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貧困生范仲淹的早年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貧困生范仲淹的早年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多年來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廣爲人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成爲激勵志士仁人的千古名句。但范仲淹的主要事業並不是寫散文,而是北宋中期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

貧困生范仲淹的早年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范仲淹

  貧困生范仲淹

入夜,尖利的北風裹夾着旋轉的雪花,掠過山東淄州連綿深山,撲向一座古廟。在這座名爲醴泉寺的古廟裏,一間破敗的僧舍內,昏黃的燭光,在牆上映出兩個晃動的黑色身影。恐怖的鬼魅展開了黑色的垂天羽翼,要攫住這世界上可憐的人們。

然而,僧舍裏,一個19歲的青年,似乎把這一切置之度外。此刻,他正和一個同伴,在炭火的餘溫中讀着《易經》。不時,青年擡起頭來,一邊瑟瑟發抖,一邊向同伴提出一個問題,兩個人就着風聲討論起來,互不相讓。

這個青年就是後來的北宋名臣范仲淹(989年-1052年)。

范仲淹是個苦孩子。兩歲喪父,母親改嫁到朱家,范仲淹也改姓朱,取名朱說。孩子漸漸長大,瞭解了自己的身世之後,流着淚下決心苦讀,以擺脫寄人籬下的生活。

功夫不負有心人。27歲的范仲淹,在宋真宗大中祥符8年(1015年)考中進士。中進士之後,才恢復範姓,改名范仲淹,把母親接過來住。

貧困生范仲淹的早年生活原來是這樣的! 第2張

范仲淹

  早年生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曆10月1日),范仲淹生於河北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在百日後隨家人去吳縣(今蘇州市)。 父親範墉,從吳越王錢俶歸宋,歷任成德、武信、武寧節度使掌書記,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卒於任所。母親謝氏貧困無依,抱着兩歲的范仲淹,改嫁山東淄州長山縣河南村(今鄒平縣長山鎮範公村)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5],在朱家長大成人。

范仲淹從小讀書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爲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劃粥斷齏[6]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在意,而把全部精力放在書中,以讀書爲樂趣。

這樣過了快三年,范仲淹幾乎把長山縣的書籍讀了個遍,此處已漸漸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望。 一個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祕密。他發現自己原是望亭範家之子,這些年來,一直靠繼父的關照生活。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驚,愧恨交集之下,他決心脫離朱家,自立門戶,好好學習,等到將來功成名就,再來贍養母親。於是他匆匆收拾了幾樣簡單的衣物,佩上琴劍,不顧朱家和母親的阻攔,流着眼淚,毅然辭別母親,離開長山,徒步求學去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