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清朝爲什麼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作用

清朝爲什麼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作用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其雛形出現於努爾哈赤創建後金之時。1622年(明天啓二年,後金天命七年),努爾哈赤按照部落貴族共同議事的傳統,令八旗旗主即八大貝勒(亦稱八王)“共治國政”,參加後金的決策會議,共同處理軍國要務。第二年,又設八大臣以輔佐之,稱議政大臣,與八旗旗主一起議政。皇太極嗣位後,爲了擴大自己的權力,有意識地抑裁大貝勒的權力,並逐步提高議政大臣的地位,“設八議政大臣……總理一切事務,與諸貝勒偕坐議政”(蔣良騏:《東華錄》卷1)。1637年(崇德二年),最後確定了議政王大臣會議作爲中央輔政機關的地位。爲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時設軍機處,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完全憑皇帝裁決。

清朝爲什麼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作用

清王朝統一全國後﹐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成員有較多的增加﹐貴族中除親王﹑郡王﹑貝勒參加議政外﹐貝子及公一級也有參加議政的。議政大臣除滿洲八旗的固山額真和大臣外﹐蒙古八旗(見八旗制度)的固山額真及六部滿﹑蒙尚書也列爲議政大臣。其它如皇帝的侍從官員──內大臣﹑侍衛﹐以及王﹑貝勒府中的長史﹑旗下閒散等﹐也有被列爲議政者。漢軍八旗的大臣如范文程﹑寧完我等人也曾一度參預議政。當時在內廷還專設“議政處”﹐作爲議政王大臣的辦公處所。凡軍國重務﹐不由內閣票擬者﹐皆交議政王大臣會議。其議政形式有二﹕一爲廷議﹐一爲交議。在清王朝統一全國過程中﹐用兵頻繁﹐軍情險急﹐議政王大臣會議對重大決策曾起過重要的作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