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沒有身份證,古人如何自證身份?

古代沒有身份證,古人如何自證身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沒有身份證的古人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最早的身份證出現在戰國時期。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並在全國推行各類變法。其中,第一次變法的重要內容就是編錄戶籍的改變。按照當時規定:什伍連坐,鼓勵告奸,無戶籍憑證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其中所指的戶籍憑證就是“照身貼”。此時的照身貼包含持證人姓名、職業、照片和公章四項內容,與當下的身份證極爲類似。但由於當時沒有攝影技術,持證人的照片通常由畫師畫下,因此,也時常出現畫像與本人存在出入的事情。

到了隋唐時期,身份證既沒有指紋信息也沒有出生籍貫等欄目,通常情況下僅記錄着持有人的“姓名”、“官職”兩項信息。因此,古代的身份證與其說是身份證,倒不如說是官員證來得更具體形象。而那些沒有地位權勢的平民百姓們則沒有任何身份證件,古代身份證只是有身份的人才能擁有的物件。

雖古代身份證多爲官員證,但其形式卻豐富多樣,其中數魚符最爲典型和普及。

古代沒有身份證,古人如何自證身份?

配套魚符作防僞

爲了避免他人冒用,魚符在製作時也設置了特有的防僞標記——魚袋。魚袋顧名思義則爲裝魚符的袋子,不同等級的魚符配有不同的魚袋,每當皇帝召見時,不僅需持符覲見,還得帶上相應的魚袋,兩樣缺一不可。而到了宋代,有些官員甚至捨棄魚符只用魚袋來表明身份。

除此以外,魚符在製作時還根據不同的等級採用不同的製作材料。因此,可根據魚符材質的不同,直接判斷覈實持證人的信息。唐朝時期,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持黃金魚符;五品以上官員持白銀魚符;六品以下官員則用銅料魚符。魚袋也據此配用相應的金、銀裝飾。但唐中宗景雲年間則改爲:着紫衣者配金飾,紅衣者用銀飾。此時的魚符也不再是單純的官員證件,也從一定層面上作爲身份證件使用,故卸任後仍可一直使用。

僧侶、學子有證明

在長期處於農耕文明之中的古代中國,尋常百姓通常都安居一地,鮮少出門走動。但古代百姓中還有許多流動羣體如趕考學子或僧侶等。

在僧侶們四處傳播佛法的過程中,有不少情況需要用到身份證明文件,而度牒就是政府機構發給公度僧尼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憑證,在唐代也稱爲祠部牒。度牒通常詳載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師名以及官署關係者的連署等信息。若僧尼持有度牒,不僅有了身份證明文件還相當於得到了政府部門的保障可免除地稅徭役。對於沒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道,則稱爲私度。一旦經由官府發現,不但會給予處罰,還將勒令還俗。

而對於前往京城趕考的學子或外出經商的商賈,則須持有路引纔可放行。明朝年間曆法規定: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當地政府部門發給一種類似介紹信、通行證之類的公文,該公文被稱爲“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當時的“路引”不僅是離鄉證明,也是人員信息證明。

區別於隋唐的符器,明清時期人們開始使用輕便易攜帶的牙牌和腰牌來作爲身份證件。不僅有“姓名”“年齡”“單位”“職業”“官銜”等,還會特別註明身份證的用途,而此時的牙牌也改名成了腰牌。爲了防止他人盜用,位高權重者的腰牌上還會記錄其面部特徵,相當於現代身份證上的本人照片,因此該法極爲有效地避免了冒用腰牌的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