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開羅會議的實質是什麼 開羅會議簡介

開羅會議的實質是什麼 開羅會議簡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羅會議(英語:Cairo Conference),代號“六分儀”會議,亦稱第一次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4次高峯會議之一,會期爲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華民國、英國、美國在埃及開羅召開,三國領袖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出席,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及戰後國際局勢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會後公佈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佔的土地,塑造戰後東亞的新局勢。開羅會議確立中國成爲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政治上意義重大;戰略方面,雖然會上決議和承諾許多未予實行,行動計劃一再延期和更改,最終仍達成立中、英、美三國聯手反攻日本的目的。

開羅會議的實質是什麼 開羅會議簡介

參加會議的有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會議結束後發表的《開羅宣言》中明確宣告:在戰爭結束後,日本必須將東北三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給中國,使朝鮮獨立。

籌備

在《普遍安全宣言》簽署前後,已在太平洋戰場上奪取了戰略進攻主動權的美國又積極醞釀美、英、蘇、中首腦會議,以便商討儘快結束戰爭和決定戰後世界的政治安排。

開羅會議的實質是什麼 開羅會議簡介 第2張

1943年6月初,美國總統羅斯福向中華民國政府表達了擬約丘吉爾、斯大林、蔣介石會談的意願。7日,蔣介石致電宋子文面告羅斯福,指出在蘇、日未公開決裂以前,蔣參加會晤是否將使斯大林感覺不便?建議美、英、蘇三國領袖可先行會談,若有機會,他本人願隨時與羅斯福晤面。7月4日,羅斯福建議蔣介石相見於重慶與華盛頓間之中途地點。8日,蔣介石覆電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相晤時間以9月以後最爲適宜。8月18日,美方又提出能否邀請蔣介石飛華盛頓與羅斯福晤商。中方以蔣“軍政羈身,似難遠行”爲由婉言謝絕。

10月28日,在莫斯科3國外長會議期間,羅斯福再次致電蔣介石:“莫斯科會議至今進行甚速,極望其結果得有裨於各方,餘正促成中、英、蘇、美同盟之團結。餘尚不知斯大林能否與我會晤,但在任何情況下,餘極望與閣下及丘吉爾能及早會晤於某處。時間定爲11月20日至25日,餘思亞歷山大(埃及海岸)當爲一良好地點。”羅斯福強調:“餘知閣下不欲久離貴國,但現時遠行,對餘甚爲適宜。餘正期望與閣下相見,因餘信有多數問題,惟有吾人面覿,方能得圓滿之解決。”

11月2日,蔣介石致電羅斯福表示當如前往埃及與羅斯福、丘吉爾會晤。9日,羅斯福正式電邀蔣介石於21日抵達開羅。丘吉爾也致電蔣介石,表示將“藉此良機,不僅得以相互承認,並得以共同商討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敵人,獲得完全之勝利,以及相互保證同盟國間將來各方面之工作,以促進其安全和繁榮。”由於斯大林不同意與蔣介石會面,4巨頭會議先後由美、英、中和美、英、蘇分別在開羅和德黑蘭舉行。

開羅會議的實質是什麼 開羅會議簡介 第3張

1943年11月,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出席了開羅會議,擔任蔣介石的翻譯。蔣介石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會後發表的《開羅宣言》中明確宣告:戰後,日本必須將東三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給中國。

國民政府各部門爲參加開羅會議作了充分的準備。軍事委員會參事室提出了《關於開羅會議中我方應提出之問題草案》,分爲對日反攻戰略及討論遠東各問題之機構、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應接受之條款、戰後重要問題3大類。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擬具了《關於未來會議軍事方面之建議》,內容包括髮動緬甸戰役、分3批裝備中國軍隊90個師、維持美國第14航空隊作戰能力、援助中國空軍建設、美軍派步兵10個師來華作戰等。國防最高委員會祕書廳擬定了《戰時軍事合作方案》、《戰時政治合作方案》及《戰時中美經濟合作方案》3種具體方案。

主要議題

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

關於對日作戰計劃

羅斯福爲擴大美國對中國的影響與控制,主張從印度經緬甸向中國方向進攻,將日軍逐出緬甸,恢復與中國的陸上交通;蔣介石也希望在緬北發動戰役,以促使美英增加對中國的軍事援助,鞏固其實力地位。但是,丘吉爾不願美國在東南亞和遠東的地位得到加強,不願美中軍隊參與解放英國前殖民地緬甸的作戰,因而予以反對。三方最後作出在滇緬路對日作戰的決定。

開羅會議的實質是什麼 開羅會議簡介 第4張

關於遠東戰後安排

三方對於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在太平洋地區奪取或佔領的所有島嶼並將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但在戰後如何處置原爲歐洲國家和日本屬地或勢力範圍的某些殖民地附屬國問題上未達成一致意見。羅斯福主張給這些國家以形式上的獨立權,以便日後美國擴大自由貿易市場;丘吉爾則拒絕討論任何有關遠東英國殖民地的前途問題,拒絕交還中國的香港與九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