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爲何慈禧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慈禧太后作爲中國封建王朝最後近半個世紀實際的掌權者,她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爲中外矛盾的觸發者和見證者,她是能夠站在歷史的塵埃裏給我們教訓的,在一個已經走向破落的帝國大船,航行在工業帝國的汪洋中,難免不觸礁沉沒。但是一艘具有數千年的封建大國沉入黑暗海洋中浴火重生的過程難免不讓讓百感交集,在這個國家最後的時光了裏,它到底是一沉到底還是勇而赴死!

繼洋務運動後的戊戌變法是清王朝最後的自救機會。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清王朝並非如人們印象之中那樣古板僵硬,面對危機,清朝皇帝還是會給予相應的反應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說實在的是一次財富掠奪之戰,中國憑藉着幾千年的文化超越吸收了當時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儲備,使得歐洲統治者無銀可用,但爆發工業革命後的歐洲諸國認爲自己擁有足夠的能力來從中國奪回當年大航海時代丟失的白銀。而且在憑藉着強勢海軍還獲得了勝利,賠款之後的清帝國認爲自己財大氣粗,地大物博,一點損失並不算什麼,事情就這樣過去了,道光皇帝也就這樣死去了。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2張

繼位的咸豐皇帝其實是哭來的皇位,輕易而得的皇位並沒有讓他多麼珍惜。在他的手中誇張到把紫禁城都給丟失了,京城丟失那是亡國的徵兆,這個時候慈禧開始上場了,咸豐皇帝由於過度沉迷女色把性命丟在了女人身上,江山也一併丟給了女人慈禧。

慈禧通過她女人的魅力和政治手腕發動了政變,先帝任命的八大臣輔政只不過在歷史舞臺上面充當了一次片花。此後便進入了兩後聽政的時代,外面朝政由恭親王把持,面對外界接二連三的刺激,在慈禧,奕昕等人的主持之下,開展了洋務運動,這一次的清王朝其實還是比較開明的,開明在不會對於失敗無動於衷,而是會積極的採取措施去運動,但這一次的運動更多的是局部維新。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3張

清王朝在慈禧手裏重新煥發了生機,但是這次生機只是暫時的,無知的底層百姓和中層人士總以爲朝廷會重新改變,其實這次洋務運動只不過是最高統治者權力重新分配的一次遊戲罷了。

洋務運動因爲有大量的開明漢臣支持,而上層主持者因爲支持漢臣搞洋務的關係必然會獲得這些漢臣的支持,前期的慈禧就是和這些漢臣勢力相互扶持才得以上升,就像某位名人所說,權力地位的上升只不過是與大多數利益相符者的相互利用罷了。但是這次利用關係卻在甲午戰爭結束了,慈禧維持封建和漢臣自強的夢想同時破滅了。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4張

這次夢想的破滅使得廣大漢臣和滿清統治者階層意識到,可能清帝國的衰退真的不僅僅是軍事武器上面的差距了,更多的是制度,當時的清朝政治制度已經腐朽到根子裏面了,但是大家都不願意說,都只是想勉強維持,蛋糕的重新分配動的是他們的利益,當然不願意了,以至於後面光緒皇帝變法維新的時候詢問先進派人物李鴻章的時候,李鴻章等漢臣一言不發,大家都等這看熱鬧,如果弄得好那還好說,可是如果一旦搞砸了那就等着老佛爺出來收拾場面吧!

變法初期與後期的慈禧心態對比使得光緒皇帝的新政最終失敗,而一些變法分子逃亡海外。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5張

遭受甲午慘敗的慈禧心理情緒是十分複雜的,她覺得大清作爲天朝上國,輸給英法這些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國並不是很丟臉,也還勉強說的過去,可是這次敗給日本是真的說不過去了,甲午戰爭的失敗讓滿清統治者的威信一日喪盡。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6張

而這次失敗的主要罪魁禍首還是慈禧,她作爲一個國家的掌權者,心裏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愧疚的。正是帶着這種愧疚心情,當時的慈禧才放心的把權力交給光緒皇帝,讓他開展新政,希望能夠中興大清,但是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全心所託的光緒皇帝真心不在變法這條道路之上,更多的是利用變法來達到奪回皇權的目的,甚至還會廢黜慈禧,在遭到生命安全威脅之後的慈禧出手了,她一出手便決定了百日維新的失敗,下場是皇帝被軟禁,變法骨幹被處以極刑。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7張

當然變法骨幹之中也有一些軟弱分子,以康有爲爲首的一羣帝黨分子逃亡海外,在變法中止之後並沒有停止爲革新造勢的活動,他們堅信慈禧年紀比光緒大很多,只要熬個幾年,等慈禧死後,光緒就能重新掌權了,到時候中國政壇就是他們的天下了。這樣幼稚的想法不是一個政客所具有的,更多的是妄想,慈禧在死後前一天處死光緒證明了康有爲他們有多愚蠢。

而當時 一直在海外醜化慈禧,美化光緒,使得歐洲統治者有心扶持光緒皇帝,在後面的庚子事變之中逼得慈禧向列國宣戰就有這一層原因在裏面,所以說慈禧對康有爲這種人還是有一點恨,但更多的是瞧不起,譚嗣同是被她所敬佩的,只是政治立場不同而已,而像康有爲這種政治上面的投機分子是最爲人所不恥的。

新世紀的清帝國何來勇氣同時向十一國宣戰 慈禧的所作所爲到底是爲了什麼。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8張

維新變法失敗之後的兩年時間裏面,中國人的心態多了許多戾氣,很多不明事理的老百姓開始懷念以前那個沒有洋人的時期,他們認爲大清其實是好的,只不過因爲洋人的到來把整個中國給攪亂了。在許多地區人們在尋找拯救國家的辦法,各個階層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使得當時的時代主題變成了救國,這個主題持續探索了五十年,當時最底層的人士,也是中國基數最大的百姓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扶清滅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西方列強對於康有爲,梁啓超的保護和對光緒皇帝的偏袒使得慈禧仇外情緒到達頂峯。義和團本來是發源于山東,但是遭到袁世凱的鎮壓之後轉往直隸發展,在直隸受到慈禧的保護而發展壯大,同時直隸總督上報義和團可用,慈禧便接見義和團首領,當時十多萬拳民進京,把北京城搞得烏煙瘴氣。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9張

對於和洋人相關的東西一概燒殺搶掠,清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受到攻擊的各國公館向清政府多次通報鎮壓義和團無果之後便向本國發電請求出兵增援,列強出兵的同時要求慈禧增壓義和團,慈禧這一次退縮了,她希望列強各國派遣人員不得超過240人,但是實際士兵已經超過千人,大量外國士兵的進入餘主動挑釁使得戰爭爆發,慈禧一開始還將主力用來鎮壓義和團,但是八國聯軍日益逼近北京使得她阻敵兵力嚴重不足,只能下旨聯拳抗洋,這樣以來,中國與八國聯軍的戰爭便全面爆發了。

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爲何她敢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第10張

此刻的戰爭還只是滯留在北方,廣大南方地區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臣的帶領之下與列強簽訂了中外互保,互不侵犯的條約。使得廣大南方地區沒有受到戰火的牽連,而北方則是亂成一鍋粥,義和團完全是一羣精神高昂的送死部隊,他們根本不懂熱兵器時代的戰鬥,人數↑面的優勢只是增加了死亡人數,還在側面加劇了清軍的恐懼心理,最終北京淪陷,帝后出逃,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總結:庚子國難過去一百多年了,忘記歷史意味着背叛。時間可以磨平物質的痕跡,但是精神的創傷是代代相承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