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王與馬,共天下是什麼意思?皇帝與門閥共治體制下的武力博弈

王與馬,共天下是什麼意思?皇帝與門閥共治體制下的武力博弈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王敦之亂:“王與馬,共天下”的皇帝與門閥共治體制下的武力博弈。

近年來,東晉與南明兩個政權命運的異同,在網絡上引起很多熱議。這兩個政權既有相似性:它們都是在原來的一統王朝),在北方遊牧民族的攻擊下而亡國。原來的中央政府滅亡後,它們的部分宗室子弟,都在江南重建晉/明政權,史謂之東晉/南明。

也有不同:東晉自317年司馬睿稱帝,至420年劉裕奪位,傳11帝,享國103年;南明弘光、魯王監國、隆武、紹武、永曆,如果再算上鄭成功祖孫三代奉明正朔,割據臺灣22年,則南明僅傳四帝、一監國,享國30年。

東晉雖割據江南,與北方主要由少數族建立的“十六國”政權隔江對峙,但祖逖、桓溫多次北伐,甚至還取得抗擊前秦入侵的“淝水大捷”;南明則一潰千里,除少數幾次戰役,勉強佔據主動外,在滿清軍隊的凌厲攻勢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兩個政權的命運,爲何相差如此懸殊?

專家學者和社會大衆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考證,提出了許多觀點。其中,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社會大衆都比較認可的一種觀點是:東晉統治階層內雖有矛盾、權爭,但大多能和平解決,相互制約,相互妥協,勠力抗衡北方異族入侵;南明統治階層則內訌不斷,嚴重削弱了自身實力。這種觀點對嗎?我們認爲:這種觀點雖有一定合理性,但似乎不是絕對的準確。東晉建國伊始,統治階層內部爭權奪利的現象,也比較嚴重,甚至多次釀成武力衝突。本文要說的王敦之亂,就是其中較早、規模和影響較大武力權爭。

王與馬,共天下是什麼意思?皇帝與門閥共治體制下的武力博弈

一、“王與馬,共天下”政治體制下的權力博弈

東晉是秦朝確立皇帝高度集權統治體制後,古代中國歷史上一個較爲特殊的時期,這就是著名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在《東晉門閥政治》一書中所說的“典型門閥政治”體制時期。

這一體制,即便在東晉時,人們也形象用“王與馬,共天下”這一諺語加以表達。這一諺語,據說來自司馬睿登基時,不敢獨坐御座,非要拉着丞相王導共坐的故事。

這一體制的實質,就是當時的一些門閥大族,如王氏、庾氏、桓氏、謝氏等,利用自己家族掌握的權力、社會地位和影響,雖與皇族無直接血緣關係,卻得以分割部分皇權,形成與皇帝聯合執政的體制。這在自秦始皇確立至高無上皇帝獨尊統治地位的帝制時代的中國,確實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作爲西晉皇室偏支、爵位、官職均不顯赫的司馬睿,在西晉覆滅後,經過與殘存的西晉其他幾位宗室的競爭,被賦予了重建晉朝、共禦外侮的重大使命。司馬睿之所以得以稱帝,與當時南、北雙方的門閥大族的擁戴、支持,密不可分。尤其是當時門閥大族的領袖人物,來自琅琊王氏家族的王導、王敦堂兄弟二人,前者位居宰相,職掌中樞;後者以大將軍、荊州刺史的身份居外,職掌軍權。

司馬睿雖被譽爲“中興之主”,但在琅琊王氏爲首的門閥大族們的控制下,形同傀儡。出於對被權臣控制的不滿,對至高無上皇權的渴盼,促使司馬睿決意鋌而走險,採取廣樹黨羽、掌握軍權等措施,逐步削弱王導、王敦權勢,強化皇權。

司馬睿將鼓吹強化皇權的丹陽尹劉隗、尚書令刁協,視爲心膂,言聽計從。在劉隗、刁協等策劃下,王導的權力被逐漸削弱。司馬睿等還抓緊時機,在地方上進行權力佈局。

王與馬,共天下是什麼意思?皇帝與門閥共治體制下的武力博弈 第2張

太興三年(320年),梁州刺史周訪病逝。時任湘州刺史甘卓調任梁州刺史。王敦趁機奏請由親信陳頒接任湘州刺史。司馬睿、劉隗鑑於湘州位置緊要,素有牽制荊州的作用,遂否決王敦的奏請,以宗室司馬承爲湘州刺史。

司馬睿數番非同尋常的“奪權”,引起了王敦的警覺。爲探虛實,他給司馬睿上表,陳說歷來忠臣因被皇帝猜疑、被小人離間,而喪身殞命,進而導致國家衰亡的教訓。司馬睿深知王敦的意圖,他表面上雖提高了王敦的權力和待遇,內心卻對王敦更爲忌憚,更加速了權力佈局的步伐。

爲增強聽命於己的軍事力量,太興四年(321年),司馬睿又採納刁協的建議,恢復揚州諸郡的僮客(貴族、官僚領有的佃農)良民(自由民)身份,將其作爲朝廷徵發賦稅、兵役的重要來源;隨後,司馬睿又命心腹戴淵、劉隗分別出鎮合肥、淮陰,搶佔戰略要地,減緩,乃至消弭王敦集團對朝廷的威脅。

司馬睿的這一系列佈局,雖然名義上打着抵禦北方後趙政權侵略的旗號,但實際上是在防備王敦,併爲將來最終剷除王氏家族,進行準備。對此心知肚明的王敦頗感畏懼。他最初想採取分化、拉攏的對策。他給劉隗寫信,希望與他修好,同心戮力,共輔皇室。劉隗洞察了王敦的奸謀,嚴詞拒絕了他的請求。

此時,東晉另一手握精銳重兵,此時正率軍矢志北伐、光復中原的祖逖,因感朝廷權爭激烈,對北伐大業處處掣肘,深感憂慮,憂憤成疾,於此年九月逝世。至此,被王敦視爲堪稱敵手的周訪、祖逖相繼辭世,讓王敦看到了以武力解決與司馬睿等權爭的機遇。

二、王敦第一次起兵叛亂

永昌元年(322年)正月,王敦以誅殺奸臣劉隗爲名,在武昌(江州州治,今湖北鄂州)起兵,東犯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他上疏司馬睿,列舉劉隗十大罪狀。並且提出,只要司馬睿將劉隗斬首,將其首級送給王敦,王敦就撤軍罷戰。王敦黨羽沈充也趁機在吳興(今浙江湖州)起兵,響應王敦。王敦軍進至蕪湖時,王敦又上奏司馬睿,列舉刁協的罪狀,請誅刁協。

司馬睿大怒,下詔定王敦爲“大逆”,懸賞緝拿捕殺,斬殺王敦者,封五千戶侯。他發誓要親率六軍,與王敦決戰。爲增強朝廷軍力,他急調劉隗、戴淵率軍入衛建康。當時衆門閥士族雖對王氏獨大不滿,但他們對司馬睿強化皇權的舉措,更加不滿。因此,他們對王敦起兵一事,大多采取坐視旁觀的態度。

王與馬,共天下是什麼意思?皇帝與門閥共治體制下的武力博弈 第3張

王敦軍抵達建康後,首先攻擊素有“東吳第一軍事要塞”之稱的石頭城(今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守將周札不戰而降。司馬睿雖命劉隗、刁協等多次率軍反攻,但都被王敦軍擊退。

王敦奪佔石頭城後,放縱士卒,燒殺搶掠。建康大亂,衆官員、將士也都四散逃命,只有安東將軍劉超率部下扈衛司馬睿。眼見大勢已去的司馬睿,一面流着淚,勸劉隗、刁協等心腹速速逃走避禍;一面脫下戎服,派使者向王敦求和。刁協逃至江邊時被殺,劉隗則攜家屬,倉皇逃奔後趙。

司馬睿被迫任命王敦爲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執掌朝政。王敦誅殺戴淵等,對與己有異心的朝廷或地方官員,或誅殺,或黜免;到處安插自己的族人、黨羽,飛揚跋扈,專擅朝政。

王敦因太子(司馬睿長子司馬紹,後來的東晉第二位皇帝晉明帝)爲人勇毅,頗有謀略,在朝野素有聲望,將來極有可能成爲自己專擅朝政的絆腳石,於是打算廢黜太子。因但遭到衆門閥大族、官員百姓的激烈反對,而未能得逞。不久,王敦回到武昌,遙控朝政。同年,司馬睿因憂憤成疾而病死,太子司馬紹繼位。

三、王敦第二次起兵叛亂

王敦雖大權獨攬,“四方貢獻多入己府,將相嶽牧悉出其門”,但他仍不滿足。太寧元年(323年),深感病勢日漸沉重的王敦加緊謀劃篡位稱帝。王敦的侄子王允之因受王敦喜愛,時常隨從身邊。他裝醉,竊聽到王敦與心腹錢鳳等人篡位的謀劃。他將王敦的密謀稟報了父親王舒,並和王導一起,稟告晉明帝。被王敦視爲心腹,任命爲丹陽尹,以監視朝廷動向的溫嶠,也主動將王敦的密謀,稟告給晉明帝。

經過緊張策劃,晉明帝決意掌握主動。他命王導爲大都督、揚州刺史;溫嶠和卞敦率軍守衛石頭城,另調戰力強悍的臨淮太守蘇峻、豫州刺史祖約(祖逖胞弟)等率軍入京,一則拱衛京師,一則武力討伐王敦。一切準備就緒後,晉明帝詔告天下,稱王敦已死,詔令王敦黨羽速降朝廷。王導也率王氏子弟爲王敦發喪。衆官員、百姓誤認爲王敦確實已死,一時士氣大振;王敦散佈各地的黨羽,因消息不靈,彷徨觀望,不知所從。

王敦接到詔書後大怒,但因病重,不能領兵,只好命哥哥王含爲元帥,與錢鳳等揮軍東下,進犯建康。沈充也起兵,響應王含。王含、沈充軍與朝廷軍在秦淮河一帶頻頻激戰,王含軍多次戰敗,士氣頓挫。

王敦得知王含等屢戰屢敗,氣急交加,一命嗚呼。王含和王敦的兒子王應不敢發喪,用草蓆包裹王敦屍體,外塗白蠟,埋在屋中。不過,王敦的死訊,還是迅速被散佈開來,叛軍頓時軍心渙散。王含見大勢已去,倉皇率餘衆逃竄。晉明帝下詔,大赦天下,唯王敦黨羽不赦。諸將緊追王含、錢鳳、沈充等王敦死黨不捨。王含父子乘船逃往荊州,投靠王舒,卻被王舒命人推進江中溺死。朝廷軍還將王敦的屍體挖出,跪着斬下頭顱;錢鳳、沈充等也陸續被殺,與王敦的頭顱一同懸掛在朱雀桁上示衆。至此,王敦之亂正式結束。

王與馬,共天下是什麼意思?皇帝與門閥共治體制下的武力博弈 第4張

東晉初王敦兩次起兵叛亂,是東晉皇室與門閥大族權爭不可調和的必然結果。司馬睿一系列強化皇權、抑制門閥大族權力的舉措,不僅侵犯了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琅琊王氏家族的權益,也使其他門閥大族的權益,程度不等地遭到“侵害”,因此,王敦第一次起兵叛亂時,門閥大族們多采取坐觀成敗的態度和對策。司馬睿僅依靠少數心腹,孤掌難鳴,因而失敗。

王敦專擅朝政,黨同伐異,肆意擴張王氏勢力,引起了其他門閥大族對一家獨大的王氏家族的不滿。他們與處於劣勢的皇室聯手,利用王敦病重、去世的時機,粉碎了王敦的第二次起兵叛亂,再次實現了中樞權力的微妙平衡,使“王/庾/桓/謝與馬,共天下”的門閥政治格局,得以維繫,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國家、社會的基本和平與穩定。

不過,由於東晉統治階層內訌,無力外顧,導致羯族建立的後趙趁王敦之亂時,奪佔了東晉兗州、徐州、豫州大片疆域。晉明帝依靠蘇峻、祖約等流民酋帥的力量,平定王敦第二次叛亂,也導致蘇峻等集團勢力增強,專橫跋扈,爲而後蘇峻之亂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