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鐵血政策簡介 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是什麼

鐵血政策簡介 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鐵血政策(德語:Blut und Eisen) ,是指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於1862年提出的通過王朝戰爭實現德國統一的政策,“鐵”指武器,“血”指戰爭。

鐵血政策簡介 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是什麼

俾斯麥代表容克地主貴族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竭力主張以強權和武力統一德國。俾斯麥針對阻礙德國統一的強大的國內外勢力而採取的武力統一德國的“鐵血政策”,是實現德國統一的強有力的手段。

他依靠其“鐵血政策”,先後發動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

內容

鐵血政策按照名詞解釋爲武力及帶血的政策,一般指政治人物強行推行自己或自己所代表利益集團的政策,可以是戰爭,也可以是大屠殺,總之是要死很多人,或者讓很多人做出巨大犧牲的政策。

歷史上德國首相所推行的用戰爭統一德國的政策成爲鐵血政策的代名詞。對於鐵血政策的評價褒貶不一,主要看其對後代的影響。

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通過王朝戰爭實現德國統一的政策。俾斯麥代表容克貴族(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竭力主張以強權和武力統一德國。俾斯麥針對障礙德國統一的強大的國內外勢力而採取的武力統一德國的“鐵血政策”,是實現德國統一的強有力的手段。他依靠其“鐵血政策”,先後發動了對丹麥的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

鐵血政策簡介 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是什麼 第2張

俾斯麥對資產階級的“憲法統一”極爲鄙視和不滿。他不相信憲法的任何一個條文會有使人超生的力量,他說:“假如確實成功地按照這條新的、正在走的道路爭得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的祖國……那我可能會對這個國家新秩序的創始人表示我的感謝;但是現在對我們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確信,普魯士的榮譽並不取決於爲了那些正在生病的議會著名人士在德國到處扮演唐·吉訶德”,“德國的統一和在議會的講壇上作報告的權力不是同一類問題。”俾斯麥輕蔑地說:“一個議會比一支軍隊更容易被動員起來。”“通過議會的辯論,通過11票之多數是不可能對這些原則作爲一種判決的。”當然,俾斯麥除了把憲法統一視爲毫無用處外,還敏感到議會憲政對普魯士容克統治的危害。在他看來,議會的民主政治思想,始終是一種有可能被街壘戰士掌握統治權的威脅,說“這可能把民主政治的毒藥撒進紀律嚴密的普魯士。”

俾斯麥強烈地主張:“要對這個(德國)問題作出決定,根本就不是在我們的議院中,而是在外交以及戰場上”,德國的統一“只能通過同反對者進行戰爭的道路來實現。”因此,他始終把一個國家的軍事上的強大看作是決定這個國家價值的要素,竭力主張建立強大的武裝,認爲:“沒有普魯士的軍隊,並且是一支強大的普魯士軍隊,德意志民族的觀念根本就不會實現。”

鐵血政策簡介 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是什麼 第3張

有個語言學家叫馬克·梅勒的曾向俾斯麥抱怨道:“現在每一個歐洲人都是士兵,我們甚至就像猛獸一樣生活在史前時代。……如果在歐洲大陸上,某一個國家沒有許多大炮就會感到非常不安全,那麼作爲鄰國應該對它說些什麼呢?”對此,俾斯麥只說了這麼一句話:“含糊的人道主義!”這個早就立志要“以訓練新兵的軍刀刀刃爲樂事”的“烈性容克”決心“要用火或刀”治好德意志的衰敗懦弱病。

影響

俾斯麥“鐵血政策”是德意志資產階級改良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部分。

鐵血政策,對內主要是改革封建弊端,掃清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礙。對外主要指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包括三場戰爭,即丹麥戰爭(普魯士與丹麥的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

鐵血政策簡介 該政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是什麼 第4張

通過這些政策,德國完成了統一,並且逐漸成爲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但德國的資產階級改良中也保留了一些封建殘餘。後來發展爲“專制和戰爭”的代名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