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抗日戰爭 > 揭祕淞滬會戰:兩倍於日本的中國軍隊爲何戰敗

揭祕淞滬會戰:兩倍於日本的中國軍隊爲何戰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7年的淞滬會戰交戰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其中中國軍隊75萬餘人,日本軍隊30萬餘人。參戰日軍無論武器,還是戰鬥力都是遠遠超越中國軍隊的,惟獨那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精神爲中國軍隊所獨有。此役中國國力和軍力雖不如日本,但軍民拼死殺敵,終以25萬人傷亡的代價,斃傷日軍9萬餘人,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粉碎了日本3個月之內滅亡中國的美夢。

但淞滬會戰最終失敗了,導致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多取守勢又無險可守

除了淞滬會戰初期中國軍隊主動實行攻勢作戰外,從整個戰爭全盤來看,中國軍隊一直處於被動防守地位,在戰役中的各主要作戰階段,亦多取守勢。在敵強我弱時消極防禦,單純與敵人拼消耗,打陣地戰,只能是死路一條。蔣介石在淞滬會戰中所採取的消極防禦,被動挨打,以70萬大軍的血肉之軀構築阻擋侵略洪水的堤壩的作戰指導是非常愚蠢的。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滬、寧、杭三角地帶猶如一隻巨大的烏龜,頭是上海,龜腳是杭州和江陰,上海地區實際上是夾在杭州灣與長江口之間的一個半島,而龜尾即是南京,龜背則是一片河網的太湖流域。

在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條件下,把70餘萬大軍投入這樣一個地域狹窄、水網密佈、沼澤遍地的半島地區只能是被動挨打,沒有迴旋餘地,正好適應了日本軍國主義速戰速決、聚而殲之的戰略計劃。淞滬戰場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地面工事構築不易,給防禦作戰增加了難度。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數十萬大軍,既未作縱深梯次配置,又未實施戰役機動,加之一線部隊過分靠近海岸及江岸,長時期遭受日軍艦炮襲擊,徒然增加了兵員傷亡。8月23日以後,中國各部隊即被日軍緊緊咬住無法脫身,往往爲一城一地之得失,浴血相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限制,無力改變戰場局勢。僅有的一次主動進擊,還因組織指揮不力而失利,此後再未能有任何轉機。

而在整個會戰中,蔣介石採取逐次添油的戰術,只有戰役戰鬥的反擊而沒有戰略上的進攻,戰鬥多采取短促突擊的方式進行,如此呆板的戰略戰術指導,中國軍隊怎麼能不處處被動,處處受制於人呢?而失去了主動權的消極防禦的軍隊,又怎麼能不失敗呢?中國軍隊在戰役戰鬥中的某些主動終究彌補不了蔣介石在戰略指導上的消極被動,因而必然導致失敗。

 對側背杭州灣未給予重視

淞滬會戰蔣介石和中國統帥部指揮上所犯的重大錯誤是對側背的戰略要地杭州灣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蔣介石在會戰初期,曾經設想過日軍從金山衛登陸包抄中國軍隊戰線的背後可能,因此在沿岸建有簡單的防禦工事,以及留有部隊監視。但是後來由於會戰越打越激烈,因此將防守杭州灣的部隊陸續抽調,支援淞滬。蔣介石與德國軍事顧問都認爲,日軍也已經全力投入上海正面作戰,不會有兵力再投入登陸杭州灣。等到日軍真的登陸金山衛,蔣又驚惶失措,遲遲不願作出撤兵決定,直到4天后面臨全線崩潰、全軍覆沒的時候,蔣才下令在上海作戰的部隊,進行全面的撤退。撤退失機,倉皇下令最終造成兵潰如山倒的不光彩局面。

揭祕淞滬會戰:兩倍於日本的中國軍隊爲何戰敗

蔣及其統帥班子所犯的另一大指揮錯誤是,在淞滬會戰長達3個月之久的期間,竟然沒有派少量部隊,或是參謀督導人員,認真實際地檢視長江三角洲的國防工事,進行作戰之前必要的整理與準備,以及整體防禦的規劃。結果等到中國軍隊從上海地區潰退到防線之後,才發現無法順利地進入陣地應戰,也沒有任何的支援與接應,部隊根本無法使用這些國防線作戰,結果幾百萬元投資的所謂“東方馬其諾”防線,變成了紙糊的防線,被日軍不費吹灰之力突破了。上海失守,南京遭殃,國門就這樣門戶大開。

假如蔣介石能夠在10月中旬,開始有計劃地將參戰部隊逐步地退出上海市區,把陣地的縱深拉開到蘇州河南岸,並且將增援的桂軍主力部隊,負責接應前線有計劃退出戰線的部隊,這樣中國的部隊能夠帶着完好的裝備,開始部署在事先建好的國防線上,並且動員地方政府與民衆,開始打掃整理防禦工事、補充糧食、飲水以及燃料,後續增援的部隊也儘量留在京滬與京杭地區,成爲防禦作戰的預備隊,這樣將淞滬會戰拉開成爲京滬會戰,那麼日軍的進攻恐怕就會遭到更大的麻煩與更多的損失了。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