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朝爲什麼要閉關鎖國?共分爲幾個階段?

清朝爲什麼要閉關鎖國?共分爲幾個階段?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閉關鎖國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學習過晚清歷史的朋友一定聽說過四個字:閉關鎖國。這是清代貫徹彌久的一項基本國策,同時也是近代列強侵華的藉口之一。誠然,自宋代趙光義起便有了海禁的先例,但是影響最大還要往清朝看。然光知道這些還不夠,爲何閉關?範圍幾何?共分成幾個階段?也是需要弄明白的基本問題。

第一階段:順治朝至乾隆朝。

公元1644年之前,清兵囤聚關外尚未入駐中原,自然沒有所謂的海禁、鎖國政策,一切都是從順治初年開始的。在這個階段裏,閉關的目的有二:1,限制貿易。2,抵抗反清勢力。

清朝爲什麼要閉關鎖國?共分爲幾個階段?

我們都知道,經過中國古代精耕細作的千年發展,直至清朝民間一直維繫着小農經濟模式,該模式下,最大的特點即“以男耕女織 自給自足”。而來自商業高利潤和世界潮流的誘惑,又時刻動搖着百姓堅持小農經濟的決心。經濟模式,是社會結構、階級的保障,爲了維繫統治,清廷選擇固步自封。這即上文所說的“限制貿易”。

入關初期,朝廷雖然有多爾袞這樣的鐵腕坐鎮,卻也難掩底下反抗的聲音,內陸好說,無論南明政權還是三藩,歸根結底都是軍事問題,出兵即可。但是來自臺灣的鄭氏,卻不那麼好對付,隔着深深的海峽,考驗的是統治者全方位把控力。這即上文所說“抵抗反清勢力”。

在這個階段中,清廷採取的手段是什麼?兩個字,嚴控:首先,海禁不是說你不能跟外國做貿易,而是有限制的做貿易,商船隻許進入澳門交易,其餘一律禁止,後期隨着清朝根基扎穩,通商口岸逐漸開放出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其次,禁止百姓私自出海貿易,沿海每一處可以停靠船隻的地方,都有重兵把守,違令者殺。不僅如此,清廷還多次將沿海居民內遷,最終甚至有部分人家以打魚爲生,硬生生給變成了內陸居民,好不苦惱。公元1683年,臺灣被收復,對於百姓出海的管控這才漸緩。

清朝爲什麼要閉關鎖國?共分爲幾個階段? 第2張

第二階段:乾隆朝至鴉片戰爭前夕。

前文我們說,因爲根基扎穩和臺灣的收復,康熙、雍正逐漸放緩海禁,但是到了乾隆這裏,一切又都回到了最初的樣子。乾隆二十二年,皇帝下了一道旨意:商船隻能在廣州停靠貿易,其餘口岸關閉,寧波、浙江海口更是萬萬不可開放。這是爲何呢?有許多人都猜測,還是爲了守護小農經濟。話雖沒錯,可是比起這種宏觀、根本原因,筆者更喜歡去追究直接的導火索。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組織了第二次南巡,比起第一回的輕鬆激動,這回他的內心多少有點沉重:江蘇、浙江連年積牽錢糧,偏巧又遇到江蘇清河十九縣發大水,沖毀了不少良田,經過該地,乾隆免去他們需要上交朝廷的百分三十糧食;免除兩淮流域,三年之內所欠款項;免江寧府、杭州府本年稅負......這個時候乾隆最擔心的是什麼?並不是拿出去了多少錢,而是來年有無可能還拿錢!放棄的錢有沒有可能收回來!如果此時,百姓不安心農耕,還想出海經商,無異於火上澆油,惡性循環。

清朝爲什麼要閉關鎖國?共分爲幾個階段? 第3張

乾隆去世以後,嘉慶親政,針對閉關又細化出許多政策,例如將進出口的大權聚攏起來交到少數大商人手中,實則是換個途徑由官方管理;外商來貿易,不可以私自帶着婦人;外商更無在清朝欠債的資格;貿易船隻只許貿易,不可以閒遊;在沒有得到批准的情況下,不可以私自僱用勞動力等等。

我們可以相信,所謂的“閉關鎖國”,最初是清代入關後的權宜之計,這樣的政策若是“短暫”執行,那麼優點是很明確的:它可以爲清政府抵擋來自於外部的重重威脅,安心治理國內。而清朝統治者在實行海禁的過程中,吃到巨大甜頭:太一勞永逸了!只需關上大門,就萬事不愁。可是卻忘記,“一勞永逸”的反面,是“一刀切”,嘉慶時期,頒佈的針對外商條款“拒絕外國提出的一切關於擴大中外貿易和往來的要求。”似乎更加證明了這個說法。短暫的鎖國,尚且可以評價爲一種謀略,可是長久的鎖國,只能稱之爲懶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