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關於丁魁楚死因的說法有哪些 有關於他的評價及軼事是什麼樣的

關於丁魁楚死因的說法有哪些 有關於他的評價及軼事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翹,號光三,河南永城馬牧鄉丁老家人,明末大臣。

歷史評價

溫睿臨:“以區區之粵,而柄國者寶賂如是,不以之佐國用,而以之資敵,且搶擾之祕,而棄君營私,其殺身夷家,不亦宜乎!”

相關爭議

丁魁楚爲大明昭宗首輔大臣,在明末清初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在正史雜史中有諸多記載,關於其死因亦有多種說法:

關於丁魁楚死因的說法有哪些 有關於他的評價及軼事是什麼樣的

殉國說

在丁魁楚故居地永城馬牧丁老家丁氏族人中一直傳說丁魁楚被清軍所逼,揹着小朝廷投海殉國,其忠心氣節日月可鑑,極爲壯烈。此種說法代表着丁氏族人對先輩的美化,帶有其強烈的感情色彩。據史料記載,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由丁魁楚擁立在肇慶稱帝,由於清軍的步步緊逼,後逃至梧州,輾轉流落至緬甸境內,後被緬甸王俘虜,獻給吳三桂,被吳殺於昆明。

降清說

此種說法是最常見的一種說法。在《明史》中有明確的記載,說丁魁楚“善事權要”,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不思抵抗,在岑溪挖石制硯,大敵當前,爲自保投降清將李成棟,後爲李成棟所殺。清魏源 《聖武記.》亦有記載: “丁魁楚降於成棟 , 成棟殺之而有其孥賄”。此說疑點有二:其一是《明史》是清代學者張廷玉主編,體現清代統治者思想,當然是對明朝遺臣丁魁楚存有偏見,極盡侮辱構陷之能事,與其他材料上記載丁魁楚勤政愛民,肅貪平冤相悖。其二是既然丁魁楚已經降清,爲何還殺之,屠戮全家,於情不合。

戰死說

清王夫之《永曆實錄.卷一》載:“三月,丁魁楚敗死於大藤峽”。《永曆實錄·丁魁楚傳》載:“魁楚獨與其寵將蘇聘率標兵千餘人,據岑溪縣。清兵至,戰不勝,魁楚見殺”。清顧炎武《明季三朝野史》載:“丁魁楚屯兵岑溪,虜招之,不聽,乃水陸設伏,戰於藤江。魁楚中箭死”。《臺灣外記·卷六》載:“瞿式耜請建都設御,令丁魁楚屯兵岑溪。成棟遣人招之,不肯降;乃伏兵與戰,矯敗退藤江;伏起,魁楚中箭死”。以上材料明確說明丁魁楚沒有投降,而是戰死。

關於丁魁楚死因的說法有哪些 有關於他的評價及軼事是什麼樣的 第2張

軼事典故

丁魁楚自幼入學讀書,聰明過人,能出口成章,人們都誇他是“神童”。七歲那年,他和六歲的侄兒丁啓睿跟隨父親丁懋績到縣城遊玩,在縣衙遇見縣令邵可立。邵見兩個孩子眉目清秀,舉止大方,很是可愛,便指着公堂房頂上的屋獸叫他們口頭描述一下。啓睿望了望,不假思索地說:“張其牙而舞其爪,儼然人見而畏之矣。”接着,魁楚不慌不忙地說:“居棟樑之上,受雨露之恩深矣。”縣令聽後,大加讚歎。

丁魁楚十二歲那年,到縣城參加童子試。這天,天上佈滿了烏雲,淅淅瀝瀝地下着小雨,地上滿是泥濘。他手裏打着傘,腳上穿着釘底靴,走進縣衙大院。恰巧被站在走廊下的試官肖其賢看見了。肖見是丁魁楚,知道他才思敏捷,便順口吟道:“丁相公,穿釘靴,丁釘入地。”魁楚擡頭望去,見是試官,便應聲答對:“朱天子,戴珠冠,朱珠朝天。”朱天子,指的是明朝皇帝姓朱。試官見狀,深知他志氣不小,十分驚異。於是又指着縣衙後院一座叫韓公樓的高樓,叫他作一首詩。魁楚略加思索,遂高聲吟道:“韓公樓,樓最好。氣象巍巍鎮雲表。仰觀星斗燦,俯視乾坤小。試看萬里動風色,聊將一笑登煙皋。”試官看他天分很高,不由滿面笑容表示佩服。這次考試,丁魁楚考取第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