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梅堯臣:官運不通、仕途坎坷,卻在宋代詩壇享有盛名

梅堯臣:官運不通、仕途坎坷,卻在宋代詩壇享有盛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宋朝,文人墨客頻出,讀書人將參加科考、實現政治抱負作爲人生最高追求,也是唯一出路。在當時,進館、入閣、點翰林、當學士,是讀書人的人生攀途,也是他們事業成功與否的標誌,如果沒能進館入閣,是要被衆人惋惜與譏笑的,北宋詩人梅堯臣就是如此。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他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小官僚家庭,父親官微俸薄,只得勉強維持一家生計。雖然幼時集中窮苦,但梅堯臣從小受到父母的教育觀念影響,酷愛讀書。十六歲時參加鄉試,但未被錄取。由於家境貧困,無力繼續供其再次攻讀,梅堯臣只好跟隨叔父梅詢四處宦遊。

梅堯臣:官運不通、仕途坎坷,卻在宋代詩壇享有盛名

十餘年的遊歷時光,梅堯臣到過湖北襄陽、河南洛陽、安徽池州等地,見識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開闊了視野。雖然在官場上鬱郁不得志,但梅堯臣的詩歌創作在當時詩界小有名氣,他對寫詩有獨到見解,一反西昆體詩風,提出現實主義創作作風,常以質樸平淡的詩句抒懷言志,反映社會現實,反對沒有真實情感的無病呻吟。

遊歷十三年後,梅堯臣以恩蔭補任太廟齋郎,後歷任桐城、河南、河陽三縣的主簿。在河南任職期間,得到了當時著名詩人錢惟演的賞識,憑藉他的提攜,梅堯臣還結識了歐陽修、尹洙等志同道合的朋友。歐陽修對於梅堯臣的詩十分推崇,曾自以爲詩不及梅堯臣,梅堯臣也積極支持歐陽修的古文運動。

梅堯臣:官運不通、仕途坎坷,卻在宋代詩壇享有盛名 第2張

在歐陽修等人的極力推薦下,梅堯臣的官場生涯有所改變。皇祐三年(1051年),50歲的梅堯臣得宋仁宗召試,獲賜同進士出身,以太常博士之職擔任獻官。嘉祐元年(1056年),歐陽修等人又上疏舉薦梅堯臣。次年,梅堯臣被任命爲屯田員外郎,充任《唐書》編修官及國子監直講。同年,歐陽修等權知貢舉,梅堯臣充任點檢試卷官。梅堯臣曾在閱卷中激賞蘇軾的文章,向歐陽修推薦,取錄蘇軾爲第二名。

嘉祐二年(1057年),因郊祀加恩,梅堯臣晉升爲尚書都官員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稱。嘉祐五年(1060年),汴京爆發疫病,梅堯臣不幸感染,病逝於汴京,享年五十九歲。

梅堯臣:官運不通、仕途坎坷,卻在宋代詩壇享有盛名 第3張

雖然仕途坎坷、生活艱辛,但梅堯臣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他的創作活動自1031年始,直至其逝世時,前後共三十年,在詩歌理論和創作實踐方面均有建樹。他懷着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寫出了大量的激動人心的詩篇。歐陽修、王安石、劉敞、蘇軾等人都受到他的薰陶,可以說梅堯臣對於北宋詩壇有着巨大影響。梅堯臣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共同推動北宋是個革新運動,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

梅堯臣在朝中曾上奏自著的《唐載紀》26卷,對舊史的缺漏錯誤多有補正,宋仁宗就命其參與修撰《新唐書》。可惜當《新唐書》修成後,梅堯臣還未來得及奏呈仁宗便已去世。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