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桑弘羊之問指的是什麼?在當代中國有解嗎

桑弘羊之問指的是什麼?在當代中國有解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桑弘羊之問”在當代中國有解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漢武帝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當然他也是個刻薄寡恩的人,他在位期間的六位大農令有五位或被處死或被罷官,唯有桑弘羊得寵二十年,這就說明了他的過人之處。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歲時以精於心算入侍宮中。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後推行算緡、告緡、鹽鐵官營、均輸、平準、幣制改革、酒榷等經濟政策,同時組織六十萬人屯田戍邊,防禦匈奴。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爲武帝繼續推行文治武功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桑弘羊之問指的是什麼?在當代中國有解嗎

武帝死後的前81年,西漢著名的鹽鐵會議上,桑弘羊提出了著名的桑弘羊三問:

1.帝國運轉需要鉅額的財政開支,光靠農業稅根本不夠,如果不執行這些制度,問錢從哪裏來?

2. 一旦遇到戰爭、災荒等緊急事務,國庫卻空空如也,怎麼辦?

3. 如果中央在財政等各個方面不對地方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一旦地方勢力膨脹起兵造反,怎麼辦?

其實,不止是西漢,中國不止一個王朝的經濟社會政策都經歷了放—收—亂的循環:王朝剛建立時,由於戰爭等因素,國庫空虛,民生凋敝,怎麼辦?放!王朝通常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恢復經濟。經過幾十年到一百年的休養生息,民間財富不斷積累,使地方有了對抗中央的底氣。這時中央便要採取措施,在各方面加強中央集權,在經濟上多使用國營經濟和加稅的方式。到了王朝後期,民間經濟活力不夠,民生問題凸顯,再加上政治黑暗、官吏貪污等多種社會問題,天下就要大亂.....西漢,唐,北宋,民國等都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桑弘羊之問指的是什麼?在當代中國有解嗎 第2張

那麼爲什麼歷代王朝都無法走出這個死循環?我想原因至少有兩點

1,古代中國是個農業國,農業稅是相對較少、彈性較小,如果遇到戰爭等特殊事件,國家無法短時間內收更多的稅。而且,天氣對農業的影響很大,這也造成了農業稅的不穩定。

農業

2,大一統的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需要。自古以來,中國人都有這樣一種認識和民族心理:統一是好的,分裂是不好的。這是一種幾千年的向心力,既有底層農民的階級心理,又有高層統治者的統治意願。這種向心力是中國社會偏愛大一統的王朝。誠然大一統的王朝會帶來巨大的市場和機會,社會的穩定等等好處,但是大一統王朝的運轉需要更多的錢,也就是大一統王朝的農民需要負擔更多的稅負。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