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千叟宴是何起源?乾隆爲何要舉辦這場宴會?

千叟宴是何起源?乾隆爲何要舉辦這場宴會?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千叟宴是清代宮廷的大宴之一。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起源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起初是慶祝康熙皇帝六十誕壽而舉辦的盛典,宴請天下老者來京師爲自己慶祝壽辰。後面逐漸演變成康熙、乾隆等爲籠絡臣民而舉行的大型酒宴,因赴宴者均爲老人,故稱之千叟宴。

千叟宴,不僅是康乾盛世大清國力強盛的體現,也是中華文化裏“孝”的流傳。清朝的千叟宴一共舉辦了四次,除了康熙五十二年第一次舉行,而後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乾隆五十年(1785)、嘉慶元年(1796)也同樣舉辦了。這四次千叟宴又以乾隆五十年(1785)爲最,有許多軼事便發生在這次千叟宴裏。

殿廊下布50席,丹墀內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計800席之多這還只是宮中的席位。而自宗室王貝勒以下,內外文武大臣官員、致仕大臣官員、受封文武官階:士農工商、外藩、蒙古王公、臺吉、回部、西藏代表、西南土官及朝鮮賀正陪臣之年過60者約有3000餘人,共聚一堂。

千叟宴是何起源?乾隆爲何要舉辦這場宴會?

而當時最爲年長的是一位百歲老人郭鍾嶽,據說已有141歲高齡,可謂是德高望重。乾隆與紀曉嵐還爲其做了一個千古名對: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花甲重開,兩個花甲就是一百二十歲,三七歲月二十一年,加起來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古稀雙慶,兩位古稀老人就是一百四十歲,春去秋來又是一年光景,加起來也是一百四十一歲。也算得上是軼事一樁。

這場飯局體現出來的皇家氣派自與民間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廚精心製作的十分美味的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免費暢飲。在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們爭先恐後,一邊說着感謝乾隆的話語,一邊大快朵頤,狼吞虎飲。據說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數。但是在酒足飯飽之後,卻有很多老人因此喪命的消息傳來。

那麼乾隆的千叟宴裏到底吃了些什麼?是不是乾隆暗中加害於這些老人?

要是這麼說的話乾隆可真是太冤枉了,這千叟宴當中的菜品確確實實是皇家規格的佳餚,更沒有下毒這麼一說了。不僅是沒有毒,這場浩大的酒宴更是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是“恩隆禮洽,爲萬古未有之舉”。

乾隆舉辦千叟宴的初心是因爲在他十二歲時參加了康熙在位最後一年舉辦的千叟宴,在那上面他看到了自己爺爺在宴會上自豪稱讚自己統治時期的豐功偉績,這讓年幼的弘曆十分憧憬。要知道,乾隆可是非常尊敬自己的這位爺爺的,甚至爲了不超過自己爺爺的在位時間而提前退位,所以千叟宴對於乾隆來說更像是延續康熙留下的傳統。所以,乾隆對千叟宴的態度一定是無比認真的,也更加隆重。

但也正是這份認真,卻帶來了一些出人預料之事。康熙年間舉行的千叟宴,通常邀請的都是皇親國戚以及一些退休官員,加起來也不過千餘人。這些老人不說都是經歷過大型的宴會,總歸是有富足人家,面對千叟宴自然也不會太過於沉浸。但是乾隆年間的不同,第一次千叟宴足有三千餘人,可不單單隻有朝堂中人,更多的是全國各地來往的花甲老人,不少都是平民身份。

千叟宴是何起源?乾隆爲何要舉辦這場宴會? 第2張

要知道古代的生活和醫療條件都不是很好,平民裏能到六十歲高齡的本就是少數,身體也見不得有多硬朗。而千叟宴是在京城舉行的,以古時候的的車馬速度,偏遠地區乘馬車抵達經常一到兩個月是很正常的,這路途勞累哪裏是老人家承受得住的。而且就算是到了京城,平時生活算不上太富裕的平民百姓,見到滿漢全席的時候可不就是胡吃海塞了嘛。俗話說,虛不勝補,平日腹中沒多少油水的人怎麼能一下子大魚大肉起來呢?就算可以,回鄉又是一頓周遭勞累……

可以說,乾隆好心辦的千叟宴倒是成了很多老者的鴻門宴,實在是有悖於初衷。何況孝之大,尤其是單單一個盛宴就算是做到了呢?宴會上雖然衆人皆樂,但終究還是缺乏考慮。

清朝的皇帝雖然平均壽命要比前朝高出不少,但是活過了五十歲的也就六位。前兩位在位期間還沒有千叟宴一說,而嘉慶是出了名的廉政皇帝,之後清朝也慢慢衰弱,也便沒有再舉辦千叟宴了。可以說,千叟宴是清朝國力的象徵,也反映了清朝的盛極轉衰的境況,其中的變遷不經讓人唏噓不已。而如今,有些地方還會舉行“千叟宴”來紀念這個宴會以及孝道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