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在三次試探秦孝公後 最後爲什麼會選擇霸道治國

商鞅在三次試探秦孝公後 最後爲什麼會選擇霸道治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商鞅三次試探秦孝公,爲何最終選擇霸道治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導語:秦國在戰國之初僅爲西部小國,卻用不足百年時間,勵精圖治後一躍成爲戰國七雄之一,是什麼力量使其能在短短的數十年便取的飛躍呢?秦國所倡導的“霸道”是從傳統的帝道、王道中脫穎而出的,如何成爲治國理論?

戰國時代,諸侯爭霸,歷經多次兼併戰爭後,東周列國中極大一部分小國或被直接滅亡,或被兼併,縱有如魯國、宋國之流仍在存續,但已屬苟延殘喘、強弩之末;天下的財力、物力、兵力均已如海納百川般歸流於後來所謂的“戰國七雄”手中。令人驚異的是,戰國七雄當中有個屌絲逆襲,那就是秦國;戰國初期,秦國僅是華夏西部邊陲一介小國,在其餘六國之人的觀念裏,秦人只是衣不蔽體、茹毛飲血的形象,乃是與戎狄無異的野蠻之徒。

商鞅在三次試探秦孝公後 最後爲什麼會選擇霸道治國

而華夏文明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其成果則是爲山東六國所繼承,所保留。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入流的國家,卻在經過數十年的變革發展後,躋身戰國七雄之列,並且最終橫掃六合,睥睨天下,率土之濱乃盡入秦國之彀中,虎視何雄哉!那麼,秦國所倚仗的發展方略和治國原則是怎樣呢?

秦國強大於商鞅變法

談到秦國的強盛,我們便不得不提起彪炳史冊的“商鞅變法”;據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意即商鞅乃是衛國的一名庶出公子,他首先在魏國爲官,但久不受重用,聽聞秦國國君秦孝公在天下尋訪有才之士,這正也是懷才不遇的商鞅所要尋求的進身之階,於是他西去秦國,依託國君寵臣景監求見秦孝公。

商鞅分別用帝道、王道、霸道三次試探秦孝公

據《史記》載,商鞅多次拜見孝公;第一次拜會時,商鞅爲秦孝公介紹了三皇五帝之中堯、舜的治國方法,乃是帝道;然而孝公聽得了無興趣,瞌睡連連;縱使商君說的口若懸河、唾沫橫飛,秦國國君依然波瀾不驚、不爲所動。

商鞅在三次試探秦孝公後 最後爲什麼會選擇霸道治國 第2張

不久,重臣景監又請求孝公召見商鞅,這一次商鞅又以三寸不爛之舌爲孝公大肆推薦夏禹、商湯、周文武的國家治理的法門,是爲“王道”;這一次秦孝公雖然不像首次會面時一般不禮貌,卻也只是淺嘗輒止,顧左右而言他;儘管商鞅將心中鬱結的才華謀略說得繪聲繪色、淋漓盡致,秦孝公依然是心中巋然不動;商鞅知道聖王所倡的“王道”也不是秦孝公心中所願。

商鞅第三次會見秦孝公時,便以他所擅長的法術之學與之交流,將他總結的春秋五霸成功經驗和盤托出;這一次,“霸道”的治國理政理論得到了秦孝公的認可和高度贊同;孝公聽商鞅所言,情不自禁地“虛前席”;君上心中大悅,與商鞅探討了幾天幾夜也不覺厭倦。

商鞅用法家霸道征服秦孝公

商鞅征服秦孝公所用“霸道”究竟指的是什麼呢?首先,便是樹立起國家“法制”尊嚴,並提出治理國家沒有一成不變的辦法,而因適時而變,兵無常勢,法無常形;商鞅的諸多舉措,首當其衝的便是爲國民重立身份與變革社會關係。

從過往簡單依靠血緣訂立百姓身份的方式,轉換爲依靠地緣劃分人際關係,也就是什伍連坐制,將相鄰的十家編成一什,五家編成一伍。此後無論是徵收賦稅徭役,抑或是徵集軍隊壯丁息由此出。而在什伍之中,但凡有一人有罪,其餘各家各戶均受其牽連,判爲同罪。

嚴苛的法制,使得百姓只得服從國家的調遣而失去了從事自主生產的自由,整個國家如同一臺縝密的機器一般,每一步都因循國家法律步驟而無出其右;國家機器的架構只是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塑造其胚胎,而如何使得國家機器運轉使用並且脫胎換骨,商鞅又將目光鎖定在了對早已形成的固有社會階層的破除上。

商鞅在三次試探秦孝公後 最後爲什麼會選擇霸道治國 第3張

其次,商鞅首創軍功爵制,但凡秦國境內居民,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庶百姓均可獲得進身途徑,而打開這一途徑的鑰匙便是軍功,也就是戰場上的戰績;於是,如何飛黃騰達便不再是簡單的依靠前輩先人的恩蔭,而轉化爲一場勇敢者的遊戲;只有在戰場上橫刀立馬,斬敵當先的戰士方能位列他人之上。

商鞅的做法,不僅將秦國的尚武之風和嚴肅驍勇的國家氛圍塑造起來,更將秦國的軍隊逐漸磨練打造成了無往不勝的虎狼之師,成爲了一統六國的決定性力量。

再次,商鞅將法治理念融入到國策當中,秦國的內政方針和對外策略,我們都能透視到其成功所賴的法治原則和基本理念,也正是在這般先進的創新的治國之策推動下,秦國的政治實踐呈現出了一往無前的氣勢;如同一道鋒芒畢露的劍刃,揮斥方遒,直指中原大地和茫茫荊楚,秦軍劍芒到處,所向披靡。

此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商鞅所言的“帝道”、“王道”和“霸道”三者的異同和效力。管仲所著《管子》有言:“無爲者帝,爲而無以爲者王,爲而不貴者霸”,這一言深刻揭示了三者的區別。

帝道不適合大爭之世

“帝道”首先是春秋諸子中道家所追求的境界,那便是君主無所施爲,而單純以自身的涵養以及道德潤澤生民,使得萬物生靈歸於同一正道,黎民百姓不必苟於自我私利,政通人和,蒼生平等,民心歸依。不得不說,“帝道”所呈現的國家狀態極爲理想,而正因爲其存在鮮明的理想性而始終難以施爲,並且在“帝道”所描繪的政治體系中,施政者的權力與地位是需要通過類似三皇五帝的“禪讓”的經典模式達到平穩過渡。

例如“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便自出爲將,而讓位於其子惠文王,燕王噲禪讓讓國於其國相等。然而“帝道”所追求的依然只是文明早期的政治模式,對民風淳樸自然的大環境無比依賴,這在戰國這一講求發展效率的喋血時代是難以有所成就的。

商鞅在三次試探秦孝公後 最後爲什麼會選擇霸道治國 第4張

王道反對武力,不適合爭霸時代

“王道”則是肇始於周朝之初,周公所建立的宗法制,從歷史角度上看,“王道”是這一時期的正道,七雄之中的其餘六國便是遵循這一方向,雖然多有發展或變遷,但均恪守遊戲規則,不敢越雷池一步;究其原因,便是早已形成的國內等級結構和周朝的政治大環境。君主的權力處在貴族的制約下,專注於國內政局而少有對外方略,重視傳統的土地生產模式。

“王道”在思想上就是孔孟所倡導的“仁政”和“德治”,尤其以孟子爲代表,他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言下之意乃是孟子反對武力稱霸;然而在“竊鉤者諸,竊國者諸侯”的時代,禮崩樂壞,生靈塗炭的戰國,行王道,稱禮儀往往成爲了弱勢的一方,正如孟子自己也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

於是,嚴苛而又高效“霸道”便成爲了秦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法寶,這其中體現的也是在紛亂的時代,通用法則和權力體系的新闡釋;文明的傳統在分裂之時很難起到有力的聚合作用,反之只有無堅不摧的力量方能掌握時代話語權,才能使得天下歸一。

商鞅在三次試探秦孝公後 最後爲什麼會選擇霸道治國 第5張

綜述

筆者認爲,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一個國家的富強發展,除了憑靠其本身的施策方略外,還需要對時代大環境加以分析和思索;盛世、治世時施以德政,體察民情;亂世時凝聚國力,生存保種;歷數過往的諸多朝代,本應爲太平之世卻多亡於難以體察民意,上下分離;如秦帝國滅亡於橫徵暴斂,東漢分裂於驕奢淫逸,盛唐衰落於難顧地方。

而本爲紛亂之時,君主又不知勵精圖治,揚鞭奮進者亦有之;如後唐毀於優伶戲子,南唐毀於聲色犬馬,北宋滅於不思武力;無論處於哪一個時代,國家都應該有適時而變的政策原則,一旦脫離了這一物質的基本條件,便會被無情地斬於馬下。

參考文獻《史記》、《左氏春秋傳》、《商君書》、《管子》、《孟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