁對手。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就顯露出了敵意。彼時,匈奴攻滅其他少數民族部落,成爲草原上首屈一指的豪強霸主,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政權。於是,他們的目光就從草原移開,來到了中原。

匈奴發源於環境惡劣的草原,這樣的地理位置帶來了極大的生活成本。一旦他們看到了中原大地的肥沃,就再也無法忘懷,開疆擴土同樣成了他們的戰略目標,只不過對象變成了漢人。

漢朝打匈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慘勝的意義是什麼

秦始皇剛剛一統天下,北部邊境的匈奴就開始尋釁騷擾。在蒙恬大將軍的強勢出擊下,匈奴被殺得落花流水,一路北逃。但是,他們的慾望並未因此熄滅。

秦二世而亡後,原本統一起來的天下再度分崩離析。匈奴看準中原無暇顧及,一舉搶佔了河套地區,他們的實力也越發強大起來。漢朝建立起來後,他們已然成爲讓人生畏的對手。

由於剛剛建立起的政權不夠穩固,漢高祖只能放棄大幅度地對外用兵,並採用和親的方式,來穩住虎視眈眈的匈奴,爲西漢爭取到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機。

在歷史的變動中,他們從最初的一支小小部落,成長爲草原霸主,又成爲漢族的大敵。雖然他們帶來的是威脅和戰亂,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一個頑強的民族。好戰、侵略是他們的野心,也是他們的實力。

02漢武帝登基,慘勝匈奴

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終於積蓄起了能和匈奴一戰的能量。漢武帝劉徹登基後,便調整了之前的國策,改爲更加激進的對外征戰。於是,漢匈之間的鬥爭爆發了。

公元前129年,匈奴起兵南下,漢武帝派出四路兵馬迎戰,分別交由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統領。然而,公孫敖慘敗、公孫賀不戰而返、李廣被活捉。只有衛青一路猛進,直接打到匈奴腹地龍城,給了匈奴族一個狠狠的教訓。

漢朝打匈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慘勝的意義是什麼 第2張

龍城一戰,匈奴被徹底激怒,公元前127年,他們大舉入侵,於是衛青再次領命出戰。他採用迂迴戰術分散他們的戰鬥力,切斷河套地區與各部的聯繫,形成包圍之勢。隨後便成功收復被他們搶佔已久的河套地區,俘獲匈奴人數千。

之後,漢武帝精心重建了河套地區的政治生態,遷徙來大量百姓,總算解決了一大隱患。當然,匈奴人不會善罷甘休,雙方的大規模戰爭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在衛青、霍去病等優秀將領的強勢作戰下,匈奴人嚐到了來自大漢王朝的苦頭。他們耗費多年建立起的經濟命脈,以及廣闊的草場都一一失去,可謂是元氣大傷,已經很難給朝廷帶來多大威脅了。

但是,漢武帝並不滿足於這樣的平衡,而是繼續頻繁出戰。即使霍去病、衛青相繼去世,他也沒有放棄針對匈奴的用兵。漢武帝對打擊匈奴有多執着呢?

當時,國家出現了嚴重的氣候災難,乾旱、饑荒、蝗災席捲着大地,讓百姓們的生存都變得舉步維艱,更別說募兵打仗了,但他還是堅持對匈奴作戰。甚至不惜採用鹽鐵官賣、擡高賦稅,乃至賣官鬻爵的方式來籌措戰爭開支。

百姓們既要承擔巨大的生活壓力,又要爲龐大的軍費掏腰包。而一些有財無能之人靠錢當官、當官爲錢,更加重了對百姓的壓迫。可以說,漢武帝爲了打匈奴,不惜放任江山社稷搖搖欲墜。

漢朝打匈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慘勝的意義是什麼 第3張

好在結果並沒有辜負他,匈奴終於被打回了漠北老家,再也沒有了還手之力。在這之後,漢武帝頒佈了《罪己詔》,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對他來說,這場豪賭算是勝利收場了。

03昂貴代價到底有何意義

那麼,漢武帝爲什麼要付出這麼昂貴的代價來打擊匈奴呢?要知道,如果這場戰爭沒能勝利,國內壓力將徹底爆發。到時候,恐怕連他自己的皇位都難保了,這般讓天下百姓蒙受委屈苦楚,意義何在?

首先對於中原政權來說,匈奴是一個貪得無厭、反覆無常的民族。忍氣吞聲換來的和平不是長久的和平,他們得寸進尺的本性是不會更改的。與其這樣步步忍讓,不如徹底打得他們無力來犯。

其次,倘若放任他們在邊境地帶糾集作亂,那麼,生活在邊境地區的百姓,可以說是永無寧日了。這些人往往是匈奴最先傷害的對象,漢武帝又怎能置他們的安危於不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漢武帝不能容忍匈奴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漢人尊嚴!

所以,即使頂着巨大的國內壓力,漢武帝也要出征攻打匈奴。畢竟國內的矛盾本質上是漢族人之間的矛盾,而匈奴是異族人。涉及到兩個民族之間的勝負,出於這層考慮,他寧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慘勝也是勝!

漢朝打匈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慘勝的意義是什麼 第4張

04結語

匈奴是好戰和貪婪的,也是頑強的,姑息放任只會給他們提供休養生息的機會。所以,漢武帝舉全國之力乘勝追擊,是意義深遠的舉措。當然,爲之付出的代價也是十分昂貴的,他賭上了皇位和名聲,爲的是更長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