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探索陳子昂坎坷的人生與仕途,他的文學作品中包含着什麼?

探索陳子昂坎坷的人生與仕途,他的文學作品中包含着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陳子昂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初唐時期,文學的發展既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是經過了幾代文人的摸索逐漸演變而成的。

第一代文人是以上官儀爲代表的宮體詩人,他們繼承了六朝文風中對於美的極致追求,專攻聲韻與聲律,爭構纖微,文詞綺麗。

第二代文人以"初唐四傑"爲代表,反對靡豔文風,王楊將文學的目光由宮廷帶到江山與塞漠,而盧駱則將文學的界限從宮廷轉移向市井。但是"四傑"在批判的同時,又不由自主地受其影響,致使文學之改革缺乏明晰的指導思想。

第三代文人以陳子昂爲代表。他用復古以創新,既提出了明確的改革理念,又證實了改革的可操作性,從理論與創作兩個方面爲唐詩注入了生命力,爲詩歌的健康發展指明瞭方向。於是,我們再談唐詩、再談之後的"盛唐氣象"都繞不開陳子昂這個燈塔一樣的人物。

01坎坷的人生與仕途

陳子昂的少年時期受到家族遺風的影響,頗有遊俠氣質,愛交遊,講義氣。18歲那年,在鄉學中受到啓發,他對經邦濟世的縱橫之道產生了興趣,於是刻苦攻讀,立志鑽研。

學習縱橫之術日久,陳子昂對於朝局政治有了自己的看法,爲了深造與入仕,他拜別父母前往國子監學習。《唐詩記事》中記載了一則小故事:

探索陳子昂坎坷的人生與仕途,他的文學作品中包含着什麼?

話說陳子昂初到京城,名聲不顯,無人問津,便花費萬金買了一把胡琴,又當衆摔毀,謂衆人曰:"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轂,碌碌塵土,不爲人知,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又將自己的詩文予人傳閱,果然名聲大振。

不得不說這波操作頗有些呂不韋的遺風,達到了與"買櫝還珠"異曲同工的效果。這一時期的陳子昂正是風華正茂,銳意進取的時候,胸中充溢着匡時濟世的遠大抱負。

唐朝雖有科舉考試,但是寒門子弟出仕仍然艱難,陳子昂的第一次進士科考試便以失敗告終。翌年,他再次赴京科考,終於得中乙科進士,獲得了九品下的文官。

其時李唐正處於國力上升時期,陳子昂認爲自己遇到了明主明時,便多次上諫陳述軍國大事。盡心從政、積極向上、對未來充滿希望成爲這一時期陳子昂的標籤,就連他的詩作中也時常透露出樂觀進取、建功立業的豪情

此後宦海浮沉,陳子昂被污爲"逆黨"入獄,被還清白之後他重任右拾遺,又隨軍出征契丹。在軍中他遭遇了武攸宜的排擠與打壓,不僅獻策被拒,還被降級爲軍曹。這種政治上的苦悶與壓抑也毫不掩飾地呈現在了他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中。

東征失敗後,陳子昂在朝中愈發舉步維艱,索性辭官歸隱,返鄉射洪,結廬西山,去過種樹採藥的生活了。699年陳父去世,居喪期間,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羅織罪名,陳子昂最終冤死獄中。

探索陳子昂坎坷的人生與仕途,他的文學作品中包含着什麼? 第2張

02政治與文學的一致性

陳子昂懷抱熱血,卻慘遭武氏集團陷害,唐代文人稱他爲忠義之士、後世楷模。隨着程朱理學和封建正統觀念的形成,很多人又開始對他的政治態度持反對意見。王士禎就曾罵他"子昂真無忌憚之小人"。爲什麼呢?原因在於他曾將依附武則天作爲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踏板。

高宗死後,武則天垂拱朝堂,召問羣臣:"調元氣當以何道?"陳子昂上書建議武則天興明堂太學。興明堂以祭天是皇帝才能進行的大典,陳子昂的這個建議無疑是搔在了武則天的心尖上。

而在武則天登極之後,陳子昂又相繼寫了《上大周受命頌表》、《大周受命頌》等來爲武周歌功頌德。這樣的行爲自然引起了後世理學家及武則天反對者的譴責。

陳子昂如此費盡心機的依附武則天,按理說他倆的關係應該不錯,但是,事實上武則天也很快厭棄了他。

武則天爲了穩定朝局,一直奉行高壓政策,濫殺成性、排除異己、重用親信、發動不義之戰、盤剝人民。

對於這些陳子昂是極其反對的,於是他告誡武則天"興冤獄的後果很嚴重,大則有亡國的危險"、"誠得衆賢而任之,則天下之務自化也"、"十萬兵在境,百萬家不得安業",更對其廣建佛寺一事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可想而知,他這樣的舉動既冒犯了武則天,也觸及了許多團體的利益蛋糕,更讓自己處在了"不討好"的尷尬地位上。

其實,由此也可以看出,陳子昂既不是"擁李派",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媚武派",更不是爲一主而守節的愚忠者,他是一個忠於自己人生理想兼濟天下的仁愛之人。

他的行事作風也並不單純地受到儒家指導,反而是多重思想的交互作用,他在文學上的表現亦如此。聞一多先生曾總結到:"縱橫家給了他飛翔之力,道家給了他飛翔之術,儒家給了他顧塵之累,佛家給了他終歸人世又妙賞自然之趣。"

探索陳子昂坎坷的人生與仕途,他的文學作品中包含着什麼? 第3張

在多重意識的作用下,陳子昂的文學作品中出現了深沉的憂患意識與沉重的精神孤獨感。如同《登幽州臺歌》,僅僅二十二個字就交織了他緬懷先賢,弔古傷今的激情;天地無窮,人生短暫的慨嘆;生不逢時,報國無門的悲哀;志不獲騁,理想破滅的苦悶;目空一切,舉世獨醒的蒼涼與孤傲。清朝黃周星說:"此二十二個字,真可以泣鬼神!"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在這一刻,陳子昂的精神早已超脫了那些世俗牽絆,更超脫了整個時代,飄流於千古。

03後記

陳子昂被杜甫稱讚爲"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的雄才。在爲官上,他是一個敢於直言犯諫、忠於內心、忠於天下的直臣。在爲文上,他上承建安風骨,下啓盛唐風華,眼光格局超脫時代侷限。或許正因如此,他的周身纔始終縈繞着橫絕於世的孤獨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