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石延年是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死因是什麼?

石延年是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死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石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文學家、書法家。他尤工詩,善書法,傳世作品有《石曼卿詩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月落星沉之際,夜色似潑了濃墨般漆黑,萬籟皆隨之隱匿。唯有石家的一扇窗前還透着微弱的光亮,只見一少年秉燭夜讀,尤爲刻苦。

這石姓少年名爲延年,字曼卿。此時,他已落榜數次,身上總帶着幾分鬱鬱寡歡的頹然之氣。好在他胸有溝壑,不甘平凡,故而全心全意的鑽研書卷,惟願來年能榜上有名。

日子在石延年一天天的苦讀中流逝,轉眼又到了科考的時候。準備充分的石延年在拿到考題後信心滿滿,錦繡文章是落筆就成。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他終於高中進士了。

多年夙願,終於成真。石延年過去覺得孟郊筆下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心情描寫太過誇張,如今換到自己身上,他竟深以爲然,棱角分明的臉上堆滿了喜悅。

原以爲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誰料命運又在這個節點跟石延年開了個大大的玩笑。當高中的一羣人在興國寺宴飲慶祝時,突然有官兵魚貫而入將他們緊緊圍住。見此景象,石延年心中惴惴不安,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袖。果不其然,他的前程又因一起作弊案被擱淺了。

石延年是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死因是什麼?

所謂功名,可以是學子奔赴錦繡前程的希望,亦可成爲朝令夕改的玩笑。面對自己落榜的現實,石延年心中的信念轟然崩塌。那些日夜不眠的苦讀終究不能被認可,這一切仿若鏡中花水中月,全都是假的!所以當同僚們皆掩面而泣時,石延年心若古井,無波亦無瀾。

脫下御賜的靴子衣袍之後,石延年淡然落座,繼續剛纔被打斷的宴飲。酒到濃處方將真性情流露,從而寫下《偶成》來自嘲年年陪考的可笑命運,詩曰:

年去年來來去忙,爲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門去,獨對春風舞一場。

後來,事情又迎來了轉機,朝廷選三舉不中進士者授三班奉職。可石延年一身傲骨,在他看來既不能風光入仕,還不如不入。因此他不僅果斷拒絕了,還將官職名稱連成了一首絕句來表達他心中的憤懣與蔑視之情,詩曰:

無才且作三班借,請俸爭如錄事參。

從此罷稱鄉貢進,直須走馬東西南。

雖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但於石延年而言,他一介文人,除了通過科舉來改變命運,是再無其他出路了。幸而宰相張知白見他才華實在出衆,若是就此耽擱於民間,將是國家的遺憾,便常常出言勸說他。而此時的他在經歷了現實的打磨後,心性也不似從前般孤傲,遂聽從了張知白的建議入仕爲官。

古往今來的大多數爲官者莫不希望仕途一帆風順,從此青雲直上,哪怕會違背初衷,亦不改私心。偏偏石延年不識時務,一心只向着公理正義。時年章獻太后垂簾聽政,身爲天子的宋仁宗早已長大,卻遲遲不能親政。

石延年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便上書於章獻太后,希望還政於天子。但章獻太后執政多年,自是不肯將大權拱手相讓,如此一來,犯了章獻太后逆鱗的他,毫無意外地被貶官了。

石延年是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死因是什麼? 第2張

世事若浮雲,倏易不定,石延年走過半生,什麼樣的失意都經歷過,自然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貶官後,好友劉潛因擔心他的狀態,特來看看他。有朋友貼心至此,他喜不自勝,連忙拉了劉潛落座暢飲。從前他與劉潛就曾因對飲一整天而落得了酒仙的名號,如今重逢自是要再比一次酒量的。

醉臥船頭,擡眸看滿天星子與一輪彎月的光華落在粼粼波紋上,似乎有上好的綾羅綢緞般柔軟,眼波隨之盪漾,心中的苦悶亦隨之慢慢漾開了。石延年擡手拿起一杯酒,與劉潛相視一笑,千言萬語的問候都不知如何開口,倒不如這一飲而盡來的暢快。

酒過三巡,整個湖面都飄蕩着淡淡的酒香,可他們倆卻迷醉不知,仍是絮絮叨叨地說着近況,然後你一杯我一杯地飲着。直至船上滴酒都尋不着時,還是意猶未盡。於是,他倆又把陳醋當成酒,繼續對酌着。酒逢知己千杯少,哪怕陳醋性酸,入口難嚥,他們亦能假想成酒來成全相見的歡快。

說起石延年貪杯,就不得不再說說有關他飲酒的那些稀罕事兒。尋常人飲酒莫過於宴會上的推杯換盞,而或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獨酌。可他卻覺得如此甚是乏味,便解鎖了許多飲酒的新姿勢。有時他扮作囚犯,披頭散髮,戴着腳鐐,換種身份感受“囚飲”的落魄;有時他化身停歇枝頭的鳥兒,在樹上體會“巢飲”的樂趣;有時他模仿仙鶴的輕盈,把“鶴飲”的靈動做到了極致;有時他將自己包裹在稻麥稈中,只露個頭出來,做足了“鱉飲”的怪狀;更有甚者,他竟然拉着朋友摸黑飲酒,還美其名曰爲“鬼飲”,頗爲嚇人。

石延年是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死因是什麼? 第3張

因過分癡迷於飲酒,宋仁宗也忍不住開口勸他,畢竟小酌怡情,大酌傷身。只是在他看來飲酒早已成爲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死方休。因此他屢屢應聲說戒酒,卻從未成功過。

隨着地位的高升,石延年卻仍然保持着隨和幽默的心性。一日他騎馬出行,牽馬人一個不當心,竟然讓他從馬上摔了下來。牽馬人當時那叫一個惶恐啊,連忙扶着他起身,心想這頓責罰是免不掉了。可石延年卻淡然地拍了拍衣衫上的灰塵,連聲道着無妨,後又看牽馬人實在緊張,又戲謔道:“得虧我是石學士,若是瓦學士,豈非是要摔壞了”。聽了這番安慰,牽馬人方纔放下心來。之後這件事情廣爲流傳,世人無一不稱讚石延年的好脾性。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石延年自做官以來,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着朝廷的處境。當初契丹和西夏對中原虎視眈眈,他便提了"二邊之備"的建議,奈何朝廷認爲這是杞人憂天的想法,壓根沒有采用。等到了西夏元昊進犯,國家痛失良將損失慘重時,才恍然想起他的深謀遠慮。

往後的歲月中,石延年除了盡忠職守外,常常在閒暇時或寫詩作詞,或讀書練字,或邀好友同飲佳釀、共話家常。可惜常年飲酒於身體無益,以致於他飲酒成疾,藥石無醫。這樣一位丰神俊朗的才子在北宋文壇上留下了屬於他的身影后,似謫仙般翩然遠去,享年四十七歲。

斯人雖逝,故人常念。好友蘇舜欽因無法接受石延年的離世,黯然傷心了許久,朦朦朧朧中總覺得舊時共處的日子就在眼前,所以含悲帶痛的寫下《哭曼卿》來一訴衷腸,詩曰:

去年春雨開百花,與君相會歡無涯。

高歌長吟插花飲,醉倒不去眠君家。

即便在時光流轉到二十六年後,好友歐陽修仍然不忘備下以清酒佳餚去他墳前祭拜。瞧着雜草橫生、荒涼至極的石延年墳墓,歐陽修心中似有千刀萬剮之感。想起他的音容笑貌、絕世才情,倍感惋惜,只得借《祭石曼卿文》來聊表愁思。

平顧一生,命運對石延年着實算不上寬厚,年少時科考多變故,後來的仕途亦是多波折。歷經千帆後,曾今的理想抱負化成了聲聲喟嘆,先是隨酒入愁腸,後又隨時間湮滅在那一捧黃土之中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