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是怎麼限制武將權力的?

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是怎麼限制武將權力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宋朝與士大夫共天下,重文輕武之根源,朝堂如何限制武將權力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擁兵自重,這一切都是因安祿山帶了個壞頭,纔會有藩鎮割據,纔會有五代沒完沒了的中下層軍官裹挾上級造反,纔會有五代那道德淪喪的社會之亂。趙匡胤是有情懷和理想的,正是他執着於人倫正道的推演,匡扶最基本的道義,才使得有宋一代的百姓避免生於如五代一般的亂世。爲了解決從安祿山造反開始,延續五代十國,直至宋朝,根深蒂固的藩鎮做大,然後藩鎮割據,最後下級士兵裹挾將領造反的如同死循環般的社會風氣,纔是宋朝以來重文輕武的主要原因。

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是怎麼限制武將權力的?

重文輕武,不能全怪趙匡胤,畢竟有歷史侷限性,想象宋之前是什麼景象,簡直是武力大亂鬥,再前面就是唐朝藩鎮割據。所以宋太祖重文抑武也是歷史侷限歷史趨勢。再到明朝,明前期是文武並立,甚至武比文要高,一直到土木堡,大量勳貴慘死,導致明中期開始文官佔上風,開始重文抑武。

宋以前軍功是很重要的一個上升途徑,很多人以從軍爲榮,即使是趙匡胤,他也是從軍出身了。宋以後主要還是以科舉爲榮,還有幾個有能力的人願意棄筆從戎。五代十國雖然也是戰亂,但是比起魏晉南北朝那還是小兒科。五胡亂華,兩腳羊,滅胡令,北伐南征,外戚宗親,門閥世家,土豪士紳,胡華之爭等等哪一個不需要實力,哪一個不需要政治智慧。最後隋朝一統天下,建立的制度主體一直延續到清末,在這一點上對於中國而言是真正的承前啓後。趙匡胤也只是平定天下的能人之一,但他還是沒有做到完全的一統,這點上是他對國家軍隊的制度制定上有着巨大的問題。

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是怎麼限制武將權力的? 第2張

第1點就是侮辱士兵,秦朝就有罪犯刺字這點沒錯,但是把犯人和普通士兵放在一處是他的首創。兵痞子這名字就是宋朝開始的,這就大大打擊了士兵的榮譽感。第2點就是從文人之中去選拔軍隊將領,這一點可以看看當時的武人科舉,只要文章寫的好,不管你會不會領兵都可以中舉。於是就有很多科舉失敗的文人希望通過武舉,然後他中舉以後馬上棄武從文。

趙匡胤在這點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在位的時候就多次要求武將學文,而且還經常抽查,不合格者就會被降級處分。至於其他視頻中已經有說了,其他的話就不細說了。趙匡胤確實統一了國家,但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重文輕武巨大的隱患。以至於宋朝喊出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產生了士族階層掌握國家話語權的,中華文明越來越走向保守封閉的道路。

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是怎麼限制武將權力的? 第3張

宋朝重文輕武,關鍵在於觀念的輸出,比如:從宋朝開始對人們的思想桎梏就越來越嚴重,理學興起,強調“萬般皆下品,爲有讀書高”而且還須是讀儒學書,而唐朝是儒釋道並存的。宋朝表面上是提高了文人的地位,但其實是弱化的“人”的獨立性。宋朝把“文”和“武”強行對立起來,而唐朝許多詩人都是文武雙全的。宋代還灌輸文人就應該只會琴棋書畫,不能沾武,文人就應該依附皇帝。

宋朝爲了擡高文人地位,給了文人許多特權,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壓榨普通百姓,尤其是壓榨農民的基礎上的,所以,宋朝的土地兼併的現象非常嚴重,這就造成大量的流民,也就是失地的農民,宋朝就收容這些失地農民當兵,所以才造成軍隊很多,但這些軍隊並不是用於打仗,而是當雜役用,並且不被當人看,所以,戰鬥力低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