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募兵制與徵兵制的區別在哪裏?募兵制利弊分析

募兵制與徵兵制的區別在哪裏?募兵制利弊分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募兵制與徵兵制都是古代的聚集士兵的一種軍事制度,那麼募兵制與徵兵制又有什麼區別與聯繫呢?究竟是募兵制更有優勢還是徵兵制更適應社會的發展呢?

募兵制與徵兵制的區別在哪裏?募兵制利弊分析

唐玄宗畫像

在古代,徵兵制是指以農業爲主的國家爲了軍事戰爭的需要,強迫要求百姓參軍已達到擴充軍隊的目的。在這樣的條件下,百姓的觀念中開始有了一種參軍打仗實際上是一種義務的認知,擴充軍隊也更加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募兵制在這一方面恰好是與徵兵制是相對的,唐五代之後開始實行的募兵制,以僱傭的形式擴充軍隊的一種制度。募兵制在唐朝的實行中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唐玄宗在位期間爲了加強軍事力量,結合當時的社會狀況後採用的徵兵制度。募兵制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僱傭招兵的方式,對參軍的士兵供給衣食,免徵賦役。這不僅減輕了農民沉重的賦稅壓力,更加節省了府兵來回奔走的物資消耗,對國家的生產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雖然其存在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極作用,募兵制中士兵更加專業化,即是一種職業軍隊。這使得將領在長期統帥一支軍隊時非常容易想成割據,從而獨霸一方。徵兵制在中國歷史上的實施與否可以看做是對國家強盛的一種評判標準。秦朝、西漢與唐朝實行的徵兵制,可以推測出當時的朝代強盛。而相反的東漢、宋朝以及清末時期實行的募兵制,則被視爲是國力衰退的原因。

 募兵制利弊

募兵制是指國家以僱傭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種軍事制度,而被招募的士兵則應該是一種比較專業化的長期的進行士兵工作的一種制度,這種制度屬於中國古代的兵制之一,那麼募兵制的利弊各是什麼呢?

  戚繼光募兵制

戚繼光募兵制在歷史上十分有名,它使得戚繼光在短期內培養出了一支能征善戰的戚家軍,使得東南沿海不被日寇騷擾,江南居民能夠安居樂業,自己也成爲了名揚後世的抗日英雄。

募兵制與徵兵制的區別在哪裏?募兵制利弊分析 第2張

戚繼光畫像

明朝開國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實行的是軍戶制,但是這種制度本身有很多隱患和缺陷。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馬上天子,手裏的軍隊都是常年征戰的沙場精銳,軍戶制本身的弊端在他們的時代還沒有過於明顯的顯露出來。因此明朝開國前七十年,大明兵鋒強勁,無堅不摧。可是事情壞在了明英宗朱祁鎮的身上,他年輕氣盛好大喜功,悍然發動了對瓦剌的土木堡戰役,結果五十萬精銳全軍覆沒。這一下就造成了國內兵源空虛,而剩下的軍隊都是老弱病殘的兵油子,潛逃回家的更是不可勝數。

深通治軍之道的戚繼光明白,軍戶制已經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了,當務之急是改革招兵制度,於是就有了流傳後世的戚繼光募兵制。戚繼光募兵制大體上實行的是唐朝時期的府兵制。衆所周知,大唐帝國是中國漢人建立的統一王朝中唯一一個不修長城的朝代,因爲整個大唐三百年幾乎都是處於對外進攻的態勢,一直到安史之亂後。大唐雄兵之所以如此驍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府兵制,這種募兵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唐銳士的戰鬥力極其強悍。歷史證明,戚繼光募兵制是正確的。

募兵制與徵兵制的區別在哪裏?募兵制利弊分析 第3張

唐玄宗畫像

自唐玄宗時期開始實行的募兵制利弊均有,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這些被招募的士兵都屬於專業化的士兵,有着精良的設備,並不同於原來的府兵制,更加專業化的特點,使得軍隊戰鬥力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兵源問題容易得到解決,一些沒有土地的農民,會選擇將士兵作爲一種職業,這樣就有助於解決了兵源問題。募兵制利弊均有,雖然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軍隊戰鬥力的增強,但是它還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軍隊中存在着並不服從管理的現象,統治秩序比較混亂,存在着“誰給錢聽誰的”的現象,士兵中軍心不齊,缺乏統一的領導管理,並且時常存在着叛亂情況等的發生,不利於社會的和諧安定。在剛開始招募士兵時,政府負擔較小,招募制度促進了兵源的充足。但是後來,隨着士兵的精神渙散,軍心不齊等存在着一些反抗的現象,由此國家政府等就必須要付出巨大的財力物力去平息,而這些則對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礙作用。雖然募兵制利弊兩個方面的均有,但是它的出現與使用是順應了當時社會背景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