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蘇伊士運河戰爭背景:納賽爾試圖收回運河的主權

蘇伊士運河戰爭背景:納賽爾試圖收回運河的主權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境內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里,它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歐亞兩洲的航程,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運河自開通以來,一直爲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國派兵佔領埃及,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又簽定了英埃條約,肯定了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權。

二戰結束後,老牌殖民國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1951年10月,埃及廢除了英埃條約。1952年7月23日,以納塞爾爲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英埃條約法魯克王朝,廢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國。之後,於1954年10月英國同埃及簽定協定,同意分批撤軍。1956年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但蘇伊士運河仍爲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佈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公司全部財產移交埃及。主要目的是爲了用運河盈利籌措阿斯旺大壩的費用,此前由於中埃與5月30日建交,美國撤回了對埃及的經濟援助。英法爲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策劃召開對運河實施“國際管制”的會議。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議下,22個國家在倫敦舉行會議,但未能達成任何協議。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國再次在倫敦舉行會議,討論建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協會”問題,仍未達成協議。9月30日,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10月13日,安理會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制度提案。

蘇伊士運河戰爭背景:納賽爾試圖收回運河的主權

在這種情況下,英法決定採取武力來解決問題。爲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法國首先提出邀請以色列加入。而對以色列來說,它早已對埃及不准它的船隻通過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不滿,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個入侵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劃,所以,兩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戰計劃,14日,英法又在艾登的鄉村舉行了祕密會議,制定了作戰計劃。決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發起進攻,吸引埃軍的主力部隊支援;接着,英法從塞浦路斯、馬耳他、亞丁和航空母艦上出動飛機轟炸埃及,摧毀埃及的軍事基地;然後,英法軍隊從塞得港登陸,向運河區進攻,切斷埃軍退路;最後,由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全境,英法佔領西奈半島運河區,全殲埃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